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节,最伤孩子的“中国式礼貌”,每一条娃都逃不开
文丨 优宝
过完中秋又十一,眼瞅着马上又要放假了。
这么长的假期一家人吃饭聚会自然少不了,于是饭桌上又将传来这样的声音:
“宝贝,站起来,给大家说两句。”
“闺女,给叔叔大爷表演下你在学校学的舞蹈。”
“儿子,快过去给爷爷奶奶敬酒。”
有的孩子大大方方、一点不怯,可也有的孩子扭扭捏捏、不情不愿。
不过就算是孩子不给家大人“做脸”,一般也就是一笑而过,而大方孩子的父母便觉得脸上有光、乐此不疲。
毕竟,过节可是个让孩子“露脸”的好机会啊,顺便让孩子看看他爹妈是怎么待人处事的!
而中国人特有的礼(客)貌(套)还远不止如此,孩子,你可瞧好了~
做人要“谦虚”
满招损,谦受益。中国人的秉性一向以自谦为主,尤其当听到他人的表扬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推脱。
虽说谦虚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但其实,过度的谦虚反而会害了孩子。
对孩子来说,他们还不了解为人处世的技巧,正是“童言无忌”的时候。
这种谦虚,可以瞬间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严重时会自我怀疑。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待打磨的石头,认同和表扬是让石头散发光芒的良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因为那是他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所以,当别人夸奖孩子的时候,不要光顾着推脱和谦虚了,学会认真接受他人的表扬,才能让孩子的脸上扬起自信的笑容!
做人要“谦让”
从初心来说,教孩子谦让也是希望孩子学会分享与体谅,让孩子能与同龄人更好的相处,进而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但每个孩子都拥有选择的权利,这无关年龄。
谦让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是没有人能够强迫他人去谦让,即使是父母,也没有那个资格。
孩子既不是天生的“自私自利”,也不是天生的“慷慨大方”,要培养孩子心里有别人,能与别人分享快乐,主要是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加以引导。
比如,买了好吃的东西,让孩子主持进行“分配”,但也要确保好吃的足够家里的大人孩子每人一份还捎带富裕。
此时再和孩子讲长辈应该吃大一点的、好一点的,诸如此类的谦让礼节才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并认可。
毕竟不管怎么分都能保证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更被充分尊重了自己选择的权利
做人要“礼貌”
很多父母带孩子到亲戚家串门,不论主人还是客人,见面都显得格外热情,父母更是拉着孩子的手说:“快,这个叫叔叔,这个叫婶婶。”
同样的场景,犹记得有个亲戚家的孩子,大概5岁。
他害羞地看了我们一眼就躲在了父母身后,也不敢说话。
亲戚又催了一次:“赶紧叫呀!”
还不忘和我们解释:“这孩子就是认生,说他两句就好了。”
可孩子还是没有说话。
亲戚顿时感觉有点下不来台,我们连忙打圆场:“和孩子没怎么见过,有点不熟对不对?没事,不叫就不叫吧。”
这时亲戚埋怨孩子:“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平时都是怎么教你的。”
可有些孩子面对“生人”就是会怯场,就算面对同龄人也不遑多让,就比如这种情况:
内向的孩子就算面对同龄人都会胆怯,更别说那些没见过面却被要求打招呼的“陌生”大人了。
这并不是孩子的问题,因为性格本就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孩子怕生,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要和孩子站在一条线上,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慢慢适应。
当孩子做到时,一定要及时表扬,激励孩子能加深认知,让孩子觉得与人打招呼是快乐的事情,有礼貌是一件受欢迎的行为。
礼貌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
但在生活中,我们对孩子的礼貌教育一定要适时适度,才能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提前祝大家十一快乐~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