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乐土,我的乐土
在多月的田野调查、全景摄影、三维重建之后,吴中地区的文化遗产、建筑遗迹、历史村落和水陆交通网络终于被安放进了这个小小的博物馆。
吴文化博物馆官方海报
吴文化博物馆 第一特展馆
虽是2020年6月才开放的新馆,但吴文化博物馆格外勤奋,已举办了十余场特展,且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这次的数字展,则是一次基于过往经验的全新尝试。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展览,仿佛能洞悉观众心中的疑惑,并在观展过程中逐一解答。
开篇所引用的七言律诗——唐寅的《阊门即事》,既点明了展览名称“世间乐土”的由来,又道尽了本次展览的主旨——市民生活。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唐寅的《阊门即事》
画师虽道画难工,但借助今日之技术,复原吴县风貌,倒也没那么难。
不知有多少观众与我一样,在观展前对“数字展”并不了解,甚至一度以为这是一个线上展览。
吴文化博物馆可能是预判了观众的疑惑,所以当我走进展馆,看到的第一个展柜并没有展品陈列,而是策展方对这一疑问的回答——数字展的核心目的,是帮助观众从更高维度进入文物、观察文物、体验文物。
与此一起展出的,还有策展方的手稿和测量工具,向观众展现《世间乐土》孕育孵化的全过程。
第一章“自得:我的厅堂”,介绍的吴县木构建筑的各个零部件。
说实话,在2021年的今天,木构建筑离大部分观众已经相当遥远了。加上各零部件或熟悉或晦涩的名称,我在看展之前真的很担心这个板块会做得无聊。
但吴博的设计成功地增加了这个单元的趣味性——抬头有等比复原的雕梁画栋,低头有地贴让你仔细观察各轩的不同。
如果说苏州园林的特色是“一步一景”,那么《世间乐土》也称得上是“一步一巧思”。
在图文展示的同时,馆方也贴心地安排了各种多媒体互动设施,让观众对这些零件的结构和使用地点一目了然。
这不是一个华丽的展览,没有什么鲜艳的颜色来刺激视觉神经,也没多贵重的展品让人大呼惊艳。
它简单,但绝不敷衍。就像吴县的厅堂一样,“展现出一种审美的自觉”。
步入其中,很容易忘记自己是一个来游览的观众,而像是一个受主人之邀前来做客的客人。
随着动线等待、推门、徘徊,一步步走进主人家的客厅,听她得意地介绍这所房子的用心之处。
然后再跟随主人的脚步,参观她家的宅院。
第二章“自适:我的宅院”,则将数字展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观众参观一个文保单位时,或许也能同时看到各式样的雕梁、屋脊、阑干,但绝对无法看到这么多形态各异的宅院。
这也是数字展希望提供给观众的可选择性——若观众只能看见一个“轿厅”,无论信息多么详实,都无法理解轿厅的功能、位置、格局。然而,若有四五个轿厅的信息可供选择、比较,则任何人都能理解“轿厅”的概念。
因此,当苏州的各大古建的布局展现在眼前时,观众也更能理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含义。
本单元的互动小游戏也极为有趣——你能参观主人家的哪个部分,得看你和主人的关系有多铁了。
普通客人就在西花园、书楼逛逛得了,只有至交好友才能迈进后花园的大门。
高门大户各家的宅院皆有不同,而宅院所聚成的村落,也因地理水文、人物阶级的不同而别具特色。
“吴县的宅院,不是为一人、为一时而设计的,而是为许许多多的人,为长长久久的时光而设计的。朝晖夕阴、春夏秋冬,物候不同,住宅的容颜亦随之流转,但每时每刻,总有宜人的细节,流露出对居住者的关怀。”
第三章“自如:我的社区”,展示的是吴县的公共空间。在我看来,这是《世间乐土》最精华之所在,真正体现了寄语里所说的“展现吴地每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不论你是士绅还是农民,文人还是匠人,总要买米买菜,井边打水……
黏在墙上的建筑模型,让观众更容易从全方位观察建筑。
事实上,整个展览都很难见到传统的“展柜”。
可能因为展品是模型,而不是文物?馆方很放心让观众与展品近距离接触。
于我而言,这种亲近感带来的感染力是无穷的。
就像是刚刚带我参观宅院的主人,又领着我游览她从小跑过的街区,走过的桥。
于是,一件件复原展品也因为我这奇怪的联想而生动了起来。
这个单元的互动小游戏,是在水网复杂的甪直古镇架桥。
画风简单而有古韵,与《江南百景图》颇为相似。
第四章“自在:我的吴县”,从更加宏观的角度介绍了吴县的自然景观、水陆交通、风土人情。
沙盘上是等比复原的吴县村镇,显示屏是航拍的吴县风光。都是地方志展览常用的形式,没有前三章那么让我惊喜。
最后一个互动设计——一封吴中的信,可以自助打印吴县风光的明信片。
就像是那位朋友带我参观完她家的客厅、宅院,领我游览过她从小生活的街道、县城之后,还要往我手里塞点土特产,说:“下次再来玩啊。”
如此亲切,如此盛情,让我如何不想她?
我认为,吴文化博物馆的展览是最能看到“人”的展览。
我看过很多优秀的展览。绝大部分所展现的,都是历史的厚重感与使命感。而在吴博的展览里,我能感受到人文的关怀和亲切。
正如在《世间乐土》中打破了“士绅——农民”、“文人——匠人”身份界限一样,在展览之外,馆方也成功打破了“建设者——观众”的隔阂。
这让我想起2020年6月第一次参观吴博的场景。
吴博的常设展览毫无疑问是杰出的,但最让我感动的其实是它的第一个特展——《一座博物馆的诞生》。
我第一次在展览中看到这样丰富的设计师手稿,也是第一次在参观中,体会到“做客”的乐趣。
图片来源于吴文化博物馆官网
在《一座博物馆的诞生》中,有一面墙记录着每一个建设者的名字,包括设计团队、施工团队等等等等。
这是整个展览最温柔,最具人文关怀的所在。它关心每一个观众,也牵挂每一个建设者。
当时的我并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几份手稿、一份名单会让我如此感动?
而在参观《世间乐土》,看到策展方的问答和手稿时,我突然想起了这份一年前的触动——在拥有各式各样的身份前,我们首先都是人。而人,是天然能与人产生共情的。
<< 左右滑动认识 世间乐土背后的部分小伙伴 >>
《世间乐土》在技术上的革新非常厉害。作为显存文保单位的数字展,它给观众带来了超越实物的体验。
而最让我欣喜的,依然是展览带给人的亲切感。不论是展览内呈现的市民生活,还是展览外传达的人文关怀,都是不可多得的观展体验。
你永远可以相信吴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