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死后,身体该去到哪里?
今天突然来这样一个很沉重的问题,其实也是很偶然的。因为在路上很偶然的遇到一位很关心这个问题的老师,我称之为有大爱的老师,关注器官捐献。
我们的生命难免有一天会停止工作,或是生老,或是病死,人总难免逃这一劫难,当然很多人把生死看的很重要,追求长命百岁,长生不老,那是不现实的,人终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但更多人是轻于鸿毛的,极少数人重于泰山。我自己我非常清楚也是轻于鸿毛的。如何能够让鸿毛重一点点,让生命的价值得到更多一点点的发挥,这也许是我能做的。
今天遇到的老师,应该曾经经历手术,说做手术的时候输血了,现在人好了,但会感觉到身体中还有另外一个生命在奔腾。她心存感恩,要是没有那些血,也许自己就过去了。我也曾献过血,献血对人体一般无害,只要做好各项检查,但你但血却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也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曾报道,澳洲老人哈里森(James Harrison)被誉为“拥有黄金手臂的男人”,他在过去60年时间里无间断献血1117次,其血液中的特殊抗体可帮助婴儿避免死于一种严重的贫血——恒河猴病。哈里森血液中携带的特殊抗体被用来制作一种救命药——Anti-D,注射给存在胎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风险的孕妇。自1967年以来,超过300万澳洲RhD阴性孕妇注射过由哈里森献血制成的Anti-D药剂。
器官捐献是不同于献血的另外一种生命的延续,现在医学的发展出还不能完全治疗很多疾病,有不少疾病是通过器官移植可以实现好转或痊愈的,但器官的源头很难找,这成为很多本来有希望获得重生的病人在等待捐献器官的时间死去。网络上曾见一个四岁的小病人,不幸因病离世了,生前其本人说愿意救小朋友,捐出了双肾、肝脏和角膜,让五个孩子获得了生的希望,当时看到这个报道,眼眶就湿了,多伟大的小天使,她就是上天派来拯救其他五个孩子的天使吧。
(4岁天使离开人间,却用小小身体拯救了5个家庭……泪奔!)
我认为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也是一种亲人哀思的寄托。
有些器官人体有双份,其实相当于自带备胎,比如肾脏,其实一个就够用,在亲属有需要的时候,配型合适,是有捐献的可能的。但很多器官,人都只有一个,比如心脏,捐了,自己也就挂了。这个器官捐献,就只有合适的机会的了。这也催生了器官交易的黑市,这当然是见不得光的犯罪,但自然合法的器官捐献就很少,也很难,由于收到伦理学的制约,替代的比如猪或其他动物的器官也不能运用于临床,还有也不可能为了救你,造一个生命,只取一个器官,还有很多器官捐献的伦理问题,无法跨越。这就更需要有更多合法途径的器官捐献者候招。而我其实也早有关注。
这个问题,在13年我在骑车去西藏的路上好像是有思考,我认为,人体的躯壳,只是一堆肉。而真正让人更有价值的是他的思想。
没有思想或有龌龊的思想的躯壳就仅仅是躯壳。所以当时我就感觉看清了生死,活着,是为了更好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有一天,你不能再活动了,你活着的价值也就到此为止了。
当然如果你还想让你的生命继续于其他的形式存在的话,我觉得也是有可能的,那就是在弥留之际,把所有还有利用价值的器官尽快取下,配型,给急需等待器官续命的人。他们的命续上了,你的生命就又开始在延续了,也许你的主要的躯壳已经化为乌有了,而你的心脏还在某人身上跳动,你的肾脏,你的肝脏还在每天开心的工作,你的眼睛你的角膜还在看着大千世界,这部也是很好的事情吗?
关于捐献器官之后剩下的躯壳,现在连农村都已经开始大力推行火化了,一把火,就化为乌有了,以前死后都还要占一片风水宝地,以荫后人,其实后人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前久奶奶过世,也是赶上了推行火化,奶奶最后也只有一盒骨灰,安静的躺在了公墓。
人生也终于要归于黄土。火化政策已经是未来的趋势,未来的名山大川,未来的风水宝地,都只能驻足游览了。而未来的我们也都要这样化为灰烬长埋于地下。当然如果不想成为灰烬,我觉得到时还有一种新的方式,那就是把我捐献过有用器官的残存的遗体捐献给培养过我的昆明医科大学。
当16年前,我第一次握着手术刀,颤颤巍巍的切开解剖室尸体的那一刻,我就对那些遗体产生了莫名的尊敬。因为是他们用自己最后的遗体在向我们揭示人体的奥秘。作为护理专业,本来解剖机会是很少的,但我读书时候解剖过的尸体比很多临床的可能都多,那时候记得一个暑假,获得一个信息,昆医的海源学院刚开设,其解剖教研室需要大量的尸体以及按照需要解剖出来的各种标本。就招募了10来个学生,一个假期,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天天到解剖室解剖尸体,制作标本。那时候在我的内心,就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火种,将来我要是死了,我的尸体也捐给医学院吧。
医学生,如果练尸体都没有解剖过,你难道希望第一刀直接划在病人身上吗,要真是这样,太恐怖了,没有任何手感,对表皮以下一无所知,手术刀下去,一见血,估计就懵了。医学生是一定要有解剖对象的,但这个尸体源头越来越少了。拿活人练技术,恐怕也只有丧心病狂的曾经的日本侵略者干过。
埋在土里,还占地方,腐臭过后就是一堆白骨,捐献给医学院,还能给未来读书的孩子一个认识人体的机会。解剖会被千刀万剐,这是骂人的话,就当做是被骂吧,我的一生或我的前生也许做过错事,这是灵魂救赎的时候吧。这个想法慢慢的更加成熟和坚定了。
我已决定这样了,我认为有必要起草一份遗书,针对我的身体的处置的。哪一天我作古了,我的后人,好依照我的要求,正确的处理我的身体。93岁昆明医科大学教授胡素秋离世,按照她的遗愿,遗体捐献给母校为医学服务。她的丈夫李秉权10年前去世也曾捐献遗体。胡素秋说:“这样能感觉到他还和我在一起。”。他们的事迹也深深的感动了我,也更加坚定了我做这件事的决心。
这个想法也曾经和家里人沟通过,家里人还不能接受,认为我有病,也许真有病吧,反正就这样了,这是我内心认可的方式,现在不能理解,我还会慢慢喝你们沟通,也许有一天就理解了。但不论理解与否,当我弥留之际,请务必按照我的要求处理我的后事。这样的想法,估计没有接触过医学或者没有亲自解剖过尸体的人都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
以上可能不是一个年轻人该写的,也许不是一个年轻人该认识到的,说明我可能已经老了,但这确实是我的真实想法。当然如果有人认同我的想法,愿意一起来推动器官捐献工作,乃至推动遗体捐献工作,可以联系我。我们需要一批像我这样看破生死的人来推动一项造福于一些人的工作。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会让我们的生命也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不是追求长命百岁吗,不是追求长生不老吗?这可以做到活的更长久,虽然后面可能不是完整的我们在活着,也是部分的我们还在活着,这多好啊。
本公众号文章皆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单位或部门,部分转载均标明出处。平台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原创医管资讯,愿与关心医院科学管理的朋友,一道学习,共同进步,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发展。关注公众号有礼了,全套《医院管理学》课件免费送。
欢迎加入医管交流qq群 428453416(备注“姓名+单位”)。免费下载1G医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