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廷涛丨看大戏

村子里每年都会唱一场大戏的。

这个风俗已传了好多年,听上了年纪的老人讲,他小时候村子里唱大戏的时候比现在要热闹的多;那真是人山人海的,方圆几里甚至方圆几十里的都来了,黑压压的都是人啊,每每讲起唱大戏往事的时候,老人们都是一脸的自豪和激动。

唱大戏一般都会安排到每年麦穗稍黄的时候,以前村里人都不富裕,成天缺吃少穿的,即将麦子丰收的季节,自然就像是过节似的;在丰收之前唱一场大戏,既是祝贺也是祈祷吧,祝贺就在眼前的好年景,祈祷明年风调雨顺,又是一个丰收年;所以村子里的人都称唱戏为小麦会。

之所以称之为看大戏,是因为小时候根本听不懂。当然也有个别懂一点的,但大多都是看看热闹而已;长大了离开了村子,再想去细细的品味听戏的时候,却又没有那个闲暇的时间和氛围了。

记得小时候村子的南头有一片空地,好像也是村子里的宅基地吧,由于那些家的人一直在外地务工,很少回来,所以也没盖房子,平时都是荒着;每到春天来的时候,空地上都会疯长着各种各样的野草。戏台一般每年都会搭在那里,几根柱子,几块厚实的木板,很简易;唱戏团都是头天下午来到,一会儿的功夫就把戏台搭好了,然后就扯上五颜六色的幕布;小时候对那幕布很是好奇的,一旦戏开场了,锣鼓敲起来的时候,会从幕布后面走出来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物,就如一个拥有魔法的城堡一样。也有按捺不住好奇心的,便扒着戏台的木板从后面想办法看,戏台的后面也会蒙上厚厚的帆布,根本就不让看到戏台里面;倒是有几个调皮机灵鬼,用小刀片把后面的帆布割开了一个小缝隙,偷偷地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的往里面瞄,只见里面有抽烟的,有正在聚精会神的化妆的,也有嗑着瓜子聊天的,这让有着强大好奇心的小伙伴们心里有些小小的失望,却也按捺不住偷看的兴致,最后还是被唱戏团的发现了,大声的呵斥着我们,拿着唱戏用的红缨枪驱赶我们,我和小伙伴们倒也不害怕,冲他们做着鬼脸,嘻嘻哈哈的跑了。

麦穗稍黄的时节,天气已经很热了,特别是中午。在炎炎的烈日下,对听戏的看戏的唱戏的都是一种考验。听戏的大多是老年人,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很少有人打伞防晒,仿佛毒辣辣的太阳与他们无关似的;一个一个的脑门儿被晒得黑亮黑亮的,发着油油的光泽。聚精会神地看着戏台上的家国天下,儿女情长,时不时的还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扯嗓子叫好的呐喊声。小孩子大抵看一会儿就提不起精神了,有啥可看的,穿的倒是花花哨哨的,说的话唱的词一句也听不懂。坐不住了,就在听戏的人群里如小鱼儿一样没方向的乱撞,兜子里大多都装着父母给的几毛钱的零花钱,不瞅机会花掉心里痒痒的。

戏场的外围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是一片片的树林子,有桐树有杨树,挺拔的树干,郁郁葱葱的叶子,一棵一棵就像一把把的大伞,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天然的帐篷,把烈日和炎热隔开了。树阴底下被划分了一块块的区域,卖各种各样产品的小商贩把商品悬挂的琳琅满目的,讨价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倒是有超过戏台上的声音的趋势;原来都是野草的地面上被踩得平平整整的,换之而来的是一地的瓜子皮,冰棍棒以及各种各样的包装纸。

我最爱买瓜子吃了,记忆里那时好像卖给小孩子的都是一小包一小包的,一毛钱一包,上面粗糙的印着五香瓜子的字样;买一包能嗑上半天,特别爱把整个瓜子含在嘴里,那种五香的味儿瞬间弥漫整个口腔,然后扑哧一声,嗑开了瓜子,再细细的咀嚼瓜子仁;嗑的多了,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几个小伙伴经常坐在戏台附近比赛嗑瓜子,看谁嗑的快,倒也增添了几分孩时的乐趣。

