油泥土之乡”话“三宝”
每当进入粤东丰顺县小胜镇地域,细心的人们都会发现,这里的小溪、坑坝,很难看见沙子的踪影!是的,这里的人们,每当建筑房屋铺设道路,都不得不到韩江河岸边去采砂。原来,这里的土地全是粘质土。粘质土的地质带相当广阔,几乎占据全镇地盘,甚至延伸至其西北部的砂田镇荐坪村、黄花村等地。这种全镇土地均属粘质土的情况,在全丰顺县也属罕见。
粘质土又叫黏质土,俗称油泥土,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土壤通气性差。全镇域粘质土虽然给小胜镇群众建筑用沙造成困难,但也给小胜群众种植作物带来了土质上的独特优势。
油泥土适合众多作物种植,易生快长。例如,三坑村从欣坪至小胜渡、汕红、石岗、尖山栋、甲塘“方圆十里”地域,林木葱茏,其中300多棵百年龙眼树、枷榄树、柿子树等,更是树干粗大,枝繁叶茂。
被传为美谈的是,百多年来,邻近的砂田镇的圩场,街上摆卖本地龙眼水果的,基本上是小胜三坑村人。这也是一九五八年潭江大公社选址三坑建设“千亩花果山”的原因。当时公社看上的,就是三坑的油泥土!
由于小胜油泥田“好种食”!邻近乡镇的女青年都乐意嫁到小胜镇来。解放前,邻镇一个自然村,两年就有五女嫁入小胜村!她们父母们说,小胜地方好,子孙后代不至于那么辛苦!
小胜群众自豪地打趣说:“小胜有三宝:大米、木薯、紫胶好”。这里的出产大米、木薯、紫胶,都被有关部门冠上“优质”称号。
水稻在小胜镇各地均有种植,尤以三坑村油草塘一带种植的稻谷最为出名。历史上,这里出产的大米,米质优异,有“煮饭饭软味香,煮粥粥稠香滑”的美誉。
乡间自古就有“三坑产贡米”的传说,即所谓“粮交京城,皇帝御用”。其实这有些夸大其辞了。据知情人透露,从前三坑大米每年上缴给州府官员品尝,却是千真万确!解放后,各地粮所也纷纷前来,要求调拨小胜的稻谷。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小胜公社每年要上交给国家的公粮、余粮、三超粮(有段时间叫“忠”字粮)接近50万斤,其中三坑、丹竹两大队就占30多万斤,缴交数额远超邻近公社。
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带着这个疑问,我曾请教过“土改老根子”。据说土改时,潭江大区为一个核算单位进行“查田核产”,小胜片取三坑大队塘背村水田泥土、小胜大队田背村水田泥土为“标本”,与潭江圩刘屋角村稻田划为同类“一等田”,定产较高。也有人说,原因在于小胜属“产粮区”、“余粮区”,所以上交国家的余粮也多。
其实,说小胜是“产粮区”、“余粮区”是言过其实。全公社只有丹竹大队的大部分生产队、三坑大队和大南大队一部分生产队,粮食自给有余,其余大队、生产队仍属“缺粮队”。只能说是山区群众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有着深厚感情,纵使上交任务重或是自身仍缺粮,也自愿要把精干饱净的谷子及早送入国家粮库,甚至还主动提出要为国家多作贡献!例如,丹竹大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干部团结,群众同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产粮多、养猪多、贡献多、队办企业好,各方面工作都走在全县前列”!而被丰顺县委、县政府多次授予“红旗大队”,成为全县360个大队学习的榜样。这不但是丹竹人民的光荣!也是小胜人民的光荣!
小胜木薯优质,也归因于油质土壤。地上生长的木薯,质好粉多(指淀粉含量)。木薯粗生易长,小胜更因土质适宜,得天独厚,群众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植木薯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当时,粮食紧缺,不少家庭还把木薯当主食,充饥填肚。正是依靠木薯所赐,人们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在1976年至1979年间,时任小胜公社领导与驻潮某部队签订了“木薯换大米”四年合同,群众把木薯送至当地粮所换回大米,这是当时小胜公社特有的“惠民举措”,“巧媳妇无米之炊”问题得到缓解,群众安稳渡过“荒月”,齐声感谢党和政府!这一“善举”的实施,当年的公社党委书记陈富柱同志(黄金镇人),公社干部李杜维同志(小胜镇人),小胜粮管所主任朱朗山同志(黄金镇人),粮管所业务主办严石长同志(大埔县人)等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十年代初,公社党委、政府,号召企事业各单位,支持广大群众大力发展经济,争取实现早日脱贫致富。小胜供销社围绕经营范畴,结合小胜实际,扶持群众发展木薯生产,当年村头村尾流传着“少烹主任不怕担风险,借钱帮助群众种木薯”的佳话。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供销连续五年,付出资金150万元,帮助全镇3200多户农户种植木薯1.2万多亩,总产量达1000万斤(连续多年,产量居全县第一),其中供销社共收购800万斤,价值1500万元。那几年群众增加了收入,供销社也在化肥销售、木薯收购等方面赚了个“盆满钵满”,实现了“双赢”。
“小胜紫胶真出名,质好胶多到省城”,紫胶是紫胶虫吸取寄生树液分泌出的紫色天然树脂,广泛用于国防、医药、涂料等领域。历史上,小胜的林业生产,原以种植松、杉、荷、竹子为主,经济价值并不高。小胜公社林业干部李班炎同志为了发展林业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从七十年代初引进了紫胶树种植和胶虫嫁接技术。小胜、田背、田面角、礤下、中社、大南、三坑、丹竹、朱坑、荷坪、小溪等村都大面积种植紫胶。1980年至1990年,小胜紫胶进入盛产期,最高年产达5万斤。杨公坑李龙祥一户每年可收紫胶款伍仟元,全镇年可收入3000元的农户有35户。
小胜紫胶产量高,品质好,同样得益于油性土质。产品深受专业部门好评,每年除县林业局设点收购外,县内县外也有不少群众前来购买,用于家私的涂料。据说,当年小胜全镇曾有20多个青年,通过私下收购紫胶,转手赚钱,每年一个人可赚三、五千元,多则上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如今,小胜“油泥土之乡”美名依然存在,但“三宝”却已成为历史。人们期待,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油泥土再次为农民致富发挥更大的作用!小胜乡村再次唱响“三宝”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