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台历,不爱历代名家名作,却爱他画的牛,因他画的牛眼含深情

牛年台历,不爱历代名家名作,却爱他画的牛,因为他的牛眼含深情!

1、牛年未到台历先做,费尽周折找他买牛画版权

牛年,代表着新的开始,经历了新冠疫情,谁都希望牛年能够牛气冲天、扭转乾坤,重新过上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生活。

牛年未到,一些企业就开始在设计明年的台历或挂历了。

而这让画牛的陈李新,有些应接不暇,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

之前喜欢他画的牛,都是找他买画的,现在突然有人找他,不是为了买画,而是为了买他画的版权,用来出台历。

沈阳的企业,找他出牛年的“牛”台历。疫情期间,他的朋友在微信上发了陈李新的画,那奔牛的气势深深震撼了他,还有卧在水里的那个牛的感觉,很温和的,尤其那种在水里浮着的很温润的那几笔,给他的印象非常深。

当牛年到来,他就找到当初发微信的朋友,请求帮助找到这个画牛的画家,要出把这些牛画拿来出台历。

还有一些礼品公司,也来找他,想把他画的牛印到礼品上,不仅迎合牛年的年意,而且也可以提升礼品的档次。

这让他有些奇怪,画牛的画家历代都有,而且名家名作也很多,网上拿来用就是,也不存在版权问题,为什么还要费这样的周折?

2、为什么不爱历代名家名作,偏爱他画的牛?

而且有这样需求的并非一两家,为什么不爱历代名家名作,偏爱他画的牛?

人家的答复,却让陈李新吃了一惊。

原因很简单,就是看你画的牛讨人喜欢,牛气冲天,很适合牛年新气象。

和股市一样喜欢讨个牛市的彩头,这就是企业所盼,牛年事业大吉大利、兴旺发达。

这样的寓意和民间诉求,应该是很普遍的,难道历代名家所画的牛,都没有这层意思吗?

按理,经过岁月长河的大浪淘沙,能够流传至今的书画肯定是名作瑰宝,难道还找不出几幅可以做台历的牛画。

3、历代名家画牛,找不出一幅牛气冲天的?

对此,我还真的去查找了一番,结果怎么样?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唐代韩滉的《五牛图》(见下图)。发黄的画面上,五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每一头牛都很肥硕健壮,但就是缺少了一些生气,更没有牛气。

唐代戴嵩的《斗牛图》(见下图),也是传世画牛佳作,两头牛一猛攻一败逃,很是传神,牛气也有了,可是野性和凶顽也跃然纸上,用来做台历,还是不适合。

南宋李唐的《百牛图》(见下图),更像是大小牛群在集体散步,处于放牧吃草的轻松时刻,整卷画面都的悠闲自在的味道。

南宋李迪的《风雨牧归图》(见下图),两牧童骑着大水牛,各自在雨中逆风驱牛回家,虽然画面妙趣横生,但现实中哪有水牛怕下雨的?

画面上这两头牛的样子,实在是不敢恭维。当然上不了台历。

明代张路《老子骑牛图》(见下图),老子坐于牛背上,手持《道德经》卷,正抬眼注视着一只飞蝠。

这和清代杨晋《石谷骑牛图》(见下图)一样,骑于牛背之上,徜徉于乡野小径,缓缓而行。

这都是文人骚客的做派,而骑下的牛门不是酷似羊头,就是一张苦瓜脸。

清代石涛《对牛弹琴图》(见下图)满纸的落魄孤独,更是不适合牛年的气象。

到了近现代的名家,齐白石画的牛(见下两图),不爱画牛头,不是画了一个牛屁股,就是把牛画成了猪的形状,远看近都一个样。

徐悲鸿画的牛(见下图),鼻孔像马的鼻孔,又大又朝天,牛眼也大得有点吓人。

李可染画的牛(见下两图),既像牦牛,又像大象,眼睛永远是闭着的,是在生气,还是懒得睁开?

总之,好好的大水牛,为什么在他笔下都长成了新品种。

潘天寿画的水牛(见下图),泡在水里,是最和现实中的水牛最接近的,也是最传神的,也是历代画家中,最接地气的牛了。

可惜,牛眼的瞳孔里都画了一个人,眼珠大大的,神散了,很空洞,没有一点牛的精气神。

以画驴闻名的黄胄,爱画水牛(见下两图)。

1976年他画了百余幅水牛,“均不能成画,原因很多,主要是缺少生活,平时与水牛接触少”。

这是他自己在一段题款中所写的,后来他有机会前往苏杭,皖南一带生活。

他笔下的牛造型什么都没有问题,就是牛的耳朵画得又短又尖,像是驴的耳朵。

艺术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也画牛(见下图)。

他的牛是很好,但是太抽象,画的是一种符号,不是有血有肉的牛,更不是老百姓眼中所见的牛,那是艺术牛,工艺美术牛。

这样的牛艺术价值肯定很高,想必喜欢的人也不少,所以制作成了邮票,做成了肖像工艺品,但是不好意思拿它来做台历,做挂历。

因为你看了,你自己都会觉得这不是牛,你会怀疑你自己的审美。

所以,纵观历代名家画的牛,还真的如这些企业所说,历代名家名作虽好,但不适合用来做牛年的台历。

因为不是气息太古,没有现代感,就是造型不接地气,更没有牛气冲天的味道,所以没有可以用来做台历的。

4、到农村画牛35年,画的牛接地气

反观陈李新画的牛,就是田间的牛,水塘里的牛,就是耕田犁地的牛。

出身于浙江永康书香世家的陈李新,却从小就喜欢牛,能和牛做好朋友。有人说,他就是为画牛而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刚开始,还不信。认识久了,尤其这几年,看他画的牛,越来越有那种农村的味道,尤其牛的眼,含着的那种深情,我就慢慢相信了。

陈李新对牛是有感情的,不只是从小喜欢牛,从小画牛,而是从13岁开始画牛以来,一直在画,画了35年。

他太熟悉现实中的牛了,它们嘴里总是在不停地嚼着东西,永远吃不饱似的,据说这是它们的反刍功能。

嘴里在咀嚼,屁股后面就会随时拉出屎来,这是不是有些尴尬,城里人见了必定会哇哇大叫。

还有老远就能闻到牛屎味和臭味,它的身躯四周总是围着一群牛虻。

你靠太近,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叮你一口,那个疼啊,有时候是牛虻,有时候是你以为是牛虻,其实是另一种很小很黑的小虫,被叮一口,就会鼓出个小包,而且刺痒难忍,它和牛虻成群结队。

你离太远,又看不清牛的神态。

陈李新不喜欢坐在家里画想象中的牛,而是要画现实中的牛,所以他能走多近就走多近。

5、他笔下的牛眼含深情,讨人喜欢

陈李新清楚画家就是美的提炼者,发现美,表现美,呈现美,所以他的笔下永远是最美的内容,把美的细节放大,把美画出来。

正是这些原因,陈李新笔下的牛,不是来自古画上的牛,而是来自田间地头有血有肉的牛,再到写生本上活灵活现的牛,最后是来到心中牛气冲天的牛。

所以,当你看到陈李新笔下的牛,不说墨分五色,留白恰到好处,也不说构图精妙,形神具备。就单看看那牛的眼睛,那眼中满是深情。

这牛眼中的深情,就是画家的深情,对牛的深情,对生活在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

正如艾青在《我爱这土地》诗中的那句绝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历代名家没有谁能够画出这样的眼神,也就画不出牛的深情,唯独陈李新可以。

这一点才是这些公司,不爱历代名家名作,而喜爱陈李新画的牛的根本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