嗑了一会儿咸咸的香香的瓜子,一定会口渴的;推着自行车卖冰棍和汽水的大爷早就站在身后吆喝了,“冰棍唉,一毛钱一个,凉甜解渴啊”,于是就经不住吆喝的诱惑了,其实也没打算经得住诱惑,心里早就盘算着吃冰棍了,正好也快到中午了,天也热了,因为母亲给零花钱的时候嘱咐过,天不热不让吃冰棍。买了一根冰棍,放在嘴里允吸,一股清凉从头到脚,甚是舒服;那个时候就觉得那个卖冰棍的大爷特别亲切可爱,心想他每天一定很惬意自在吧,口渴了就能吃冰棍,不口渴的时候也能吃冰棍;可我有次却发现他竟用冰棍换了一晚热稀饭蹲在那里津津有味的喝了起来,看着他那眯着眼睛吧唧着嘴享受的样子,心里说这大爷真傻,有清凉好吃的不吃,热稀饭有啥好喝的。

戏场里还有连环画摊,那个时候很痴迷那样的小人书;感觉翻开一本连环画就像进入了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每到去看戏的时候,我的眼睛总会细细致致的去寻找连环画摊,一旦发现,便如着了魔似的,蹲在那里一本一本地翻看,看了还想看,赖着不走,直到卖连环画的大哥看出了端倪,呵斥不买别乱翻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得站起身。不过碰到很喜爱的也会跑回家央求母亲给买回来,便坐在离戏台远点的地方,细细地看,之后回到家躺在床上看,吃饭的时候也看,弄得母亲每次到吃饭的时候,就会训斥着我好好地吃饭,我总是会调皮的冲着母亲狡黠的一笑,赶紧把小人书装进贴身的衣兜里。

父亲懂戏,有的时候下班回来也会领着我去听戏。父亲会边看边给我讲解,记忆里父亲很博学,戏台上热热闹闹的唱念做打,戏台下父亲小声的给我讲解着这场戏发生的年代、背景、人物,到现在我还在为着父亲的良苦用心而感动,他是在利用一切的机会给我增加知识面,开阔我的视野;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解下,我竟也听懂了一部分,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那次唱的豫剧穆桂英挂帅的那场戏,由于刚开始父亲就把故事的大概给我细说了,在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对穆桂英挂帅那种大无畏、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所激励,所以当几声震撼的擂鼓之后,穆桂英英姿飒爽的登场了,看着周围的大人们都鼓掌,我也激动地拼命地鼓掌。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

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

头戴金冠压双鬓

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

……

戏词我似懂非懂,但大概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戏台上的穆桂英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那种忧国忧民,家国天下的风度和气概还是深深的震撼到了我的幼小的心灵。那个时候我就模模糊糊的感受到作为一个人不光要吃好穿好,还要有一种精气神,一种追求!

走一道岭来翻了一架山

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

这架山好像狮子滚绣球

那道岭丹凤朝阳两翅展

……

这场戏我没听父亲的讲解竟也听懂了。记得那天随着悠扬的乐声和鼓点,从幕布后走出来一个没有穿古代服饰的人来,脸上也没有刻意的化妆,这让我很是惊奇。后来我才知道那就是风靡一时久唱不衰的现代豫剧《朝阳沟》,记得那天戏台下的好多听戏的都能附和着小声的哼唱,议论纷纷。

“看人家栓保真懂事”

“银环也不错啊,一个大学生,情愿跑到穷山沟”

“山沟里空气就是新鲜!”

