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散文】袁征 ‖ 在五栋楼前

在五栋楼前

袁 征

上世纪中叶,在四川省绵阳城区西北角的涪江岸边,整整齐齐坐落着五幢造型别致的楼房,当地人称之为“五幢楼”,更多人称之为“五栋楼”。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五幢楼(杨松林 摄,图片来源:绵阳晚报)

1960年初春的一天,母亲领着年幼的我和姐姐妹妹从北京来到父亲的工作地绵阳。从那以后,五栋楼便成了我绵绵不尽“乡愁”里最耀眼的一部分。

上世纪的客运列车(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众多的“老绵阳”来说,五栋楼曾经是一个名气不小的地方。它见证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见证了绵阳三线建设的火红,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给绵阳带来的巨变。
五栋楼是半个多世纪前由苏联专家设计的住宅,占地近20亩,动工于1954年。它是纯手工建造的建筑,外观上保持着淡淡的欧式格调。竣工交付使用后,一度成为绵阳一道靓丽的景观。
苏联专家撤离后,五栋楼主要分配给跃进路上四个国防工厂的干部、军代表、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工人居住。我们全家人搬到五栋楼时,这里四周围着高高的砖墙和间隔适中的高大桉树。围墙设有一道大门,院内相互贯通。里面的每一栋房子均为3层高的青砖红瓦尖顶楼房。每栋楼房各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里有9套住房,每套住房内有两间或三间卧室。室内层高3.3米,木板地面,木条石棉石灰墙体,隔音防潮。第1~2栋和第3~4栋的单元门洞相互对应,组成两个内院。第5栋的单元门洞对着围墙,独成一个内院。五栋楼的楼距很宽,在楼栋之间拉开一幅电影屏幕,可供数百人观看露天电影。楼与楼之间铺设着2米来宽的水泥路面,道路两旁种植着挺拔茂密的法国梧桐……

昔日的绵阳五栋楼(图片来自网络)

幼年时期的我,在五栋楼这个小小王国及周边地带,成天和陈志庆、刘天燕、陈国庆、王晋江、周华美、苏庆东、王晋烨、朱念洪、左文贵、周乐欢、杨选友、陈小青等小伙伴们捉迷藏,斗独腿鸡,抽陀螺,踢足球,放风筝,滚铁环,赢三尖角,打玻璃蛋子,挖地洞,采桑叶,捡麦冬,网蝴蝶,粘知了,打麻雀,关耗子,逮青蛙,养小鸡,学自行车,踏着泥泞小路去四联子弟小学、绵阳中学上学。最后,我从这里告别亲人,登上油绿色的军列去了遥远的塞北……
一晃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五栋楼里那一幕幕场景、一桩桩往事,至今仍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小满已过,蜀中万象更新。一轮朝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大地尽显一派蒸蒸日上的生机。一大清早,我驾驶着爱车,和二姐、妻子一道陪同从北京回成都的大姐、大姐夫来到绵阳,入住在跃进路上一座打下三线建设那个年代深刻烙印的长虹君怡酒店。
绵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的城市,其文化遗存可上朔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自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1年)西汉王朝设置涪县以来,绵阳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历来为州郡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绵州碑刻(图片来自网络)
“绵阳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我们现在都认不出来啦!”面对阔别几十年的这座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大姐和二姐不由发出阵阵惊呼。
对故土的眷恋,是地球上每一个人共同永恒的情感。按说,大姐和大姐夫千里迢迢来到绵阳,可游览观光的去处不胜枚举。稍远有窦团山、李白故里、白水湖,近处有越王楼、三江半岛、富乐山公园、西山公园、南湖、仙海……然而,大姐在征得二姐和我的意见后,首选了一直萦绕在我们姐弟脑海中的五栋楼。
作者:袁  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