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说起《聊斋志异》,我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总是那些狐仙鬼怪。但是在这部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的奇书背后,是作者坎坷一生的故事。

公元1687年,也就是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在山东乡试的号舍内,一位来自山东淄博的48岁考生正在奋笔疾书。面对考题,他文思涌动,没过一会儿就开始翻面作答。然而,当他在答完题将科考试题纸摊开之后,顿时吓得魂魄出窍,面色极其难看,并瘫倒在地。

因为这位考生摊开考试纸才发现,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竟然空出两页为作答,也就是第一页写完之后,直接翻到了第四页上作答。这种情况在科举考试中称之为“越幅”,凡是“越幅”者一律罢免其录取资格。

在科举考试中,对于书写格式有着严格的规定,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用纸,每页规定为十二列,每列之间由红线隔开,每列规定只写二十五个字。必须严格按规定作答,凡是书写超出红线、空页等“越幅”情况,均具有舞弊之嫌,一律不给予录取资格。

像这种因为“越幅”而失去录取资格,原本是乡试中很少出现的情况,然而却发生在了这位已经48岁的考生身上,确实让人难以理解,按时间推算,这已经是其第十次参加乡试了。屡试不中的现实再一次打击了这位落魄考生,然而并没有打消其彻底放弃科举考试的决心,他的科举之路一直延续到七十多岁。

这位48岁考生,虽然第十次乡试失败了,虽然他一生都未能考取举人,科举上籍籍无名的他,如今其大名却为国人所熟知。此人正是文学史上鼎鼎有名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诡异的读书生活

对于蒲松龄的科举之路,真可以用“诡异”二字来形容。按道理说蒲松龄还有才华的,但自十九岁考中秀才之后,就一直考不取举人,考了十五六次,直至七十多岁也没有考取举人,实为历史罕见。

公元1640年,蒲松龄出生于山东淄川县的一户没落的商人家庭,父亲蒲盘也是读书之人,在科举上未取得任何功名,之后为养家糊口才走上了经商这条道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蒲盘便放弃经商,回到故乡买田置业。

蒲松龄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及家庭情况下出生的,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开始逐步确立起对全国的统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开始稳定下来,并开始不断向前发展。在父亲的教导之下,年仅五六岁的蒲松龄开始跟随父亲研读儒家经典书籍,父亲也寄希望于儿子身上,希望其完成自己所未能完成的科举及第的梦想。

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之下,年少的蒲松龄聪明好学,遍读儒家经典;且思维敏捷,文笔也是非常了得,颇受当地文人称赞。公元1658年(顺治十五年),19岁的蒲松龄参加了最低级别的科举考试――童生试(由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组成)。

在当地知县主持的县试考试中,年少有才的蒲松龄第一次拿了个第一;在接下来知府主持的府试中,蒲松龄又一次拿了个第一;随随便便一出手,就连拿了两个第一,由此可见蒲松龄还是有水平的,其对于儒家经典还是有一番研究的。

幸运并没有因为蒲松龄连拿了县试、府试两个第一而停止,在接下来由山东学政施闰章主持的院试中,年仅四十岁的主考官施闰章出了一个名为“齐人有一妻一妾”的考题。

“齐人有一妻一妾” 是孟子所作的一篇经典散文,讲述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寓言故事,强烈讽刺了那些毫无礼义廉耻之人。对于这样的一个考题,一般考生都是写一篇论述性散文。然而,蒲松龄却创新性的写了一篇故事,“齐人有一妻一妾” 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蒲松龄又另起炉灶讲了一个故事,真可谓创新性十足。

看完蒲松龄所写的故事,年轻的主考官施闰章对此大加赞赏,称赞蒲松龄“观书如月,运笔成风”,并且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因此将其列为这次院试的第一名。就这样,十九岁的蒲松龄连拿了三个第一,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个曾经赏识过自己的主考官施闰章,蒲松龄也是敬佩仰慕感激之极。在其著作《聊斋志异》卷十《胭脂》一文中,作者蒲松龄就直接称“闻学使施公愚山贤能称最,又有怜才恤士之德”,这里所称的施公愚山就是指施闰章(施闰章,号愚山)。

在《胭脂》文末,作者蒲松龄更是直接称“愚山先生吾师矣”,因为主考官施闰章录取了他,所以称之为其门生。并在文中对施闰章大加赞扬,一会是最为贤能,一会是爱才怜才,一会又是断案如神。总言之,在作品中,蒲松龄是把施闰章夸上了天,能用的夸赞恭维之言差不多都用尽了。

