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运家丨打不败的“诗豪”

打不败的“诗豪”

作者:唐运家

如果谁要问我,唐朝杰出的文人当中,谁的意志最坚韧,谁的骨头最坚硬?谁的心胸最豁达?谁在人生仕途上愈挫愈勇,愈挫愈坚,矢志不渝,毫不妥协,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非刘禹锡莫属也。

刘禹锡自参加“永贞革新”之后被贬出朝廷,大半生的仕途生涯就是在贬谪中艰难度过的。前后加起来共有二十三年之多。

二十三年后,精神状态咋样?从他在扬州与老朋友白居易唱和的一首诗,我们就可窥见一斑:“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十三年,辗转漂泊“巴山楚水”,仕途困顿,举荐无望:“沉舟侧畔”,已千帆竞发;“病树前头”,已万木皆春。时光流逝,过往已成云烟;千帆阅尽,归来仍然是少年。酒入愁肠化着欢笑声,重抖精神又踏新征程!多么洒脱的的心态,多么旷达的人生,多么宽广的胸怀。

刘禹锡又称为“诗豪”。这“豪”字,既指他的诗风俊朗,境界开阔;又指他的人品性格。

什么样的人品性格可以冠之为“豪”?我理解这“豪”,既蕴含着刘禹锡人生仕途的憋屈,忧患,辛酸,更多的是他面对坎坷人生,所展示出来的乐观、豁达、旷然、傲岸、不屈之情怀境界!

纵观刘禹锡前半生的人生仕途之路,时时处处无不与这“豪”字紧紧凝结胶着在一起。

刘禹锡出生于官宦之家,受家风的熏陶及儒家思想的浸染,也热衷于功名,也渴望在仕途上鹏程万里,建功立业。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即位,史称唐顺宗。顺宗信赖倚重自己的老师王叔文、王伾,责成他们改革朝廷弊政。刘禹锡出众的才华受到了王叔文的赏识,遂将其纳入改革的阵营,并委以重任。

这段时间,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与柳宗元并肩战斗,成为王叔文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

孰知世事难料,好景不长。由于改革触及了藩镇、宦官和顽固保守大臣的利益,他们疯狂反扑。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刚拉开序幕就拆台散场了。

改革集团依仗的唐顺宗身患重病,不能亲政。在宦官的胁迫下,被迫让位给太子李纯,史称唐宪宗。由于革新派阻挠唐宪宗过快即位,唐宪宗忌恨在心。上台后,立即打击报复。王叔文被赐死,其他的骨干成员贬往蛮荒僻壤任司马。刘禹锡被贬到了朗州(今湖南常德)。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在贬地呆了十一年。

在朗州的十一年,刘禹锡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诗文,倾泻对朝廷权贵尸位素餐的愤懑之情,抒发自己昂扬向上不甘沉沦的雄心壮志。

那首脍炙人口的《秋词》,就是这一时期刘禹锡从胸堂喷涌而出的炽热心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元和十年(815年),朝廷“恩准”刘禹锡回京。十一年的贬谪生涯,十一年的苦难煎熬,好不容易云开日出回到了京城长安。

十一年的贬谪磨难,于一般人而言,人也应该学乖了,棱角应该磨平了,锐气应该蒸干了,变得圆滑世故了,变得俯首帖耳了。面对京城趾高气扬的满朝新贵,要么缄口不言,要么作些诗文奉承他们,以求得他们的青睐,在宪宗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谋得个在京城安身立命之所。

可这个刘禹锡却有悖人情常理,竞写出了这样的一首《玄都观桃花》诗,把京城得意洋洋不知羞耻的政治暴发户们,着实讽刺挖苦了一番。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写得很痛快,后果也很严重。“豪”了一把的代价,迎来的是又一次被贬谪。枪打出头鸟,刘禹锡自然贬得最惨。如果不是裴度、柳宗元及时出手搭救,这次就要贬到那个山高路远的僻壤播州(今贵州遵义),与虎豹豺狼作伴为伍了。

没贬到播州,改贬到环境位置稍好一些的连州(今广东连州),刘禹锡在这里呆了近五年时间。与在朗州一样,虽然环境恶劣,刘禹锡依旧彰显出豁达旷然的胸襟情怀。

后来,在京城好友的帮助下,改迁到环境稍好的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剌史。

因是戴罪之身,在和县遇上了一个势利眼县令的屡屡羞辱和习难,安排的居所一次比一次差,一次比一次烂。不曾想,刘禹锡不恼不怒,处之泰然。反而在这陋室里写出了一篇千古奇文《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虽是陋室,有高洁的人品绽放芬芳,陋室之有?有鸿儒往来,有琴声悠悠,有书声朗朗,何陋之有?有的是生机盎然,有的是蓬荜生辉啊!

