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55年,唐宋两位大诗人共唱思乡曲,分别写下两首诗坛经典

(“文化点心铺”: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学无止境,每天陪伴!)

“生离死别,相聚重逢”,从古至今都是很多人难以忍受的时间悲哀。古代交通不便,读书人一出门便要跋山涉水、离家万里、音讯难通。

即使是金榜得中,很多人也不能常常回家。对读书人来说,回家成了一个一生一世都难以言说的痛。这些痛化在诗词里,却流传千古。

于是,“思乡”成了一个传唱不衰的话题,将不同时代的文人联系在一起。时隔355年,唐宋两位大诗人年老思乡,写下两首不朽经典。

他们一个是初唐著名诗人贺知章,一个是宋代大文人苏轼。而这两首经典之作就是《回乡偶书》和《纵笔》,一样的深情,一样的不羁,感动了何止千年。让我们走近它:

一、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回乡偶书》的作者——贺知章从小离家,到了80多岁才回到故乡会稽,即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如此,这一别就是将近半个世纪,真的令人唏嘘。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诗人一生仕途顺遂。告老还乡时,虽然已经84岁了,但唐玄宗亲自作诗送行,还将镜湖赐给他居住,就连太子和百官也为他钱别,真算是“衣锦荣归”了。

因此,这首诗虽对人事变迁不无感慨,却绝非宋之问在《渡汉江》中所写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那种心情。

其中,尤其值得称说的地方是他虽然“富贵而归故乡”,但是却并没有庸俗地将那些为世俗所欣羡的情态写入诗中。

作为诗人,他所反映的只是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事实上,这正是史籍上记载的贺知章旷达豪迈、不慕荣利的具体表现。

也正是基于这种性格,贺知章在诗中就以谈谐的语气着重地表现了那富有情趣的一刹那,从而冲淡了他内心里的迟暮之悲。

可以说,整首诗的语言虽然非常朴素,却巧妙地表达了许多人所具有而往往不能恰如其分地加以表达的心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纵笔 北宋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苏轼的大名,对很多后世读者而言,真是如雷贯耳。多数时候,我们喜欢的不仅是他的诗词,还有他的一生,他的为人,他的性情。

公元1099年,即宋哲宗元符二年,苏轼由广东惠州贬所再贬儋州,即今天的广东儋县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

当时,苏轼已经64岁了,而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此年岁末,他作了《纵笔三首》。

这首诗是其中之一,乃诗人被放逐到南方以后的作品。它以幽默的笔调,淡淡地写出了自己的官途失意,以及老病侵寻之感。

前两句微露感慨,将自己年老生病的窘态只用三言两语就描绘了出来。白发苍苍、满目凄然、一头霜风,真是让人哀叹。

可是,诗作后两句却选择了一件富有情趣的生活小事加以点染,“朱颜”是“酒红”,于是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摆脱了由于前面的感慨,消散了进一步产生的沉重气氛。

在写作手法上,苏轼这首思乡曲和《回乡偶书》的手法十分接近。因为这两位“异代不同时”的诗人,他们在性情上是相同的。

这二人由于其所具有的开朗胸襟、豪迈气概与乐观精神,因而就可以不约而同地写出了这两篇意境和气势颇为近似的作品。

其实,这两首诗也说明了:我们在探索古代作家们的传承关系时,应该把“性格”这一因素放在考虑范围之内。正是因为如此,两位相隔355年的诗人,才能共谱一首思乡曲。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