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黄龙江:饺子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07】
饺 子
河南淅川 黄龙江
冬至吃饺子,是家乡的传统习俗之一,这个季节,天寒水瘦,叶落无声,四野一派凋敝萧瑟,也赶上农闲,恰逢年关将至,老百姓都在准备年货和宰猪杀羊,也为忙碌一年后有个庆贺的主题,所以,也十分注重细节,对传统节日也格外珍惜了。每到冬至这一天,都有母亲唠叨着要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是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东汉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他曾说过,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值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仲景路、鸡爪街、新华路等处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食用,再喝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叫“扁食”。至今南阳地区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饺子又叫“交子”,饺子的叫法在古代除了“交子”外,还有“角子”、“扁食”等称呼,据史料记载这名称的来历与我国除夕夜食饺子的习俗有关。北方农村过除夕,有守夜辞岁迎新年的习俗,尤其是豫西南大多农村,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叫“包辞岁”。就是大年三十把备好的肉、菜剁成馅,其中的肉和菜谐音为“有财”,往往在剁馅时主人要弄出大的声响,让左邻右舍听见,馅调好后和面擀皮将它包成月牙形的食品,到午夜十二点时下锅煮熟祭祀先祖神灵后再全家分食,这种习俗一直延伸到今天。
饺子是广大面食主产区鲁豫皖冀的一大特色,在豫宛西老家也是富有地方风味的主食之一,它是面食的魂。如果没有饺子,老百姓的生活就少了许许多多惬意的欢愉与甜美的回味。许多年前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吃饺子也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更是无比隆重的大事件,一般不到逢年过节或者比较喜庆的时刻,很难会吃到一顿丰盛的饺子。记得老家有句童谣:“大舅来了吃啥饭?打鸡蛋、捋油蒜,不吃、不吃,两大碗。”连最尊贵的舅老爷也不能随意吃到的美食,足见饺子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的食文化骨髓。
家乡的饺子常见于麦收后祭祀五谷神灵,家家户户都选好上等的精白面,在赶集买来猪臀肉,加一些红白萝卜之类的,包好了煮熟后摆在堂屋的条几中央,然后点上香火祭拜……印象中母亲包饺子的过程也是极其繁琐的。先要活好面团,就像蒸馒头前的工序一样,在等面醒(xing,一个诗意的叫法)时,母亲就开始准备饺子馅的材料,孩子们都按照各自的分工去找原材料了,哥哥一般是摘有刺的花椒叶,妹妹是剥葱和剜芫香菜。等大家都准备齐了,母亲已经开始剁馅了,馅一般分素和荤,肉馅比较麻烦,没有冰箱储存的季节,总要去集市上购买新鲜的,素的只要有鸡蛋和小麻油就行。剁馅是个挺技术的活。首先是将肉洗干净,控水晾干,其次切成细长的条状,紧接著剁成肉丁,直至剁成碎末状,然后就是将萝卜白菜切成丁,挤去部分水分,将花椒芫香葱蒜切碎随入,最后拌在一起剁,剁馅时双刀上下飞舞,响声震天,让人充满期待,胃口大开,等剁好的馅放到一干净盆里后,母亲又开始擀饺子皮了。包好了饺子,姐姐们负责的柴锅已经是水声鼎沸。等饺子端上桌,母亲总是恭恭敬敬的给灶王爷先祭拜一下,然后分盛给孩子们,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抢食的情形,母亲在一旁擦拭着汗水含笑不语……
到了后来,有手摇压面机和电动压面机,和速冻水饺,冰箱也能储存肉食了,母亲的体力活减轻了,吃到的饺子也更方便了,大家的味蕾却日渐退化了,少有了往日的争抢与唏嘘打闹。
迄今为止,许多家庭依然选择手工做的水饺。手工包的饺子有个性、有劲道,有浓浓地亲情味道,能吃出回忆、吃出韵味。记得儿提时代地故乡还有在逢年过节的饺子里放入硬币和小辣椒,谁吃到了硬币就预示来年发财吉祥,吃到辣椒也是红红火火。更有趣味的是给第一年过元宵节的新女婿端来一碗有辣椒的饺子,让他辣的满口喷火,欲罢不能。一旁的妯娌姑嫂笑得前仰后合,一家人其乐融融。
如今,饺子不再是老百姓特别抢手的美食之一。但是,每当冬至日春节、元夕之夜,依然是人们祭祀神灵和先祖的一道大菜,它薪火相传又一脉相承,是对“民以食为天”的不变承诺。
【中州作家】黄龙江:记忆里的韭菜
作 者 简 介
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鲁光芬
《中州作家文刊》各基地选稿编辑:
三朵(京浙沪)万七顺(江西浮梁) 张三杰(西峡)左德浩(南阳)赵金厚(山东)戴杰锋(河北)武华民(洛阳) 阿拉毛毛虫(郑州) 李改红(内乡) 周喻晓(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