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大多数老农民,还离不开小农经济
农民种了一辈子田,没有事业单位可依靠,买社保要全部靠自已出钱,现年60岁左右的农民,能买得起社保的人少之又少。虽然现在GJ政策好,农民也有了农保,但维持日常开支,还远远不够。不过农村人只要勤劳,在责任田里种点粮食和蔬菜,就能土里刨食养活自已。
但是如果村庄变成了社区,住着高楼大厦,吃着商品粮,出入都坐公交车,貌似已经成了城市人。但是他们和真正城里人的差距,可不是一点二点,那是天差地别。他们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不能种粮食了,小菜园也没有了,鸡、鸭、鹅也没地方喂了。而吃的喝的用的全部都要出钱买,这些没有退休工资,没有多少积蓄,也没有挣钱门路的老农民,他们该何以为生?
在我村里有一位老农,已经快80岁了,他依然能自食其力。他屋附近有块低洼地,他开垦出来种上芦苇,每年到农历5月,他就每天上街卖粽叶。他的芦苇林里还自生了许多马莲草,马莲草除了能包粽子,还是很好的扎秧草,他先卖扎秧草,又接着卖粽草。
他屋后还有竹园,他没事就在屋里用竹子扎刷子,编菜篓。他的院落里,还自生了许多铁扫帚苗,铁扫帚苗老后可扎扫帚。他每天清晨,用个棍穿几把扫帚,和一些刷子和菜篓,扛到菜市场去卖,每天总能卖一些,还有点收入,这个老农,是千万个老农民的缩影。
其实作为农村人,在城市有一份稳定工作的,或者说很容易在城市找到工作的,现在只有80后和90后。60后和70后的农民,文化水平都普遍偏低,年龄上也占不到优势,再加上能力和机遇等问题,使他们很难在城市立足,有固定工作和收入的,只有少数敢拼敢闯的人。
40后和50后的农民巳经很老了,没有了劳动能力,他们大多还在农村生活。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外出打过工,全凭种田的收入维持家庭开销。他们现在干不动体力活了,又没有收入来源,只有完全依靠儿女,家境好的就在家安心养老,家境差的还在艰难求生。
农村城市化,从大方向来说,其实是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这是不容置疑的。只是中国历来是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渊源流长,人们依恋土地而生,依赖土地而活。但农民从来都是很容易满足的,他们所求不多,只要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年青人能安居乐业,老年人能老有所依,农民也是很乐意做城市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