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涛:康熙统一台湾是秉持民族大义之举

作者:邓涛

来源:《历史评论》2021年第3

清军进入台湾后,所有粮饷皆取自福建等地,不用台湾百姓供应,只有日常食用的蔬菜在台湾本地采购,且不许官兵“侵取民间”、“占住民居”,不准士兵毁坏台湾老百姓的作物和财物,以确保军民相安、赢得民心。

明末,西方殖民势力已触及东亚,并试图以台湾为基地,扩张其在东亚的贸易和殖民利益。清顺治末年,郑成功挥师东进,赶走荷兰殖民者,为此后清朝统一台湾奠定了基础。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帝去世,年幼的康熙帝继位,实现大一统的历史重任便落在康熙君臣肩上。

力排众议

康熙六年(1667),14岁的康熙帝开始名义亲政,两年后正式亲政。康熙朝前期,康熙帝对中国疆域的历史贡献主要集中在南方,不仅平定了三藩,还力排众议,出兵统一了台湾。在西方殖民势力深入东方的大背景下,这些举措对维护国家统一、巩固疆土具有战略性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康熙帝的视野和谋略发挥了关键作用。
康熙帝即位不久就开始筹划统一台湾,但君臣在是否统一、何时统一及如何统一等问题上,看法并不一致,甚至还有官员反对统一台湾,大体来说可分为两类。
一是认为统一台湾并非必选项。一些官员以台湾“孤悬海外、无关紧要”为由,反对冒险作战。但康熙帝不以为然,他同意施琅《陈台湾弃留利害疏》所言,肯定台湾不仅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耕,“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更重要的是,台湾为“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能否统一台湾,关系整个东南地区的安危,因此,“断断乎其不可弃”。
二是反对武力统一台湾,主张通过招抚和绥靖的方式,让台湾名义臣服即可。然而,郑氏政权不时侵扰闽浙等沿海地区,“三藩之乱”期间,郑氏政权企图以福建为跳板攻击清廷,后被清军击败,“乘风遁走台湾”。它和三藩一样,成了抢夺地盘、谋一己之利的分裂割据势力。此时的郑氏政权渐失军心民心,如康熙九年,郑氏将领林伯馨等率领将士近两千人“自台湾赴浙投诚”;康熙二十年,郑经去世,郑氏政权内部陷入争斗。康熙帝认为时机已到,应乘大胜三藩之余威,一举统一台湾。
康熙帝在朝廷内多人反对出兵台湾的情形下,不为郑氏政权所惑,以台湾地区“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为由,拒绝其“请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进贡”的请求,在施琅、李光地等人支持下,从大一统和长治久安的角度考量,于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出兵台湾;七月,清朝取得澎湖之战的关键胜利;八月,清军进入台湾岛,统一台湾。清朝统一台湾之役仅耗时两个月,其难度远低于此前反对者的预期,其速度也快于主战者的计划。
此后,在清朝的治理下,台湾地区生产继续发展、民生持续改善。雍正朝时,福建“皆仰给台湾之米”,台湾不仅无须其他地区供应粮食,反将大米卖到福建等地。同时,清朝统一台湾,也促进了民生改善,“至是台湾荡平,民再康矣”。

