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民教授辨治寒热错杂型痤疮的经验

目的:研究寻常性痤疮寒热错杂证的中医辨证方法,确立寒热错杂型痤疮的证候特点,总结刘爱民教授辨治寒热错杂型痤疮的经验,对其临证思辨及理法方药的特点进行归纳和研究,进一步验证其临床辨证与处方用药的统一性。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咨询相关专家,设计临床调查表,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刘爱民教授辨治寒热错杂型痤疮的临床医案,将所收集的资料建立数据库。然后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寒热错杂型痤疮的中医证候及发病特点,并统计出刘爱民教授辨治寒热错杂型痤疮的临床处方用药频次和比例,提炼出其治疗寒热错杂型痤疮的基础方组成药味。

结果:(1)寻常性痤疮寒热错杂证临床具体分为两型:

上热下寒证及肝热脾寒证。

(2)共收病例70例,其中上热下寒证50例,男性6例(12%),女性44例(88%),男女性别之比为1:7.33,年龄最小为11岁,最大为47岁,平均年龄为26.76±6.90岁。肝热脾寒证20例,男性7例(35%),女性13例(65%),男女性别之比为1:1.86,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35岁,平均年龄为24.65±4.21岁。其中10-24岁之间共29例,占41.43%;25-39岁之间共40例,占57.14%;40岁以上共1例,占1.43%。

(3)痤疮上热下寒证的中医证候为:大便溏、食冷腹痛腹泻、舌质淡、易感冒、脉弱、畏寒肢冷、面色少华、舌尖边红、苔腻、脉细、喜热饮食、大便黏腻、舌苔白。发病特点为:皮损淡红或红、发于额头、寒凉药物史、粉刺、丘疹、发于口周、发于鼻周、脓疱。

(4)痤疮肝热脾寒证的中医证候为:急躁易怒、畏寒肢冷、食冷腹痛腹泻、脉弦、心烦、口干、大便干或大便黏腻、舌质淡、舌尖边红、脉细、面色萎黄、痛经、舌苔白、苔腻。发病特点为:皮损经前加重、发于下颌角、压力加重、面部皮肤油、皮损色红、粉刺、丘疹、结节、脓疱、发于两颊、寒凉药物史。

(5)病例记录70份,处方共112张,其中上热下寒证78张,肝热脾寒证34张。治疗

上热下寒证痤疮的基础方:

半夏、黄芩、干姜、连翘、蒲公英、黄连、陈皮、甘草、荆芥。

治疗痤疮肝热脾寒证的基础方:

柴胡、桂枝、干姜、连翘、陈皮、黄芩、蒲公英、甘草、炒白术、生栀子。

结论:

(1)寻常性痤疮寒热错杂证临床具体分为两型:上热下寒证及肝热脾寒证。(2)痤疮上热下寒证中医证候的特异症状为大便溏、食冷腹痛腹泻、舌质淡、易感冒、脉弱,主要症状为畏寒肢冷、面色少华、舌尖边红、苔腻、脉细,次要症状为喜热饮食、大便黏腻、舌苔白。发病特点的特异症状为皮损淡红或红、发于额头、寒凉药物史,主要症状为皮损以粉刺、丘疹为主、好发于口周、鼻周,次要症状为可见脓疱。

(3)痤疮肝热脾寒证中医证候的特异症状为平素性情烦躁易怒、畏寒肢冷、食冷腹痛腹泻、脉弦,主要症状为心烦、口干、大便干或黏腻不爽、舌质淡或舌尖边红、脉细,次要症状为面色萎黄、痛经、舌苔白或腻。发病特点的特异症状为皮损经前加重、好发于发于下颌角、压力下加重,主要症状为面部皮肤油、皮损色红、粉刺、丘疹、结节、脓疱,次要症状为发于两颊、寒凉药物史。

(4)治疗上热下寒证痤疮的基础方为半夏泻心汤加减,主要用药为

半夏、黄芩、干姜、连翘、蒲公英、黄连、陈皮、甘草、荆芥。

治疗肝热脾寒证痤疮的基础方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主要用药为柴胡、桂枝、干姜、连翘、陈皮、黄芩、蒲公英、甘草、炒白术、生栀子。...

