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二十二 文字般若非实相
文字般若非实相
作者 惠众建辉
文字般般通圣境,真如实际待身临。
青丝白发黎元计,铁马冰河风雨吟。
气贯长虹挥妙笔,义通碧汉谢瑶琴。
何期自性生全法,玉指冰轮差一寻。
文字般般通圣境,真如实际待身临。般般:犹斑斑。灿烂多彩。般,通“斑”。这两句是从正面肯定文字的作用。只是圣境不如妙境,世上绝大多数的文字并不能通圣境,恰恰相反,可能只是通向俗境而已。因为越是包涵大道的文字,人们越是不会主动接近,越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越能吸引人们趋之若鹜。有几个人每天拿着通圣境的《德道经》或者佛经在读呢?即使是文学爱好者们,大多也只奉风花雪月为教典。风花雪月编出来的禅诗,即使不染人间烟火,那也只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自欺欺人,它并没有教导人们如何通圣境,所以诗人在题目中领悟得很好,很有见地——文字般若并非实相,那么首联为何又六亲不认一般,反过来承认文字斑斓,异彩烁放,都是通往圣境呢?通往妙境就可以了,圣境的境界太高。真如实际,是文字给人的体验,说明已经体验过了,后面不要又说等待去身临,可以改为,文字般般通妙境,真如实际已身临。或者是真如实际此身临。
这首诗有一个很独特的题目,很有哲理,能否用诗句具体阐述出来,是个很大的考验。起句是从正面肯定文字的作用。因为题目是对文字般若的否定。那么接下来的颔联,颈联等就应该从反面去论证了。要不然题目不就孤零零成了孤家寡人了吗?
青丝白发黎元计,铁马冰河风雨吟。这两句就有杜甫和陆游的味道了。陆游的诗忧国忧民,和杜甫一样,是很有民族正义感的伟大爱国诗人。但青丝和白发并举,表达就不够准确,作为自我写照的话,应该二选一。铁马冰河是战争的意象,陆游写其入梦来,是因为他天天都在盼望南宋能够以战收复失去的领土。这首诗的颔联颇有儒家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慨,只是和首联关系不大。 诗人显然还是顺着首联正面肯定的思路,从“圣境”的“境”入手,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只是这特定的一个例子不能涵盖全面,这是缺点。
这一联怎么修改呢?我们可以看到,题目是讲和文字有关的哲学道理,首联也是从文字入手,“文字般般通圣境,真如实际待身临”,是写阅读体验的,那么颔联也应该继续这个角度,从阅读的外界环境,读书人毕生捧卷的外在形象刻画等入手,来继续承接。改为:青灯黄卷神游远,皓首丹心意会深。
气贯长虹挥妙笔,义通碧汉谢瑶琴。题目为否定,首联肯定,颔联肯定,这首诗运用的是欲擒故纵的手法。到了颈联这里,可以写肯定,也可以写否定,看看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方面,有哪些可以作为论据的材料。世间的真理都是要通过文字才能流传,但是文字却又并非实相,这首诗的主旨也许是在提醒人们要通过实际的修行,才能得到真实的结果吧!祖师张三丰有一首很有名的《敲爻歌》,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物家财无主柄。性命双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驾法船”。只通过文字的学习,修好性,是不够的,因为“万劫阴灵难入圣”,这几句大概就是这首诗更深层次需要揭示的主旨吧!因为人是一性一命共同构成的,人在危急时刻都会喊“救命”——命,是我们的性体居住的房子,也就是肉身。性是永远存在的,但是命却只有百年光景。真正的修行是“性命双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驾法船”。所以光是看文字行不行呢?肯定是不行了。当然修行有四个方面:修心,修性,修命,化因。根据押韵需要,点出修命身,修心两个方面。所以改为:性命终须皆护顾,修行自古论身心。
