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中“位”第一项是“官员”的意思——溯源
【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
音壝。【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廣韻】正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
溯源:【說文】列⑴中⑵庭⑶之⑷左右曰⑸位⑹。
【译文】排列在朝廷厅堂左右的是官员。
注释:⑴“列”陈列,排列。《荀子·大略》:“故古者,……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
⑵“中”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如:《史记》:“赵高用事于中。”又如:中侍、中使、中尚方、中秘书、中书。
⑶“庭”厅堂。《荀子·解蔽》:“曾子曰:'是其庭可以搏鼠,恶能与我歌矣。’”
⑷“之”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左传·子鱼论战》:“天之弃商久矣。”
⑸“曰”为;是。《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⑹“位”官长(官员的通称。)。《康熙字典》释“位”:【广韵】正也。【尔雅·释诂】正,长也。【郭注】谓官长。
【廣韻】正也。
溯源:正:官长(官员的通称)。《康熙字典》又【尔雅·释诂】正,长也。【郭注】谓官长。
【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
溯源:【原文】圣人⑴之大⑵宝⑶曰⑷位⑸。何以守⑹位?曰仁⑺。何以聚人⑻?曰财。
【译文】帝王最珍视的是下属官员,如何掌管下属官员?是用致利除害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如何聚集人才?是用财物。
⑴“圣人”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是以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
⑵“大”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⑶“宝”珍视。《韩非子·解老》:“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人君重战其卒则民众。”
⑷“曰”为,是。《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⑸“位”官吏,官员,官长。《康熙字典》【说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广韵】正也。(排列在朝廷厅堂左右的是官员。中:朝廷;庭:厅堂;曰:是;位:官长{官员的通称}。【尔雅·释诂】正,长也。【郭注】谓官长。)
⑹“守”掌管。《左传·昭公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
⑺“仁”泛指仁德。(指致利除害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孟子·梁惠王下》:“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
⑻“人”人才,杰出人物。《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
【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溯源:《周礼·天官冢宰第一》惟⑴王建国,辨⑵方⑶正⑷位⑸,体⑹国经⑺野⑻,设⑼官分职,以为⑽民极⑾。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⑿邦国。
【译文】帝王建立国家时,遍及各地的行政区都要确定官员,划分诸侯的封地度量其范围,安排官吏分清职责。为了使百姓生活上升。于是设立了百官之长的天官冢宰,命令他率领他的属下掌管诸侯封国的治理,目的在于辅助帝王调节邦国事物。
注释:⑴“惟”用于句首,无实义。《孟子》:“惟士无田,则亦不祭。”
⑵“辨”通“徧”。遍及;周遍。《左传·定公八年》:“ 子言辨舍爵於季氏之廟而出。” 杜预 注:“辨,猶周徧也。”
⑶“方”上古指邦国。亦指古行政区的州。《诗·大雅·常武》:“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高亨注:“徐方,徐邦。”
⑷“正”决定;确定。《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⑸“位”官吏,官员,官长。《康熙字典》【说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广韵】正也。(排列在朝廷厅堂左右的是官员。中:朝廷;庭:厅堂;曰:是;位:官长{官员的通称}。【尔雅·释诂】正,长也。【郭注】谓官长。)
⑹“体”划分,分解。《礼记》:“体其犬豕牛羊。”
⑺“经”量度;筹划。《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⑻“野”界限、范围。《淮南子·原道训》:“上游于霄雿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
⑼“设”安排。《战国策·秦策》:“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⑽“为”使。《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⑾“极”出,升。《太玄·玄图》:“摧上万物,天地舆新”
⑿“均”调和;调节(调理节制,纾缓事物的变化,不至于过多或过少。)。《诗经·小雅·皇皇者华》:“我马维骃,六辔既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