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深刻道理掩藏在普通景物中,朱熹这样用诗来描述,不愧为大思想家

朱熹作为理学大家,一生致力于理学研究和宣传,建书院、开学堂、写著作。仅有两次在基层任职的经历,这两次任职经历,也是他理学实践的试验田。

第一次到基层任职是公元1153年,二十三岁的朱熹到同安县任主簿。到任后,以其“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管理县事,排解同安、晋江两县械斗,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主张减免经总制钱。四年后,任期结束。

第二次到基层任职时,已经距离第一次任职过去了三十多年,公元1189年,年近六十的朱熹到漳州任职。此时的朱熹理学思想更加成熟,到任后,开展了以“正经界、免横赋、敦风俗、播儒教和劾奸吏”为核心内容的施政变革,但未能推行下去,主要是“正经界”以田亩为纳税单位,极大地损伤了大地主阶层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第二年,又赶上朱熹长子朱塾去世,不得已,辞官到建阳。结束了短暂的理学实践。

公元1196年,六十六岁的朱熹迎来了他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宰相韩侂(tuō)胄禁绝朱熹理学,监察御史沈继祖捏造了朱熹十大罪状进行弹劾。将理学视为“伪学”,朱熹为“伪学魁首”。朱熹为躲避灾祸,跑到了江西抚州黎川县的武夷堂讲学。在这里,写了《观书有感二首》。

《观书有感二首》借助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情景,来阐述深刻的哲学道理,深入浅出,引人深思。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池塘像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映照在水里的天光和云彩和水波一起荡漾。那为什么池塘里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

第一首诗借助的是池塘里的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来揭示人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和思想,才能够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晚江水大涨,那艘庞大的舰船就像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多大的力量都推不动它,今天在水中却能自由移动。

第二首诗是借助巨大的舰船靠人力无法推动,但却能被水流轻松推动的现象,来揭示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