何期自性生全法,玉指冰轮差一寻。这一联终于归结到诗人想要说的内容上了,只是上面已经做出很多修改,不知道是否衔接吻合。可能会有部分诗友读不懂诗人讲了什么,他是说,我们每个人的自性里,能够生出全部的法来,但是这也是让人何处期待、安敢期待,也就是说无法期待的事啊! 为什么呢?最后一句给出答案。 因为前面用了一个性字,这句改为,何期顿悟生全法。
玉指冰轮差一寻。这一句写得很美,用得是“指月”的典故。玉指,指的是文字。月亮,指的是般若,真理,或者说实证开悟,得道了道的那个结果。差一寻,即从文字到真理,两者之间缺乏了我们自己的努力寻找,努力实践的原因。学习传统文化内证方面的内容,光看文字是不行的,一定要口传面授才行。所以菩提老祖要教孙悟空真东西,是要他半夜三更悄悄到自己房里来,六耳不言,三口不传的。当然世间普通的学问,还是要通过文字,加实践才能学会。
文字般若非实相 (修改稿)
作者 惠众建辉
文字般般通妙境,真如实际此身临。
青灯黄卷神游远,皓首丹心意会深。
性命终须皆护顾,修行自古论身心。
何期顿悟生全法,玉指冰轮差一寻。
春
作者 叶玉梅
初到小园蜂蝶绕,清风霁雨碧桃娇。
信手采来春一把,韶华欲醉赋歌谣。
初到小园蜂蝶绕,清风霁雨碧桃娇。语言流畅,意思连贯。初到小园时候,蜂飞蝶绕,天气晴好。后来雨过风清,碧桃娇艳。这两句里面关于气候变化的内容颇多,不过诗人运用了一个“初到”,就分出了时间上的先后,并不觉得杂乱。
信手采来春一把。随意而见烂漫,风华自在天然。只是格律不符,奈何奈何。改为:采来满手春一把。
韶华欲醉赋歌谣。韶华,意思同“韶光”。单看这一句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放在整体中,形象和意境都不够鲜明。而且这首诗整体看来,前面两句缺乏出色打动人心的地方,第三句很不错,但它还是一个抛砖引玉的,重戏还是要压在后面,采来春一把,做什么用呢?会怎么样呢?所以它是为了引出后面更加精彩的东西的。但是这种引,要有关联,诗人的结尾句子是好的,问题是缺乏关联,要用想象力去关联,而不是逻辑思维上的关联
春(修改稿)
作者 叶玉梅
初到小园蜂蝶绕,清风霁雨碧桃夭。
采来满手春一把,十指留香句句娇。
庚子六春
作者 岸者
“六合春”,庚子春天可谓特殊,无“春”胜有春。无中生有,勃勃春机,生生不息。
疫尽春归春无限,分春浇雨百花妍。
春声灶火春犁动,半挑春云半挑烟。
正常写绝句是不可以重复字,偶尔艺术性地重复除外,像这首诗诗人有意识地星罗棋布放很多的“春”字,是打算写一首有特色的小诗吧,但是除非有超高水准,否则不易写好。诗的前面有一行小序,作者也许通晓天干地支,五行相生相克吧。六合同春也是一个成语,六合者,即天地四方,天下皆春的意思。
疫尽春归春无限。 疫尽春归,意思已经说到位了。无字出律。用“春无限”来形容春天的美,似乎有些太简单,使整个句子太过平淡,可能主要是思路上沿着惯性的思考方式造成的。
分春浇雨百花妍。分春是春分吗?我们平时怎样讲话就应该怎样作诗。“浇雨”,一般好像形容人被雨浇多一点,植物的话,不会这么说的,因为,浇,本身说得是没有雨的时候,人去做的一种事的。放很多的“春”字,看起来很省力,又新巧,实际上要写好太难了,所以笔者还是按照正常的诗词写作来为诗人的作品做一下修改。
庚子六春(修改稿)
作者 岸者
“六合春”,庚子春天可谓特殊,无“春”胜有春。无中生有,勃勃春机,生生不息。
疫尽春归桃李上,今朝得雨倍鲜妍。
田间生火春犁动,半挑山云半挑烟。
疫尽春归芳草绿,花朝月夕复清妍。
鸟啼细雨春犁动,半挑山云半挑烟。
中华巨舰担仁义
作者 小水果
久闭家门梦碎残,不知春暮意阑珊。
樱花落处天空净,痴鸟无由岭上叹。
一市三城松困境,八方四面复工欢。
中华巨舰担仁义,世事掀翻冷眼看。
久闭家门梦碎残,不知春暮意阑珊。这两句写得婉雅凄丽,幽怨于中,发之于外,遂为一腔风绪,辗转低徊。