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之后,蒲松龄才算是拿到了秀才这一身份,因为拿了三个第一,院试又拔得头筹,所以蒲松龄的这个秀才又可称之为“禀生”,每个月都可以到县衙里领取伙食费。也正是因为在童生试中拿了三个第一,蒲松龄在当地小有名气,街坊邻居都称赞不已,认为其中举、中进士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公元1660年(顺治十五年),蒲松龄第一次到省城参加乡试,结果是铩羽而归。第一次参加乡试的失败经历对蒲松龄的打击很大,毕竟年轻气盛,又拿过三个第一,自认为应该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人,却在这次乡试失败而归,怎么不让人扫兴呢?

蒲松龄的乡试失败之路并没有因为第一次失败而停止,在接下来长达五十年的科举之路上,蒲松龄一共参加了十几次乡试,每一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说白了,无论蒲松龄怎么考,就是中不了举。

不到二十岁,就拿了三个第一,可称的上是“顶尖级秀才”。自此之后,无论怎么考,就是中不了举。有才华、有学识,一辈子就是中不了举,像蒲松龄这种情况,就是放在整个中国历史来说,也是极其罕见的了。而这样诡异的事情,还偏偏碰巧就被蒲松龄撞上了,而其又为《聊斋志异》作者,似乎还真是有之千丝万缕的巧合存在。

公元1711年(康熙五十年),已经72岁高龄的蒲松龄继续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因为年纪大,又考了多次都没能中举的缘故,朝廷念及其艰辛,就给了其一个“岁贡生”头衔,地位比秀才高一点。至此,蒲松龄结束了其诡异的科举人生。

漫长的教书生涯

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已经连续三次乡试失败的蒲松龄迫于生计,开始在淄川县东北的丰泉乡王村教馆教书,以此来补贴家用。这也是蒲松龄第一次教书,由此也揭开了其漫长教书生涯的序幕。

然而,这第一次的教书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公元1670年(康熙九年),蒲松龄同县的进士,时任江苏宝应知县的孙蕙开始聘用其做幕宾。同年八月,蒲松龄到达江苏宝应,正式成为孙蕙的门下幕僚之一。

公元1671年(康熙十年),孙蕙升任为为江苏高邮州知州,蒲松龄便跟随其前往高邮。同年秋天,因为常年客居他乡,蒲松龄思念故乡及其妻儿老小,所以决定辞去幕僚回乡生活。

这一次的幕僚生活也是蒲松龄生命中唯一一次离乡这么长时间,这次的经历极大的增加了蒲松龄对于官场的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开阔了其眼界。回到家乡淄川县后,蒲松龄继续准备乡试考试,以求实现金榜题名、飞黄腾达的人生理想。

在准备应举的同时,迫于一大家子人的生计,蒲松龄开始重操旧业,到同县的王雪因等缙绅家设账教书,以此来养家糊口。之后的七八年时间里,蒲松龄的教书生活还是处于不稳定阶段,通常是辗转多家做馆,以此谋生。

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蒲松龄来到同县西浦村的毕际有家做馆,这一干就是三十年。一直干到其七十岁之时,才以年老为由,辞去了在毕家的西宾生涯。

毕际有为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之子,比蒲松龄年长十七岁,曾任山西稷山知县、江南通州知州。公元1663年(康熙二年),因为任通州知州时粮食亏空问题而被免职,自此以后闲赋在家,直至逝世。

初到毕际有家做馆之时,毕际有就对其关怀备至,礼敬有加;毕际有之子毕盛钜,比蒲松龄略小几岁,更是与其互相称兄道弟,感情甚笃。蒲松龄则尊称毕际有为毕刺史,称毕盛钜则为少东家。

在毕家做馆的三十年里,蒲松龄的主要工作就是教毕盛钜的八个儿子读书写字,先后为他们开蒙,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教他们作八股文及律诗,以便他们能在科举上考取功名。

在毕家除了教书之外,因为文采不错,蒲松龄还经常帮助毕家写一些贺吊往来的应酬文字。毕竟毕家也曾是官宦之家,来往的人多为官宦中人及文人墨客,大量的应酬文字自然是少不了。

虽说蒲松龄在毕家以教书为业,寄人篱下,但是毕际有及其儿子毕盛钜都对他很好,不仅给予了丰厚的聘金,还处处资助蒲松龄一家的生活。而且毕家毕竟曾为官宦世家大族,家中藏书多达五万多卷,这对于嗜书如命的蒲松龄来说,无疑是一大幸事。