那天我竟一包瓜子也没吃,也忘记了凉甜可口的冰棍,从头看到尾;脑海里也联想着朝阳沟里各种各样的景象,想像着银环初到朝阳沟时把荆芥当作芝麻的情形。直到快结束时看到母亲慌慌张张的找到我,这孩子,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在会场我找了你半天了,把人急得!快回家,你姥爷来了,给你买了麻花水煎包,我这才依依不舍得跟着母亲回家了。

看戏看的多了,我和几个小伙伴竟也像模像样的模仿起唱戏来,而且兴致很高。在院子里,找一张破旧的板床算是戏台,各自拿了自家的床单、衣服,或裹在身上,或系在头上,还找来红墨水、蓝墨水、黑墨水,把脸上涂得五颜六色的。一场戏下来,几个小伙伴都得到了不同的分工,有演老人的,有演小孩的;一个一个的煞有介事的在板床上乱吼一通,好不热闹!那架势,俨然或是一位豪爽大侠,或是一位风流才子,或是一位端庄碧玉,或是一位妖娆风流……

现如今,每每回忆起来还会让人忍俊不禁;儿时看大戏的那种氛围愈发地感到遥远了,而在记忆里却是如陈年的老酒,愈久弥香。在似水的流年里,每当有挫折或意志消沉的时候,耳畔总会响起那震撼的擂鼓声,让我刹那间从心里流淌出满满的信心和能量。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

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

头戴金冠压双鬓

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

……

作 者 简 介

高廷涛,河南淮阳人,从上学到工作再到创业,心中一直有一个纯纯净净的文学梦,作品散见于市县报刊。





(0)

相关推荐

  • 周中堂:关于看大戏的那些往事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关于看大戏的那些往事 作者 | 周中堂 原创 | ...

  • 韩飞飞 | 看戏

    看戏 作者:韩飞飞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搬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一首老去的童谣,相伴老去的还有戏台.一幕幕活色生香美不胜收的老戏和那个时代唱戏. ...

  • 康衫衫:父亲的肩头

    父亲的肩头 作者/康衫衫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总会心有触动,思绪带着我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我也常坐在父亲肩头. 小时候,每逢正月二十五,邻村就会 ...

  • 年例那些事

    年例那些事       本文曾发表<茂名文苑>2017年02期总第148期,感谢张慧谋老师对本文的校正.   家乡在粤西茂名电白,电白是年例大县.每年新年刚过,打年初二开始,直至农历正月二 ...

  • 向度原创|侯建臣:老戏

    侯建臣|散文 侯建臣,男,山西大同人.山西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届高研班学员.文章散见于各文学报刊,有作品入选年选等多种集子. 向度原创 好文章,第一时间阅读. 走在村子南边大道上的两套大马车还没 ...

  • 沈容《唱大戏》指导老师:施民贵

    唱大戏 浙江杭州市天地实验小学六(6)班 沈容 每逢过年,我总是异常开心,贴春联,放鞭炮,穿新衣,拜年,祭祖--各种眼花缭乱的春节习俗让我正月里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 过年已经足够快活,在老家过年更 ...

  • 姥家村头的大戏院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取消了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农田分包到户以后,农民的干劲高了.劲头足了,庄稼的收成连年翻翻.家家户户的粮食囤里都有吃不完的余粮,人们不再为籴米买面犯愁, ...

  • 过年唱大戏

    过年唱大戏 我的家乡是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的一个小村庄,位于黄河三角洲一隅.历年来承泽黄河的灌溉和哺育,天蓝水清,民风淳朴,人勤物美.在我的记忆深处,过年唱大戏印象尤为深刻. 小时候,每到冬天,农闲时节 ...

  • 老家大戏台的变迁 | 作者:​刘道敏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沈丘专栏(236) | 刘俊杰:如灯岁月

    沈丘专栏主编 / 露白(鹿斌) 沈丘专栏副主编 / 张杰民  刘彩珍  王倩倩 文:刘俊杰(晨钟惊晓梦)  / 图:堆糖 00 小时候 曾经很小很小的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前杠的双腿小木凳上,乘着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