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汇塘和蒲汇塘路
沪语朗读:渺渺如胭
蒲汇塘和蒲汇塘路
作者:薛理勇
上海话改写:郭莉
推荐:丁迪蒙
徐家汇天主教堂南面有一条东西向马路——蒲汇塘路。顾名思义,搿条“蒲汇塘路”应该是以一条叫做“蒲汇塘”个河浜得名个。地图浪还真个可以寻到搿条蒲汇塘,西起松江淀浦河,向东经过小涞港、北横泾、新泾、七宝镇、虹桥镇,勒勒徐汇区宜山路附近改向东南流过去,最后流到龙华港。河浜里可以通行15到20吨个船只,勒勒上海市中心,算得上是一条蛮大个河浜了。
蒲汇塘个走向从过去到现在倒是也呒没啥个大变化。1836年,也就是清朝道光十六年,现在个宜山路附近造了一座水闸,名字叫“小闸”,伊影响了蒲汇塘个畅通,乃末大家又勒勒小闸西北,开挖了一条新个蒲汇塘下游水道,拿蒲汇塘水引向东南流,勒勒徐家汇附近并到肇嘉浜,从此“蒲、肇合流”。
因为蒲汇塘建造了水闸,船只经过此地,必须等开闸放船,乃末也就形成了一个小小个市镇,就叫做“小闸”或者“小闸镇”。一直到现在,一眼老人仍旧拿宜山路中山西路一带称之为“小闸”。小闸一带种植个南瓜、青萝卜侪是上海个优良品种。小闸出产个南瓜叫做“小闸南瓜”,皮色金黄,样子有眼像黄鼠狼,所以后来也叫做“黄狼南瓜”。如今搿搭还有一条“小闸镇街”,西起钦州路,东到中山西路,就是小闸镇留下来个痕迹。1957年,蒲汇塘一部分填脱,开筑了一条宜山路。还有一个记载,1854年2月18号,小刀会首领刘丽川勒勒小闸迭个地方,拨清军包围了,最后英勇牺牲。所以前几年有人提议,勒勒小闸建立一只刘丽川纪念碑,但是迭个倡议呒没啥人响应,所以也就呒没实现。
蒲汇塘是以河滩浪长满了蒲草而得名个。蒲草是一种常见个多年生草禾本植物,地下有横过来生长个茎,以前上海农民叫伊“野茭白”,可以吃,古人也用迭个来充饥,当伊粮食个。现在大概只有山东济南个餐厅里还有用“香蒲”烧出来个小菜,迭个是属于好物事个,所以价格不菲。
到了大热天,蒲叶当中抽出长长个苔,样子像古代武士手里拿个棒槌,顶端开出小花,勒勒花还呒没绽放辰光,掰开花蕊,花蕊里有金黄色细细叫个粉末,迭个可以当做食用颜料。以前,上海糕团店供应一种“松花团”,又叫“金团”,糕团表面有一层金黄色个粉,迭个据讲就是蒲草花蕊个花粉。
城里人难得有机会领略荒郊野外自然风光,更勿识几种野花野草。所以多数上海人是勿识蒲草个。但是,用蒲草做出来个日常生活用品还真勿少。从前交关地方农民着个草鞋,大多数侪是先用稻草搓成草绳,再编出鞋子,而上海地区有交关侪是用蒲草加上芦花,编出蒲鞋搭仔蒲靴,迭个鞋子保暖性邪气好,冬天着一双真是暖热适意得来。
老底子上海农民相信,七月初三是棉花生日。要是七月初三天气好,葛末今年棉花丰收;要是七月初三落雨,葛末今年棉花一定会减产。上海人用蒲草编织个“蒲包”来存放棉花,七月初三是晴天,蒲包就会销售一空,要是七月初三是阴雨天,大量蒲包就会积压卖勿动。搿种蒲包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看得到。
还有一种小一眼个蒲包,一般侪是用来装水产品个。从前到苏州、昆山地区旅游,秋高气爽,旅游者一定会买一眼大闸蟹带回来,大闸蟹就是用蒲包来装个。蒲包透气性好,拿蒲包淋湿脱,就可以让大闸蟹勒里向存活好几天。不过现在,蒲包已经被纸盒子代替了。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回顾:
“上海言话讲起来”旨在传播沪语,若有不当之处,敬请留言指正。
感谢您的支持转发,欢迎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