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毽术语和“标准十法”
花样踢毽绝不是一种行业,它是一种文化,因各种原因,花毽虽暂时还不能称为一门学科,可它那近两千年的老师,也足以让不少学科望尘莫及,已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体系,并产生了许多“术语”,这些术语,基本上能反映花毽的内涵。
花样踢毽的全部动作,可归纳为静止、绕转、跳跃三大部分。
静止部分,术语称做“落”(音la);绕转部分,术语称做“转”(音zhuan);跳跃部分,术语称做“起腰”或“掌腰”;一个字或两个字即反映花毽的全部动作。在具体的动作上,恰到好处地发力,术语称做“掐”。动作准确,术语称做“真”;不失误,术语称做“整”。“掐”、“真”、“整”三个字反映了完成具体动作的要求。
在发力上,用足底在面前讲毽子击起,术语称做“踹”,用足底在体前将毽子击起术语称作“碰”,用足底在体后将毽子击起术语称做“打”。“踹”、“碰”、“打”三个字反映了发力的位置。凡此种种,皆通俗易懂,具有我国传统民族特色,并且反映了花样踢毽的内涵,“行话”是不能与之相比拟的。
花样踢毽产生在我国,它源于大众,源于生活,源于实践,是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近两千年的流传,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它所产生的专门用语——“术语”,也自然随着这个体系的发展而发展。
“体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由此可见,失于体系,没有体系的语言,或是东家一句,西家两句,互相没有练习,构不成整体,就难免有不伦不类之嫌!
例如,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语言,“知道吧”,“使劲跳”,“一迈腿”,“就那么一使劲”,“那不是玩意儿”,“使范”,“拧腰”,“桩腿”等,均无相互联系,更构不成一个整体,怎么能免去不伦不类之嫌!
也许有人会讲,上述语言,虽称不上是术语,但它是“俗语”,在练习或教学时,还是可以讲讲的。不错,在花样踢毽中,确实常常使用一些俗语,但绝不是上述所用之俗语。而是同“术语”较接近,能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的俗语,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从属于“术语”范畴。
又如,甲地的毽友,到乙地去,看到那里有踢毽爱好者在踢毽子,甲地的毽友,就会不由自主地引起踢毽的兴趣。但两地毽友又互相不相识,甲地毽友就会走向前去,说到“大家好,让我给大家捡几个。”“捡几个”就是一句俗语,其意是我喜欢踢毽子,但技术不高,愿向大家学习,乙地的毽友听后,便知来者是踢毽子的行家,并说到“不客气,一起玩儿。”“一起玩儿”也是一句俗语,其意是相互学习。
再如,“张牙舞爪,没有好指导”,“低头哈腰,技术不高”,“龇牙咧嘴,姿势不美”,“只问不练,不如不干”、“只练不问,等于瞎混”,这是教学时常用的“俗语”。在教学中,初习者出现动作不准确,形体不美观,是很自然的,有水平的指导者就会给予及时的纠正,但并不采用一味的批评或挖苦、谩骂,甚至体罚的做法,而是用“没有好的指导”这样的俗语,把责任揽了过来,即保护了初学者的积极性,又使其受到教育,初学者自然会努力,克服不足之处。
以上俗语还是衡量踢毽水平和指导者水平的标准。俗语也要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所以,我们说花样踢毽是一种集文化、艺术、健身为一体的项目,必须搞好理论研究,才能使其得到发展,得到升华。
毽子的花样动作,从理论的角度讲,应是产生于“动”、“静”之间,毽子是物,本身不动,踢之使动,之后,又使之静,动静之间,花样生焉,相互演变,层出不穷。从通俗的角度讲,就是四种基本踢法分别与接抛、跳绕、穿插、翻转、抬摆、踹、碰、打等人体固有的动作相结合演变成了许多花样动作。
目前,全国各地,有各自不同的踢法与风格,名称也不尽相同。但各地花样动作的要求和标准基本是一致的,可归纳为“标准十法”,即:
准:动作准确,不失误或少失误;
是:动作要规范、准确不假,动作之间不得混淆;
稳:心态平和,精力集中,动作不慌乱;
脆:动作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
真:动作的运行轨迹要明确,来龙去脉要清楚;
恰:动作发力的大小和动作的完成要恰到好处;
变:动作变化多端,穿插连接有致,不单调;
改:动作偶然失误,能随机应变,不强求;
整:完整无缺,有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