樱花落处天空净,痴鸟无由岭上叹。天空净,断句为,天/空净,不是天空/净。下句对仗似乎不够严谨。由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改为,樱花落处天空净,云霭流时岭廓安。措语天然,落落无羁,其中之禅意明净,如花落无痕,云游无迹。真乃羚羊挂角,高空流云。另外,樱花落,也可代指瘟疫过后,业力销尽,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云霭离山,则意指封城解禁,往来自由。
一市三城松困境,八方四面复工欢。“一市三城”和“八方四面”对仗很好。松困境,表达准确。因为瘟疫并没有结束,只是暂时国内环境缓和而已。复工欢,当然很能表达当下人们的心态,只是对仗上面不是很工整,如果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的话,在格律和表意当中,笔者还是支持后者,毕竟唐诗里也有很多半对的情况,也就是前半句对仗,后半句不对仗,不能以律害意。林黛玉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中华巨舰担仁义,世事掀翻冷眼看。吾国中华,的确是一艘航母巨舰,她不但承担着仁义,还承担着礼智信,确切来说,五德中最主要的是信智礼。在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推行仁义的时候,庄子和老子都批判过他。为什么呢?仁代表的是木,义代表的是金。仁在身体中对应的是肝,在五指上是食指。义在身体中对应的是肺,在五指上是无名指。大家可以自己用手实验一下,是否可以用食指和无名指拿得起东西呢?国学家熊春锦先生谈到,真正重要的是信,代表的是土,礼代表的是火,智代表的是水。在任何一个星球上面,只要具备这三个元素,就可以确保生命能够存在。那就是土壤,阳光,水分。信在五指上面,对应的是拇指,礼对应的是中指,智对应的是小指,用这三个手指是可以拿得起东西,反正笔者是能够夹得起手机的。尤其是拇指信德的重要性,它是起到承载其他四个德能量的作用的。假如一个人没有信仰,不信天,不信道,不信佛,不信任何东西,他说仁义慈悲,值得相信吗?其他的四德也很难具备,因为无处承载。所以两千多年来,皇权只取用了仁义来教化百姓是远远不够的,教出来的,都是假仁假义!表面上满口仁义,背地里可能什么都做得出。所以孔子只是部分地继承了道学。但也不可否认,孔子的原儒学保存了大道的余辉,是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的一个辅根,同样是非常优秀的。这是我们要认清文化源流的地方。
世事掀翻冷眼看。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是和老子同一个时代的人,虽然处于东西半球的他们从来没有微信聊天过,但是对宇宙自然的看法却是那么心有灵犀一点通。毕达哥拉斯说:
“在现世生活里有三种人,正像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来的也有三种人一样。那些来做买卖的人都属于最低的一等,比他们高一等的是那些来竞赛的人。然而,最高的一种乃是那些只是来观看的人们。因此,一切中最伟大的净化便是无所为而为的科学,唯有献身于这种事业的人,亦即真正的哲学家,才真能使自己摆脱'生之巨轮’。” 他还说:“我们被束缚在一个轮子上,它在永无休止的生死循环里转动着;我们的真正生活是属于天上的,但我们却又被束缚在地上。唯有靠生命的净化与否定以及一种苦行的生活,我们才能逃避这个轮子,而最后达到与神合一的天人感通。”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此诗结尾超迈高凌,迥出世外,意出尘表,却又空留冷眼,和光同在,笔调既沉雄,且高蹈,妙乎。
作者简介
作者苍雪清竹, 原名杨敏,号紫霄山人。北方女子,身在江南。一弹流水一弹月,一袖飞云一袖风。文学和艺术是安放灵魂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