(0)

相关推荐

  • 又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张仲景有五张方子帮助调理

    生活中总有这么一类人,常年上火不断,但是同时又经常出现虚.寒.弱的症状,有起集中在身体的中下部.而且这类人越是喜欢用性寒凉的清热下火之物来灭火,虚寒的表现反而会加重,即便是突然间的心烦气躁,贪吃了那么 ...

  • 怕寒凉但又感觉体内有火烧,寒热错杂很难治...

    怕寒凉但又感觉体内有火烧,寒热错杂很难治! 2种证型很常见 1.胃热脾寒   胃热的表现:胃脘部常有灼热感,时常感觉到心烦.恶心: 脾寒的表现:腹部怕寒凉,大便不成形,状为溏泄: 观舌:质淡或红: 号 ...

  • 乌梅汤治愈口干一例分享

    患者,女,手脚黄重,身上淡黄,眼睛不黄,晨起口苦,口渴多饮,唇干,痰粘稠,咽喉不适,上月咽喉息肉手术,眼干,怕冷,夜尿二次,尿黄,大便成型,时溏.(见治疗前图片)乌梅30.花椒10.细辛6.黄连6.黄 ...

  • 冬天,辨治寒热错杂型脾胃病注意什么

    中医书友会第826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侯理伟 编辑/瓦力 ⊙ 校对/阿珓 I导读:我国很多地区,冬季室内温度过高.饮食偏于温补,不仅导致不同疾病多发,也会影响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今天, ...

  •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白塞病的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

    结果:通过对周仲瑛教授病案资料的分析,得出周仲瑛教授诊治白塞病的思路为重视辨识病机.该病的脏腑病位在于肝肾,病性属本虚标实,病理因素为湿.热.火.毒.痰.瘀.虚;常见病机为肝肾亏虚.营血伏热.湿热瘀阻 ...

  •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的经验与临床应用

    研究结果:(1)共收集类风湿关节炎寒痹病案50例,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22-69岁,平均48.07±10.35岁.共有114次诊次,在所有诊次中频率较高的症状依次为肢节疼痛.怕冷. ...

  • 肖相如教授辨治变应性鼻炎经验整理

    前言:本论文旨在探讨古.今中医关于鼻鼽病名.病因的追溯和诊治经验的记载,以及现代西医关于变应性鼻炎的理化检查和诊治方法,介绍肖相如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诊治特点.通过(1)追溯古代中医论治变应性鼻炎的概 ...

  • 吴生元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探析

    吴生元教授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云南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学术继承人.文章介绍吴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机为肺肾阳虚,临证活用温阳散寒.止咳化痰.纳气平喘的 麻辛附子二陈汤治 ...

  • 贾六金教授辨治小儿热性惊厥经验

    全国名中医贾六金教授根据小儿热性惊厥的变化进程,紧抓热.痰.惊.风的病机,提出清热镇惊.凉肝息风.清心涤痰.缓肝理脾4种治法和未病先防.防治并重的原则,灵活运用 银柴退热汤.羚角钩藤汤.清心涤痰汤.参 ...

  • 梁文珍教授辨治经间期出血的经验总结

    目的:本课题通过计算机数据挖掘系统,回顾性分析梁文珍教授治疗经间期出血时的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进一步总结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同时可以做好继承和发扬,为该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研究收 ...

  • 【名医名方】马骏教授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马骏,博士生导师,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首届国医名师.他幼年习医,熟读经典,拜名师,勤临证,从医六十余载,尤擅长脾胃病的治疗,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丰富经验 ...

  • 刘爱民教授皮肤病辨治典型案例分享(23) ——面部皮炎1例

    原创 HNZY 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 2020-08-04 整理:陈新一 指导:刘爱民 一般情况: 患者女,59岁,2020-3-1初诊. 主诉: 面部反复出红斑伴瘙痒二年. 现病史: 近两年期间面部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