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智慧路”三千年的经典变奏/钱海
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提到蜀道每个人的嘴巴里都会不约而同地吟咏出这句短短的诗。深入骨髓的诗行不是诗仙李白一个人的感受,而是三千年漫长光阴里蜀道留在每个华夏儿女记忆中的最深印迹。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的雄奇秀险无须翻阅书籍核查,李白的一首《蜀道难》已介绍得清清楚楚。蜀道与长江黄河长城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蜀道。蜀即四川,蜀道,横亘在四川境内的险峻之道。这是单从字面上解释。显然,这只是对蜀道狭义上的解释。广义上的解释,蜀道是指南面从成都经广汉、德阳、梓桐、大小剑山,经广元出川,在陕西勉县褒城后穿越秦岭,最后直通八百里秦山,全长1000余公里的陆路。相比较狭义的蜀道距离上要短得多。可不管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蜀道,其在世界大型交通遗存历史上的地位都是一样的,让世人惊叹。
3000多年,就算是一块坚硬的钢板也被岁月风化为一滩锈水流尽的铁灰。可历经3000多年的蜀道却越活跃精神,天山童姥一般精神矍铄,活力四射。其实这是一个极易解开的密码。有3000多年蜀道文化的滋补,有蜀道包括古秦岭、关中平原、汉中盆地、成都平原、巴山河道等繁衍生息而出的灿烂文化喂养,有故道、褒斜道、子午道、金牛道、荔枝道等“下属”默默地助阵捧场,蜀道有强大和旺盛的青春是必然。
3000年,占据了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的六成。3000年,是5000年历史中最精彩的部分。换言之,蜀道的历史完全能够代言中国最灿烂的历史。蜀道以傲视群雄的威严和负责任姿态宣誓,蜀道是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滚滚的历史尘烟虽然散去,可历史的车辙留下的印痕仍清晰着,在这些印痕之中,还热腾腾地冒着先秦古栈道文化、三国文化和武则天为代表的女性文化热浪。蜀道是天下第一雄关剑门关的“分娩”地,与丝绸之路一样承载着无数政客商贾南来北往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精神食粮一般丰富着今天蜀道沿线人民的生活。
蜀道。像一根长长的红线,把川陕完美相连,免除了古远的川陕这对恋人“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像祖国母亲身体上的一根大动脉,为川陕两省和沿线的人民群众输送生命中所需的一切;像一条巨龙飞舞在川陕的崇山峻岭之间,让沿线人民沾上了龙凤呈祥的福祉;像一条魔力的彩带,把所有的美好都一一串联;像拳击手获胜后的金腰带,荣耀地箍在“巨人”的腰间;像一把利剑,劈开了陡峭的崇山峻岭……语言和文字的能量是有限的,再多的语言文字,再华丽的词藻也难以概括尽蜀道在中华儿女心中金光闪闪的历史地位。
蜀道是一条用艺术铺陈而就的古道。石刻与书法就是蜀道艺术文化上最灿烂的一笔。时至今日,蜀道绝壁峭崖上随处可见如《石门颂》和《重修山河堰》等旷世绝作都在为后人所称道;蜀道本身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中国历史上无数你争我夺的战争,都把蜀道当成兵家的战略要地,利用如剑门关等要隘险峻优势抵御外敌;蜀道是古代陆上交通的活化石,蜀道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交通的历史,这段历史中流淌着中华民族为了生活生存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灾害斗的勇敢与智慧。山顶飘雪花,山腰桃花开,山下水花溅,要在海拔高低如此大的地方劈出一条路,这本身就是交通史上的一个人间奇迹;蜀道是人口迁移的通道,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相对于蜀道,这句话成了天大的谬论,像蜀道这样的路如果能走出来,那它就不叫蜀道了,为了躲避战乱,躲避瘟疫,躲避自然灾害,被“围困”在天府之地和陕地的人民选择逃离,那个时候,是蜀道帮了他(她)们的忙,是蜀道让他(她)们走出苦难,重获新生;蜀道是南北交流的渠道,道路本来就是用来方便来往,互通有无的,蜀道也毫不例外成为川陕两省和沿线地方与地方之间“走亲串戚”和“商品交换”的纽带;蜀道是多彩的文化走廊,就拿蜀道上至今仍令人感叹的石刻来说,被誉为“囯之瑰宝”,实乃实至名归,再有“千佛洞”和“藏佛洞”等宗教乐土的存在,让蜀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宗教文化长廊。
蜀道,一个民族的象征。歌曲《山路十八弯》中也有蜀道的影子。今天,再次光顾蜀道,再次造访蜀道周边的地区才发现,变化的不止剑阁广元等让人熟知的地方,蜀道的变化更大。是啊!如要富先修路。一个地方的变化首先从路开始。“挂壁公路”,这是蜀道今日公路建设上的一个杰作,“螺旋式钢架公路”,这是蜀道的一个精品,长长短短的隧道是蜀道神龙见头不见尾神秘的“谜底”……天堑变通途。中国人用无比的勇气,无比的智慧颠覆了那一个个让外国人不敢想象的神话。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想不到变成现实,把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限,把蜀道变成一道风景,让蜀道成为国人心中的自豪……蜀道让我感受到的太多太多。今天的蜀道成了不折不扣的“智慧路”,延续着3000多年交下来的历史重任,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发挥着更伟大的历史重任。
作 者 简 介
钱海,男,汉族,迄今在《少年文艺》《作文通讯》《文学港》《中国地名》《青春期健康》《城乡建设》《西部大开发》《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滇池》《泉州文学》《椰城》《都市》《金沙江文艺》《含笑花》《凉山文学》《帕米尔》《国防时报》《南方教育时报》《云南日报》《天津日报》《青海日报》《石家庄日报》《绍兴日报》《包头晚报》《桂林日报》《临沧日报》《楚雄日报》等报刊刊载文字150余万字,获《绍兴日报》“康乐杯”征文大赛二等奖,“顺德杯”中国工业题材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福建省作协“逢时杯”文学奖,“冯梦龙杯”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等奖项100余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