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你学校这样的组织越多,学校管理生态就越接近“自运行”

(全文共4273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学校治理与学校管理是有差别的:治理是学校运作的一种制度构架,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一种基本安排;而学校管理要在这种基本的构架和安排下,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评价等功能的具体实施来实现学校发展的目标。

“学校治理”相比于“学校管理”,更突出地强调“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强调更好地发挥各方面力量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管控。

应该说,如果一所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治理模式和结构,那么就为学校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而为学校开展管理、实现发展目标创造了条件。

我们提倡协同化的学校治理,旨在凸显合作以提高效能,同时有利于培养更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协同化强调的是学校相关部门的相互支撑和合作。

管理一定要看到人,眼中有人,人站在组织的中央。对于学校管理,我们团队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只有将老师推向前台,学生才可能站在中央;

第二,老师有什么样的体验,就会把这种体验传递给孩子;

第三,少管多理,轻管重理。

接上期:致校长:高明的管理者,擅长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者
1
网状连接结构让扁平化管理落地
扁平化
自主评价
自主申报奖励  自主设立奖项
沟通与决策
有效沟通  个人决策  团队决策
减少管理层级
课程教学处  科研规划处  资源服务处

针对管理层级过多,信息传递慢的科层式垂直型管理,可以压缩管理层级,整合管理部门。我们将学校教导处、政教处整合成课程教学处,解决教学德育两张皮的问题;推进教师发展的科研部门应得到重视,成立科研规划处;办公室、总务处等服务性质的部门,归入资源服务处。这样,学校就成立了三大部门:课程教学处、科研规划处、资源服务处。

以上只是管理部门的整合,减少了管理层级,而真正做到扁平化的管理,是需要具体模型的,我们称之为“网状”的结构模型。

所谓网状,是“纵横交错”的结构。“纵”是行政组织下的教研组、年级组,而“横”则是没有行政背景的教师自组织,例如以教师兴趣特长为指向的“工会活动小组”,以相同研究方向为指向的“研究互助小组(教师自发的、跨年级跨学科的)”,以及以临时工作开展起来的“临时项目组”等等。这样学校组织中既有纵向的组织,也有横向的组织,就形成了网状的管理架构。这种扁平的、网状的结构其实有益于知识在团队中流通,也有利于将决策权放在掌握信息最多的层级。

1

减少管理层级

案例1:把教导处和德育处合并为课程教学处,解决教学德育两张皮的问题的同时,副校长直接参与部门管理和教研组、年级组工作,压缩管理层级。

案例2:临时项目组。如为庆祝“六一”,学校准备搞一个大型的文艺晚会。学校面向艺术组教师招募负责人,由这名负责人组织工作专班来策划并实施,学校行政给予支持协调。当活动结束后,这个组织自动撤销。

2

沟通与决策

组织内部良好的沟通可以使成员明晰工作目标与思路,决策更加有理有效,员工稳定情绪,行动统一。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最终达到思想一致和感情通畅。教师的工作方式主要就是沟通,而沟通的目的在于交流。沟通是否有效,其基础标准是听者能否听懂说的人表达的意思,更重要的在于反馈和确认,即一个完整的交流循环。如上课时,除了让学生听懂老师的课,还要通过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来判断沟通的有效性。

一般的沟通环节:布置的工作是什么意思(做什么);目标是什么(目标);什么时候完成(时间节点);做到什么状态才算很好地完成工作(标准);听者确认(重复)。只有做到了有效表达、同理倾听、积极反馈,沟通才有效。

案例: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进行有效沟通?我们可以围绕下面的内容进行自查。如果答案是“是”,就需要自我反思,寻找更合适的沟通路径了。

有效沟通自查表
自查         问题
是与不是
我是否总是假设别人能理解我说的话?
我是否总是喜欢听到自己想说的内容?
我是否总是把自己想说的话留给别人去揣度?
我是否没能清晰而又有逻辑性的思考欲以沟通的信息?
我是否偶而忽视了他人的利益和需求?
我是否没有足够的估价自己行为的后果而给他人以错误的印象?

当然,在扁平管理组织结构中,我们要将垂直(上下级信息流通)与横向(同一层次)沟通双管齐下,才能在保证其准确与迅速的同时、又避免冲突和堵塞。

决策。科学的决策发展走向为:个人决策走向团队决策;定性决策走向定性与定量结合决策;单目标决策走向多目标综合决策;管理决策走向为未来服务的战略决策。因此,我们要推动不同层次、不同团队的思想解放和独立思考,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在扁平化组织结构中,我们致力于遵循决策程序的同时“将决策权交给掌握信息最全的层级”。

学校致力于把老师们推向前台,例如临时项目组就是让优秀的老师做领导。但在做事的过程中,随着事态的发展,有些做法是需要专业素养来判断的。

当团队成员决策意见不统一时,我们可以借用“德尔菲术”(又名专家群体决策法),变通应用双管齐下,向内面向项目组成员交流,向外直接与外部专家沟通。这样虽然耗时长,却能促进老师深入思考,提高能力,创新工作。

案例:让掌握信息最充分的层级做决策

在引领教师使用“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校情分析时,班主任李老师表达了自己对学校管理的期望:多听听一线老师的想法,我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并详述了自己亲历的事件……事情不大也不复杂,只是在决策的时候听取并采纳了当事人的意见,没想到这位李老师却深受激励,觉得受到了尊重,并有了“跃跃欲试”的劲头。

