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伤心”的理由里,这5个最常见!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最繁忙的器官,她就是心脏。假如一个人的心脏每分钟能够跳动70次,到70岁时,心脏每天就需要跳动10万次左右,一生将近要跳动26亿次。

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每天不停歇的工作,强大且神奇,是我们最应该细心呵护的。那么你真的了解你的心脏健康吗?正文开始前,请大家先花90秒做个简易测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李主任给大家推荐了一个简单自测方法:原地开合跳90秒钟,跳完立即测试心率,1分钟之后再测一次。

判断标准:两次对比下,心率下降得越多,说明心脏功能越好。但若两次心率之差<18,就要注意心脏健康了。(PS:如果已知有心脏疾病,或者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严重不适,就要立即停止测试,及时就诊。)

Ok~如果你的测试结果显示健康,也别急着高兴,先来给以下行为投个票,选出你认为最不会“伤心”的行为,看看你对自己的心到底有多关心。

没想到吧!其实这5个选项,每一个都很“伤心”!它们全是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却在悄悄谋杀着你的心脏!!!

这些常见的“伤心”坏习惯

看看你忽视了几个

浓茶拌电视,越看越“上瘾”

泡杯浓茶,在电视机前一坐一天,是不少老人的生活状态。殊不知看电视1小时可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7%,再加上浓茶刺激性很大,更会加重心脏负担。

疲劳又乏力,桑拿来一把

蒸桑拿是不少中老年男性疲劳后的首选休闲。但桑拿房里过高的温度会使人体皮下血管迅速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棋牌室来根烟,赛过活神仙

烟雾中含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几千种有毒物质,再加上多数棋牌室空间狭窄,通风较差,尤其是年龄大、血压高、身体衰弱的中老年人,一旦身处其中过久,极易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闹钟一响,鲤鱼打挺式猛起床

上午6时~11时被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有些中老年群体习惯醒后猛地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就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排便太用力,便后猛起身

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血压下降可能引起脑溢血,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而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由于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所以此时要慢慢站起来。

已经“伤心”了该怎么办?

除了胸闷、心痛、心慌等常见症状,嗓子疼、胃痛、呕吐、头晕、腹胀、都可能是心脏疾病的不典型表现。如果已经出现了一些“伤心”预警,一定要尽早就医。

早治疗早改善

一张表教会你对应症状做检查

收下这份“护心”锦囊

照着做准没错

01

合理膳食2020年我国发布的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对合理膳食的具体建议如下表所示:表1 一般人群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膳食建议

02

保持充足的睡眠

一项调查显示,每天睡眠小于6.5小时,冠心病的发病率上升23%。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生物钟,植物神经也会变得紊乱,出现各类心脏问题。建议晚上十一点前进入睡眠状态。

03

加强体育锻炼对于心肺功能不强的中老年人群来说,小编并不建议大家一上来就做开合跳、波比跳、登山跑等对于核心力量要求较高的运动,可以先从好上手的偏静态的运动开始。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无器械无跑跳、在家随时随地就能“开练”的好动作~

躺着也能练的卧室“修心”大法

在卧室里做简单的两个动作,可以锻炼呼吸肌小肌群,起到保护心脏、恢复心肺功能的作用。这两个动作是从八段锦中提取出来的,正常人可以站着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以躺在床上做。 动作一:将手掌尽量上举,收紧腹部,先鼓肚子吸气,再胸腔吸气,吸满以后慢慢吐气,到吐不出来的时候呼一下最后一点气。连续做3~5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然后将手扶着腿向下弯腰,尽量去够脚。也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呼吸的方法同上。

动作二:平躺卧床,在小腿下方和后背垫上枕头,同时腹部向上用力,然会两手辅助把腿向胸前拉。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呼吸方法同上。

日常小动作,强健心脏身体棒

如果还是觉得上述动作不好完成的话,小编再给大家介绍3个“零技术含量”的小动作~ 搓手: 勤搓手,可调养心肺,尤其是晨起后,效果更佳。搓手时,可按摩穴位,刺激心脏经络,可让脏器兴奋起来。所以,闲来无事,搓搓手,对心脏来说,十分有益。

踮脚尖: 踮脚尖可以让血液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心脏和心血管健康。练习时,双脚并拢着地,用力抬起脚跟,然后放松落下,重复20-30次。

伸懒腰: 伸懒腰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有益心脏健康。

04

减轻心理负担

压力过大会使血压升高,建议通过冥想、按摩或瑜伽等活动减轻压力和焦虑,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