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


1.


2.


3.


4.


5.


6.


7.


8.


9.

       刘公岛,位于中国东部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湾口,岛面积3.15平方公里,岛岸线长14.95公里。为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国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明、清至解放前诸多海上战事发生于此,特别是甲午战争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迹。 [1] 
岛上峰峦起伏,其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森林覆盖率达87%,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岛内人文景观丰富独特,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下至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1985年由封闭的军事禁区对外开放以后,已经成为知名的风景名胜区。
光绪十四年(1888)北洋舰队正式编成,设北洋海军提督署于刘公岛丁汝昌任提督,拥有大小近50艘舰艇。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外黄海海面进行主力决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1895年1月20日,日军分水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在刘公岛外海面与日军激战数日,力战不敌,全军覆没,丁汝昌殉国。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洋海军提督署亦称水师提督衙门,在刘公岛中部偏西,依山临海,坐北朝南。建筑为清式单层举架,砖木结构。沿中轴线建厅堂三进,两侧为配房和厢房,共68间,房前有廊相通。周筑围墙,占地约1.39万平方米,大门额题“海军公所”,为李鸿章手书。门前构筑左右角楼和东西辕门,为大典会操场所。西南建二层楼式望台。正厅自南向北分别为礼仪厅、提督厅和祭祀厅,配房厢房分别为总兵、副将、洋员教习办公室及提调室、文武值班室等。二进院内建有地下储水池,容积约300立方米。设两个明井口,上覆铁盖。
甲午战争纪念地尚有丁公祠、水师学堂、铁码头、岛上炮台和日岛炮台等遗址、遗迹。


10.


11.


12.


1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