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走上绝路的孩子,其实背后都有父母爱的放弃

  1.

  上个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诺江镇维尔康酒店一名年仅13岁的女孩在与母亲发生争吵之后,趁其不备,从房间内的窗户纵身一跳,当场身亡。

  这则新闻戳痛了很多人的心,尤其是父母们的心。

  是啊,养育一个孩子多么不容易,怎能因为一场吵架,说走就走呢?

  人们在心疼的时候,也许更多的是批评女孩的任性和不懂事。

  她母亲随后的现身讲述,尤其让人唏嘘不已。

  从整个过程看,仿佛都是女孩的不是,她从初中就开始叛逆,成为一个十足的问题少女,逃学、打架斗殴、离家出走、乱交男友、乱花钱,然后跟母亲几句不合,跳楼自杀。

  斯人已逝,我们在责怪、心痛的同时,也许应该反思一下父母的所作所为。尽管每一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路上,却会因为生活的无奈,能力的极限,甚至责任的缺失,或多或少对孩子有过“爱的放弃”。

  每一个走上绝路的孩子,其实背后都有父母的放弃行为,尽管这种放弃不是来自于主管意愿。

  2.

  自古流传这么一句话:“子不教父之过。”自杀女孩成为问题少女,不可否认其父母也有一份责任。

  生活艰辛,为人父母者,既要负起对孩子的养育责任,也要担负起全家的生活重担。当所处的环境不随心时,不少父母选择外出打工,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今年六月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他们失去了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失管、失教和失衡,从而引发诸多问题。

  自杀女孩就是众多留守儿童中的一份子。她从生下8个月回到通江县城至13岁,一直少有父母陪伴,与父母聚少离多,这其实是父母对她的一种“无奈”的爱的放弃。也许是生活所迫,也许是不够重视。

  毕竟,有一些办法,或者可以留一人陪伴,或者可以将孩子带在身边,或者尽量创造条件与孩子多些见面,或者经常电话或视频联系。总之,不要让聚少离多成为现实。父母爱的缺失,常常会让孩子的心智成长不正常。

  3.

  当父母的爱只满足于给孩子提供衣食住行,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了无所知时,这其实也是一种爱的放弃,一种因能力不足的对于孩子的爱的放弃。

  自杀女孩的变化是有迹可循的,她在小学5年级之前,成绩还比较优秀,人也阳光,但之后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尤其是在她的表姐转到外地读书,曾经一起的小伙伴分开之后,她的性格发生变化,连同她的亲属都感觉出来,但她的父母却未能引起关注,未能及时陪伴。

  进入初中后,她的不良行为接二连三出现,如不按时到校上课,到网吧上网,甚至打架,此时她的母亲,虽然在老师等的告知下,回到家乡照顾她,却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表现,除了被动地到处寻找女儿外,再也没有办法。最后在女儿打人被起诉之后,只是简单将其送回农村,让其独自“反省”,而几天后,女儿被神秘男子接走。当联系不上时,父母也只能别无办法地“撒手不管”。

  13岁的年龄,正是步入青春期的年龄,这个年龄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更容易出现身心危机。一个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往往会滋生很强的孤独感和压抑感,更易受外界诱惑而渐渐偏离人生的正常轨道。这个阶段,父母的关注和引导尤为重要。

  4.

  而一旦对孩子关心不到位,或关爱不着法,也会让孩子累积怨恨。自杀女孩与父亲最后的对话,确实让人心痛。

  她在父亲联系到自己时,这样回复父亲:“我带(在)外面死活你们管过没有?”“吃不吃的饱你们管过没有?”。这些的问话,分明透露出她对于父母的积怨,也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她的父母确实对她疏于关爱。

  而父亲的回复“你是自找的,你听过我们的话了吗?”如此的应答,更让人心痛。

  子女的不听话和不争气确实令父母抓心,生气和说气话也在所难免,但面对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尽责的父母应该学着变换办法去走近孩子,去跟孩子交心,而不是生气地以放养的方式任其自生自灭。

  她跳楼前具体与母亲争吵什么,目前不得而知,但她在此之前一次又一次的“要钱”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他们只是简单的“给予”和“拒绝”,至于孩子到底在外碰到什么难事,或是随意乱挥霍惯了,他们一概不知,或者知之甚少。

  如此,或多或少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对于孩子的爱的放弃。

  5.

  一路走来,不管女孩的父母是因为迫于生活的无奈“放弃”,还是因为能力问题“放弃”,抑或是不大负责任地“放弃”,各种各样的爱的“放弃”,其实正一步步让孩子走上邪路,走向绝路。

  这样的例子看似个案,但对于孩子的爱的“放弃”现象,却存在于生活的很多角落,存在于一些家庭里面。

  现代社会,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真的很难。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愿天下的父母都能迎难而上,主动学习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面对这个悲剧,在怜悯、悲伤、责怪的同时,身为父母,也无妨对照对照自己,反省反省自己,努力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到位的,也是恰到好处的关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