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画派背后的“那些人”
我们经常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个无私奉献的女人。
吴门画派作为明朝之后第一大画派,风格思想风靡全国。
除了吴门画家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之外,背后的吴中文人团体的参与更是在画派主要思想的形成、吴门四家前期的绘画思想启蒙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徵明 秋江饯别图 立轴
【吴门四家】| 为什么大家一边贬低他,一边又忍不住折服他
【吴门四家】| 来看看,这是不是你认识的唐伯虎
【吴门四家】| 有一种全才叫文征明
【吴门四家】| 快来看!这有个老实人--沈周
比如在明中期由于中央对文学思想的高压管控,文学发展类型受到限制,台阁体盛行一时。
仇英 《水仙腊梅》
而吴中文人对此种形式不屑一顾,既然不满肯定要搞事情了。
明中期吴中地区兴起了古文辞运动,以吴宽、沈周、王鏊等为代表的吴中文人团体大力提倡古文辞的学习,主推唐宋诗词,魏晋书法,学古仿古的氛围十分浓厚,他们主张要对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真情实感进行学习,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沈周 仿大痴笔意
这虽然是一场文学运动,其思想和主张对吴门书画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推古追古的大思潮中,吴门书画的创作深度结合了传统技法,从董、巨的线条流转,到元四家的点染皴擦,都能在吴门画作中寻得蛛丝马迹。
并且吴门四家更是将提高文化素养,修养自身君子品格作为一生之重点,有了这项基础,下笔之间才能合乎造化,由表及里。
正如郭若虚所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矣。”
明 唐寅 文伯仁画杨季静小像图赞 台北故宫博物院
祝允明 行书 《杨季静像赞》
除去对传统的推崇之外,吴门画派中所推崇的“淡泊”“闲适”的道儒结合哲学思想和倾向的产生,也同样得到了吴中文人的重要推动。
苏州的儒学思想在明朝时间早就根深蒂固,在这种情况下拥有雄厚文化基础的文人大多抱着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情壮志。
奈何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唐寅 古木幽篁图
他们很快发现了科举制度和明官场的前途不合预期,苦闷烦心之后还是“归隐”,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游心于淡”“顺物自然”“虚静恬淡”的美学倾向成为吴中各种艺术形式的主基调。
其中吴宽为主要代表,吴宽虽然身居高位,吴中交友多,靠一手好文章立于文坛,是“淡”文化的忠实拥护者,主张各种艺术形式都要完全出自性灵的自由表现,对苏轼极为推崇,当然也包括他的“寄至味于淡泊”。
明 沈周 京口送别图卷 纸本设色 30x125.5cm 上海博物馆藏(赠吴宽)
秉持着这种美学思想吴宽在和沈周、文征明的交往中反复强调,形成“丹青隐墨墨隐水,其妙贵淡不贵浓”的核心思想。
其与沈周为至交好友,也曾指点文征明的文人意味和艺术思想,可以想见吴宽对吴门画派背后审美主基调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以这种形式影响吴门画派的同样还有祝允明、王鏊、李应祯等同属于一个交际圈内的文化大咖。
吴宽《致启南契兄尺牍》纸本行书 24.4×32.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都知道一个画派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内在绘画精神和美学思想的诞生,对人的精神和品格的塑造。
吴中自古人杰地灵,结社传统悠久绵长,其中众多文人虽不属于吴门画派的范畴,但在主要思想主张和哲学价值、文人世界观等形成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吴门画派形成了深刻影响,这更是我们不可忽略的。
同样的,吴中文人各种形式的生命绽放,让我们看到了姑苏文化的极强兼容性和和谐性,这也是吴门画派的重要内涵。
李应祯 书法
研究吴门画派从不应该局限于绘画技法,笔墨创新。
更难得的是文人笔墨背后对自然世俗世界的关注,对自我身份的认定,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不但但是指绘画上的,更是对吴中文人的精神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