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古诗词的神来之笔,为什么心有戚戚,却无法用文字解释?
写这个标题,是因为有位朋友提了个关于《春望》中名句的问题: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神来之笔,虽然是文字,但是似乎无法用文字来解释清楚,您可以解释一下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神来之笔,是因为文采高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春望》的颔联二句。
作为名篇中的名句,我们当然是可以称之为“神来之笔”了。但是一首律诗的重心,并不在于颔联,特别是对于格律有相当造诣的诗圣来说。
律诗四联起承转合,作为一篇抒怀言情的小韵文(五十六字),势必在情感上造出波澜,才能真正打动读者。
一首律诗的重点,一般在于“起承转合”的“转”,有一部分诗人喜欢把高潮放到最后,即“合”的尾联,当然是可以的,因为普遍文法并不是必要文法。
但是律诗的首联、颔联一般来说并不是重点。首联“起”交代一些背景、缘由等情况,颔联“承”,承接首联的描写进行深化、铺开,为颈联“转”做好铺垫。
篇幅上展开的中二联一般要求对仗,从而使得颔联、颈联的修辞方式更加浮华、精巧——而颈联承担“转”的意义重大,所以实际上颔联在一首诗的文法用途上是最小的。
不过反过来说,颔联也就是承担了诗人文采的最大表现机会——因为它不需要担负情感高潮,只需要作情感递进。
因此颔联一般是律诗中文采最高的句子。
随便举些例子,比如《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题》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登楼》中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旅夜书怀》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些都是随口能吟诵出来的名句,除了李商隐的《无题》之外,其它都是诗圣杜甫的作品。
我们甚至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律诗的千古名句,基本上都在颔联——别的诗人可能并非如此,但是杜甫基本上用所有作品在支持这个结论。
又比如这位朋友提到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为什么颔联最为惊艳?因为它的文法功能性低,文采展示不受限制,可以尽情发挥。铺陈、华美只要不过度,当然要比那些担当起笔、转折、回环功能而受限的句子更加漂亮。
世人读诗,大多只是钟情美丽句子。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赚钱的人不辛苦”,颔联就是律诗中不辛苦却有头脸的人,是成功的“将”——大家多崇拜看上去光鲜亮丽的人,或者句子,这就是现实。
单拎出来的句子,美好就够了。
这是为什么颔联比其他句子更容易成为一首诗的吸睛所在。
因为这里文采的集中展露,特别是杜甫这种非常遵守格律文法的诗人,熬心费力的好文辞雕琢都给了颔联,因为他有文采,却又不能满篇铺陈。
为什么心有戚戚却无法详述
话说回来,为什么你会读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觉得无法用文字表达你自己的感受呢?
这很简单。就是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差。
诗作为什么能打动人,让你觉得它是神来之笔,就是因为诗人的文字能力强啊。
文字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创作能力,一种是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强,和人的知识水平、社会历练以及空想能力有关,特别是如果你正好经历过作者表达出来的情感冲动,那就会与作者共振,形成通感,他的情感通过他的文字表达能力变成文字,再通过你的阅读理解能力成功地撩拨了你的心弦——这就是心有戚戚。
这就是一次成功的情感传递,你会从心里认同他,认为他是个好作者,不但写出了自己的情感,还写出了你因为文字能力不够表达不出来的部分,那自然要给个好评了。
终极好评,不就是“神来之笔”?
如果作者写的时候没有这个意思,而我们读者读出了这份感动,那就是空想能力超强,同时因为古诗词的留白写法,会留出大量的想象空间给读者自行脑补。
所以很多时候,是读者自己感动了自己。作者的文字只不过是催化剂而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诗作为首句大环境的深化描写,其实并没有什么难懂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首句交代“国破”的背景,国家蒙难,山河依旧,春天到来,草木深深。
颔联既要细化春景的描写,也要承接首联“国破”的悲伤、愤恨情绪,因此加入了“溅泪”、“惊心”,表达诗人在花朵绽放、鸟儿鸣叫之时因为战祸而感受到不同于往时的心情。
一般来说,春花、鸟鸣带给人的心情都是开朗、喜悦的,所谓“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可如今诗人却是流着泪,不胜惊惶。
这样就不但细化了景色,同时寓情于景。不同于六朝体的空洞浮华,虽然句子工巧,却加入了情感附着,让春天的美丽景色都变得灰暗起来。
这两句在整首诗的画面渲染、情绪衬托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承”这个简单过渡,超额完成了任务。
也正是因为这种情感刻画,引出了颈联对“恨别”、“感时”的解释,合理地从情境融合转折到“烽火”、“家书”描写,进一步表明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将诗人个人情感和社会问题充分结合起来。
作品的格调层次也因此上升,变得更有意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颔联两句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因为感叹时局,花儿都落泪了。因为痛恨离别,鸟儿都觉得惊心。”
另一种是“感叹时局,落下的泪打湿了花瓣。怨恨离别,春鸟的叫声都让我心中悸动。”
两种解释无非就是主语的不同,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拟人手法,花就是诗人,鸟也是诗人——这倒是和稀泥和得挺好。
个人倾向于第二种解释,因为整首诗都是诗人看到景色、听到鸟叫、想起家书,到最后发现自己的头发都快掉光了。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主人公,没有必要在颔联两句去切换主语,影响整体诗意走向的和谐性。
如果李白可能会那样情绪跳跃,但是杜甫更倾向于稳妥安排诗意走向。
读懂与表达,无非学习
其实把所读理解,然后表达心中所想,也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
在一个语言表达能力超强的人口中,没有说不清楚的事;在一个文字能力超强的人笔下,没有写不清楚的情。
凡是能写出让我们感动文字的人,都是这方面的强人。
我们领会到了,被感动了,说明阅读理解能力没问题,无法用文字表达,是我们的文字功力不够而已。
聋哑人也有感情冲动,但说不出来。所以他们要学习手语,要学习文字,才能正确表达,正常交流。
(此处仅仅是打比方,没有任何不尊重残疾人的意思,因为家人中有聋哑人,所以知道他们生存的不易和为了正常生活更加刻苦的学习之心。)
我们如果理解能力低下,就要学习阅读理解;我们如果无法详述自己的心事,同样要通过学习加强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唯有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