将决策权放在掌握信息最多的层级,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学校发展愿景的规划,老师们是主体;学校核心文化的提炼,全体老师参与;学校大事要事的决策,常问计于老师。就连校报栏目的设计、校服样式的选择,也咨询师生意见。凝聚群体智慧的同时,让老师们感觉到这些大小事情都跟我有关系,从而培养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只是,我们不要期望一两件事就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一件事激励几个人,另一件事激活另外几个人。人和人是不同的,我们不知道哪件事能激活哪些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以激活更多的人。

3

自主评价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操作好了能激发教师内驱力,反之就不利于团队建设。启发教师自己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增强自我认知的能力,是发展的方向。自主申报奖项是一种引导教师自我评价的有效方式。

案例:自主申报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校提供奖励项目,老师们根据项目标准自我评价后自主申报,申报者不仅要填写申报的项目,还要填写申报的理由。其操作流程如图:

二是教师个人和团队可以自主申报奖项。虽然学校一直在强化走动式管理,从教师中发现榜样,可至上而下的视野毕竟有限,因此我们留足一些空间,多给老师一些信任,鼓励他们自我肯定,互相欣赏。哪怕申报一个“随叫随到搬运队”,也能充分的体现出老师价值,彰显出同伴互助的文化。

2

协同化治理,培养更多领导者

教师自组织
自下而上  涌现
授权赋能
走向分权  扩大自我决定权
搭建框架
雁阵模型  平级关系  协同共进

协同化治理是我们追求的更深层次的治理模型。强调部门、人员彼此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合作,注重团队协作的力量,追求团队力量大于个体力量的简单加总。

1

搭建框架

在协同化治理初期(模型下图),各个中心相互协同,有利于发挥雁阵精神的平级关系。如果某中心“领头雁”牵头开展某项活动,该中心可以调动其他中心的资源,其他中心给予支持。这样一来,各个中心均可以调动全校资源来协同共进。

协同化治理结构图(初期)

2

授权赋能

在发挥雁阵精神的管理模式中,授权赋能就是在从集权向分权的方式过渡,每个运作中心都由“一只领头雁”和一些在这个领域有些“专长”或兴趣的成员组成,而学校对每一个中心组织的授权赋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 团队在组织中地位提升,自我决定权也同时提高,支配权变大。

b. 团队成员拥有了某些方面的支配权。

案例:授予领头雁“设置岗位,招募人员”的权利。领头雁有了这个权利后,就可以按发展需求设置不同的岗位,并建立各自的职责、流程及标准。

公布岗位和标准,面向全体老师招募,以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每个中心都由擅长这个项目的不同层级的人组成。在内部运转中,一般问题无需向上层请示就可以赋予团队成员一些特殊的决策、执行权利。如策划“六一”活动涉及到节目专业决策的时候,就需要遵循谁专业就谁决策的原则,赋予音乐老师决策的权利,避免外行指导内行。

赋能授权于员工的时候,要注意将合理的规则、程序和界限同时交付,团队在政策和做法上相互支持,互帮互助。逐渐呈现出转型后的学校组织秩序,建立自运行生态系统。

3

教师自组织

当管理结构开放后,在教师这个群体中,就会自下而上地涌现出一些自组织。比如:XXX活动课程项目研究组;XXX家校合作项目组;XXX主题教室项目组;XXX个性案例研究组,XXX分享式教学工作室,等等。

这些以个人命名的项目组和工作室是如何产生的呢?

①自主申报。

全校老师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带着方案找学校课程中心自主申报。申报是否通过,校长说了不算,得由申报人在全体教师会上演讲后民主决议。

②全校演讲。

申报人除了要讲清楚“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外,还要和老师们进行现场对话,在观众预测风险,提出问题,牵头人负责解答的过程中,大家再去判断项目研究的可行性,每个老师都可以基于自己研究的兴奋点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自主、有选择性地参与。

③现场招募。

所有申报人演讲完后都站在前排,其他老师根据自己的意愿首先进行单项选择——愿意跟谁研究什么项目,就站在谁的身后。这时我们需要尊重大家的选择权,可以不选,可以多选。

接下来在自愿者与牵头人间再进行一场双向选择,而选择的最终决定权在于牵头人。在选择的过程中牵头人实际上就是管理者,他得去了解站在其身后的每一个人,进而筛选出4—7个核心成员,他得有同理心,去和其他非核心成员友好沟通。这个选择的过程一般会持续一周,因为大家相互沟通的行为目标更多的是指向“我们要到哪里去”、“怎么去”,而非单纯产生选择的结果——“我们是谁”。

④抱团研究。

在招募时,难免出现每组参与人员不均衡的现象。怎么办?在小团队启动工作的初期,学校应持鼓励支持的态度,1至7人的团队都可以,甚至可以组成个人+流动小团队研究的模式。XX分享式教学工作室因想参与的人很多,而基于分享这种可探寻的空间很大的精神,他广纳贤才,有时组织2—3人研究数学课堂模式;有时是3—5人跨学科的研究课堂规则的建立;有时是2个人解读学生……一旦项目组或工作室成立后,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就完全由大家自己决定了!

伴随着这样的组织越来越多,学校管理生态就越接近自运行。


来源 | 王昌胜丨我们丨工作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