以战逼统

康熙帝恩威并施,剿抚并用,善用人才,积极争取台湾民心,并以战逼统,使清朝以较低代价实现了对台湾的快速统一。
其一,优先招抚,但不放弃武力。康熙七年,清政府招抚郑氏政权,但“未见实意归诚”。对清朝而言,“穷兵黩武固非福世之图,而纵乱养奸亦非安邦之策”,对此,康熙帝提出若招抚无效,则当以武力相临,遂命福建地方积极备战,施琅“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康熙二十二年,面对迟迟不肯受抚的郑氏政权,清军准备正式攻台。彼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个东风,便是“南风之信,风轻浪平,将士无晕眩之患,且居上风上流”,一旦风信适宜,清军便可出动。
图为康熙时期宫廷画家所绘《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 资料图片
其二,以澎湖为突破口,以战逼统。清军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即不直接进攻台湾本岛,而是“先取澎湖以扼其吭”,通过攻占澎湖,取得战略和地形上的主动权,以战逼统。郑氏政权亦深知清军必先取澎湖,于是派大将刘国轩率军“坚守澎湖”。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中下旬,清军和郑军在澎湖鏖战,最终刘国轩被击败,其“见势不支,乘小舟由吼门遁”。清军占领澎湖,不仅“已扼险要”,也沉重打击了郑军士气,使得“台湾人心大震”。在清朝的军威和招谕下,郑氏政权“赍降表文稿”,向清朝投降,为清军和平进入台湾奠定基础。
其三,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康熙帝认为,施琅不仅支持自己的立场,也是领兵的最佳人选,“惟国家有戡乱宁民之略,必有协谋宣力之臣”,故在决定出兵台湾后,对熟悉海战的施琅委以重任,命其担任福建水师提督,由施琅一人负责前方指挥,避免了人多权杂带来的指挥不一、将领不和的问题。此外,福建总督姚启圣亦是统一台湾的功臣,施琅主要负责练兵和领兵打仗,姚启圣则在福建积极做好后勤筹备工作,“调兵制器,奖励士卒……无所不备”。统一台湾后,康熙帝对施琅予以嘉赏,“加授靖海将军,封为靖海侯,世袭罔替”。
其四,王者之师,争取台湾军民之心。康熙帝深知“攻心为上”的策略,在筹备武力统一台湾的同时,积极争取台湾民心,减少统一障碍,降低战争伤亡。在清朝出兵前,已有不少台湾兵民听闻“提督不嗜杀人”而逃回福建。统一澎湖后不久,清政府便蠲免当地百姓“三年徭税、差役”,以恢复经济。清军驻扎澎湖期间,纪律严明,军民相安,“王者之师”形象深入人心;清军还善待郑军俘虏,“恤其被伤兵卒,予以医药,载其生还,此其恩威已遍洽于台湾”。这让台湾本岛兵民意识到清军是仁义之师,消解了抵抗欲望。康熙二十二年八月,施琅率军进入台湾,当地“耕市不变,民扶老携幼以迎焉”。

善后治理

清朝统一台湾换来了东南地区的安全稳定,而诸多善后措施,既有助于台湾的稳定发展,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到来。
首先,妥善安置顺应形势的归降势力。尽管郑氏政权曾武力抵抗清军,但澎湖之战后,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等顺应历史大势,没有负隅顽抗,清军得以兵不血刃地进入台湾。相应地,清朝对他们采取宽容政策,部分人还受到重用。清朝授郑克塽公爵,授刘国轩、冯锡范伯爵,力主降清的刘国轩后任天津总兵,成为一方大员;对郑氏政权的普通士兵,“愿入伍归农,各听其便”。此外,还安置了逃至台湾的明朝宗室人员,如“明裔朱桓等,俱于附近各省安插垦荒”。
其次,重视战后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意在安民和休养生息。康熙二十二年八月,清军进入台湾后,所有粮饷皆取自福建等地,不用台湾百姓供应,只有日常食用的蔬菜在台湾本地采购,且不许官兵“侵取民间”、“占住民居”,不准士兵毁坏台湾老百姓的作物和财物,以确保军民相安、赢得民心。同时,清朝还规定“出入港澳,均听民便”,保障了台湾百姓的日常生活秩序。此外,清朝为免“致扰民生”,禁止台湾百姓犒劳清军。清政府还暂时免除了台湾的正赋和杂饷,“三年后开征”。以上举措,为台湾地区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到乾隆末年,台湾“土田膏腴,家多殷实”,已成富庶之区;到光绪朝日本侵占台湾之前,台湾“银米尚不缺,且多富户”。
第三,因时制宜地调整管理体制。在康熙初期国力有限的情形下,清政府一度允许台湾郑氏政权名义臣服、高度自治,但台湾郑氏政权拒绝统一,“错失”了清朝让步和赠予的福利。到清朝平定三藩、国力日增之时,郑氏政权企图再请求名义称臣。但此一时彼一时,清政府拒绝了此请。统一后,清政府在台湾“设府一,曰台湾;县三,附郭曰台湾,外曰凤山、诸罗”,并派兵驻防台湾本岛和澎湖。时至晚清,随着日本对台湾觊觎之心加重,清朝统治者更意识到台湾对整个疆域安全的重要性,遂于光绪十一年(1885)改台湾府为行省,以巩固东南边疆。
综观清朝统一台湾的历程,在是否要统一、如何统一、统一后如何治理等方面,康熙帝始终秉持民族大义。在“三藩之乱”结束,“克奏肤功,复见升平”,财政状况好转的前提下,康熙帝驳斥放任台湾“自立”、放弃在台湾设治等浅见,坚持统一,力排众议,使得君臣一心,无论是中央机枢大员,还是福建地方官兵,都能团结一致、通力协作,最终一举得胜。

点评: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即便是在多政权分庭抗礼的辽宋夏金时期,统一的趋势仍在不断增强之中。元代以来,多民族安居于中华大地上,相互交流、彼此促进、共同发展,拓展了远迈汉唐的疆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新辉煌,大一统的观念也得到了空前强化。此后,任何分裂国家、妨碍统一的妄想痴心,都遭到了历史的唾弃。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