多年以后,刘禹锡回到了京城长安,又专门去玄都观旧地重游走一回。

睹物思人,刘禹锡不禁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又吟唱出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那些曾经打击迫害我刘禹锡的屑小之辈,你们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几十年的沧桑岁月过去了,物换星移,我刘禹锡虽饱经痛苦饱受磨难,但还是依然故我。我刘禹锡今天又来到这里啦。

诗歌散发出的豪爽俊拔之气,在玄都观里久久飘逸回荡。

几度玄观游,几度桃花咏。桃花诗里蕴含着刘禹锡多少豪迈之气,多少豪爽之情。

吟诵刘禹锡的诗赋文章,遥想他的一身豪气,谁人不生钦佩仰慕之情?唐朝的文坛,群星闪烁,但就其豪气相较,能有几人与之比肩?

刘禹锡的人生真的“豪”得光芒四射,真的“豪”得青史留名,真的“豪”得让人肃然起敬!

2021.10.2改毕

文/唐运家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唐运家,湖北省咸宁市人,退休公务员。年轻时喜舞文弄墨,先后发表习作多篇。后忙于公务,辍笔多年。退休后,重拾旧好,披阅故籍,偶有所感,欣然命笔,以自娱自乐。所撰文章,先后被多个微刊刊用。阅者能获少许裨益,本人则倍觉欣慰,甘之若饴矣。

唐运家丨赵母的明察与赵王的“失明”

唐运家丨读王孝付《怎一个“遗”字了得》有感

唐运家丨致王孝付主编的信

唐运家丨从“鸡鸣狗盗”说起

唐运家丨遇上“王弗”何其幸也

唐运家丨读史札记·商鞅的教训

唐运家丨“两种凝聚力”留给历史的标记

唐运家丨李白“赐金放还”之所想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

  • 诗豪刘禹锡十首诗,走近中唐大文豪的豪迈人生

    诗豪刘禹锡十首诗,走近中唐大文豪的豪迈人生 大唐盛世经过安史之乱的打击之后,国力陡然下降,诗坛中的盛唐气象也渐渐走向颓势.到了中唐时期,诗人们写诗往往愿意寄情山水,描写生活细节,回避现实.中唐诗坛中, ...

  • 唐运家丨“两种凝聚力”留给历史的标记

    "两种凝聚力"留给历史的标记 作者:唐运家 最近读书,学到了两个新词语:"道德凝聚力"和"功利凝聚力".这两个词语虽然与"志同道合 ...

  • 唐运家丨读史札记·商鞅的教训

    读史札记·商鞅的教训 作者:唐运家 商鞅乃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学中国历史的人,没有谁不知道商鞅变法的.当时中原诸国不屑一顾的荒蛮戎狄之秦国,因商鞅变法革故鼎新而崛起,跻身战国七雄之列.秦国能 ...

  • 唐运家丨遇上“王弗”何其幸也

    遇上"王弗"何其幸也 作者:唐运家 媒体上经常会读到这样的一些文字:一些男性官员触犯党纪国法,受到应有惩处,经过教育反省后,往往会写下一些忏悔录,反思自己误入歧途的原因.里面时常见 ...

  • 唐运家丨从“鸡鸣狗盗”说起

    从"鸡鸣狗盗"说起 作者:唐运家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悉,战国时期,有四位以招贤纳士储备人才而名重于时的有识之士,后世称誉其为"战国四公子".贾谊在<过秦论& ...

  • 唐运家丨李白“赐金放还”之所想

    李白"赐金放还"之所想 作者:唐运家 稍猎历史的人,都知晓唐朝大文豪李白,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炫目的人生经历. 不惑之年前的李白,受功名心驱使,汲收以求,遍干诸侯,以期荣登龙门. ...

  • 唐运家丨致王孝付主编的信

    致王孝付主编的信 作者:唐运家 王主编: 你好,工作忙. 本人最近失眠头痛,状态不佳,辍笔休整调养一段日子,待状况好转后,再考虑写点东西. 不能写,每天花点时间看看读读.<金秋文学>每天是 ...

  • 唐运家丨读王孝付《怎一个“遗”字了得》有感

    读王孝付<怎一个"遗"字了得>有感 作者:唐运家 王孝付随笔<怎一个"遗"字了得>,我感觉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利令智昏之人,贪得无厌之人 ...

  • 唐运家丨赵母的明察与赵王的“失明”

    赵母的明察与赵王的"失明" 作者:唐运家 赵母何许人?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括之母也.说赵括可能很多人感觉生僻,但说起一个成语:"纸上谈兵",估计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 ...

  • 也谈“39秒的让” | 唐运家 主播 | 如风丝雨

    长风文艺 ▼点击收听▼ 作者:唐运家 诵读:如风丝雨 杂文作家徐全利先生,看到<人民日报>4月7日刊发的一则让道新闻,即兴撰文. 我读后他的文章,亦有相同的感受."39秒之让&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