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丨爹在妈在,我还是个有家回的孩子!
亚玲是我高中同学,父母都在医院上班。上学时约伴去过她家,在她干净整齐的卧室里,亚玲给我们拨弄过她的吉他。在城乡差别很大的上世纪80年代,能走近这样的养尊处优同学,在我内心其实是自卑和生分的。
前些年同学聚会,问及亚玲,父母居住在哪。她说父母50多岁时就不在了。震惊之余,我竟然悔恨起自己的多嘴来,我不敢也不便多问了。现在想想,那应该是她还没长大还不知道如何孝顺和报恩的年纪,而父母却双双去了。
昨天下午(正月初三)回家的路上刷朋友圈,亚玲又发了一篇除夕夜和姥爷通电话的文字。写到善良乐观的姥爷,写到自己幸福的童年,写到父母的多姊妹,写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悟。
可怜的孩子,亚玲在想她的爹亲娘亲了!一时又哽咽不语,任泪水在脸上无声流淌……朴素的文字,真实的情感,我一下子又读了三遍。
如今,父母七十古稀,我也临近五十。每次从妈家回来,脑子里总有很多暖心片段回放,历历在目,久久不能自己。
爸派发红包的乐呵喜庆,孩子们争抢着和姥爷合影的热闹,妈备好早餐爸挨个房间叫我们起床的场景,临走出门爸妈送别时的叮咛嘱咐……年年如是,却又年年感触不一。
爸妈一年老似一年,每年都会生病住院。最明显的是爸右耳全聋,妈更驼背了,也才一年的光景。
看在眼里念在心里。而对父母的付出,我做的却是少之又少。我支持妈用智能手机,却没一点耐心教她学微信。而我每次回家都会发现妈又进步很多。我惊讶妈是怎么学会的,问妈,她说没事自己琢磨,也有请教小侄女。
而我,每次妈给我发视屏聊天,心情不在状态的时候,我总好搪塞她两句,我忙,挂了。妈不再多说,重复着,好,你忙吧,看见了你真好,真好。我知道妈很想和我分享她学智能手机的喜悦。而我想和妈说话的时候电话打过去,很多时候妈又不接,我又很是嗔怪。
写到这里,真有煽自己一巴掌的冲动!正如亚玲在文中感悟到,我们高喊“百善孝为先”,却把很多精力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上,最后在“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感叹中顾影自怜。
于心相戚而又触动之深,缘于很多主观或客观。过年的不开心,诸事的不如意,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的多重角色之累。然,念及父母慈爱和包容,所有委屈也就啥也不是了。
爹在妈在,我还是个有家回的孩子。真好!
作 者 简 介
曹英,女,河南信阳人,寿险营销。率性真实,爱文字爱生活,爱用文字记录生活
根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3.6.1文章滥用原创声明》的规定,有八大项不能进行原创声明,一旦违规将永久收回原创声明功能使用权限,导致严重影响的还将对违规公众账号予以一定期限内封号处理。为此,中国(香港)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旗下四大新媒体《行参菩提》、《行走文学》、《行诗天下》、《行苇春秋》对来稿做如下约定:
一、请遵守“禁止一稿多投”的作家道德规范,在其他公众号平台(纸质媒体除外)已经发表过的作品,禁止投稿
二、包括并不限于简书、博客、酷文、格图等网络平台发表过的作品应在投稿时说明,并给予原创声明的独家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