毕家的府邸面积很大,里面又有小型园林,藏书多达五万多卷。住在这样的府邸,蒲松龄可以随便出入,书也是随便看,也正是因此,使得蒲松龄能够在毕家一干就是三十年。

在蒲松龄所作的诗句中,当谈及其与毕家人员的关系时,真情流露的写下了“曾无芥蒂存,垂老意难分”。在与毕家三代人,三十多年的相处时间里,彼此还是相当融洽的。

公元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已经七十岁高龄、在毕家已干了三十年的蒲松龄再次以年老为由辞职归家。得偿所愿后,蒲松龄开始撤账归家,以此结束了其漫长的教书生涯。

艰难的写书岁月

在第一次参加乡试失败的两年后,自认才学贯通古今的蒲松龄很受打击,郁郁不得志。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年仅23岁的蒲松龄找到了人生的又一大追求,他立志要写一部记录天地间所有奇闻异事的书籍。

既然科举及第、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不能马上实现,蒲松龄开始全力实现人生的又一大追求。他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收集各种奇闻异事,通过写作的形式把它们全部记录下来。

因为蒲松龄出生于没落的商人家庭,父亲逝世后,蒲松龄只分到了三间房屋和二十多亩薄田,加上子女众多的缘故,一家生活颇为艰难,他不得不以教书为业,以此补贴家用。

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蒲松龄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断写着这部日后名为《聊斋志异》的短篇志怪文言小说集。生活的艰苦没有打消蒲松龄写作的信念,好友的不理解依旧阻挡不了其创作的执念。

公元1663年(康熙二年),蒲松龄第二次乡试失败后,他的好友、也是其同乡秀才张笃庆就写了一首诗规劝蒲松龄,其中有一句就是“聊斋且莫竞谈空”。张笃庆认为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科举事宜,所以规劝蒲松龄不要写聊斋了,不要成天谈些这无踪无影的东西,还是安心举业吧!

张笃庆与蒲松龄的关系一直都不错,早在公元1659年(顺治十六年),蒲松龄就与张笃庆、王鹿瞻等人共同组成了“郢中诗社”,以科举及第为目标,潜心治学。然而,面对挚友的不理解与规劝,蒲松龄还是固执己见,继续写着这部“竞谈空”之书。

然而,像蒲松龄所写的这种录了天地间所有奇闻异事的书籍,历来就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屑一顾。就算写的再好,依旧是难登大雅之堂、上不了台面,不可能赢得统治者的赏识。换句话说,蒲松龄专心致志写聊斋志异其实完全与其“入仕为官、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背道而驰。

最终,蒲松龄顶住了来自生活、好友、社会等多方压力,坚持完成了自己创作《聊斋志异》的想法,大约在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前后,蒲松龄完成了《聊斋志异》的初稿,并集结成书,定名为《聊斋志异》。

在此之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这本书多有增补。大致在公元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左右,该书最终完成。全书一共由四百九十一个大大小小的文言短篇小说构成,字数多达四十余万字。

当然,蒲松龄传世的作品除了享誉中外、影响极大的《聊斋志异》外,还包括文集十三卷四百多篇、诗集八卷一千多篇、词一卷一百多首、俚曲一十四种、戏本三出、杂著五种,字数总计达两百多万字。

  如果要形容蒲松龄出生的时代,四个字就够了:生逢乱世。

  蒲松龄出生在 1640 年。那一年,离大明王朝的覆灭还有四年。神州大地,灾荒连年,刀兵四起,大明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而从大时代跳转到小背景,蒲松龄的家境用四个字形容也够了:家境一般。

  蒲松龄的家乡是现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如今早已成为名人故居、风景名胜,但在那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而已。

  蒲松龄一家从父亲蒲槃开始,就没过上什么好日子。蒲槃也算是个读书人,一直想考取功名,却回回落榜,无奈只能做些小生意,勉强能够养家糊口。不过,蒲槃虽然自己考试技能一般,倒也算教子有方,四个儿子被他从小要求熟读诗书,勤修功课,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就是蒲松龄。

  不过与兄弟几个不同,蒲松龄虽然也读《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些科考必学书目,但他更大的兴趣是读“闲书”,尤其是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

  应该说,他是几个兄弟中最被寄予厚望的一个 — 考取功名,出人头地,为蒲家增光添彩。

  蒲松龄倒还真的算是一鸣惊人。

  18 岁的他第一次出征淄川县的县试,轻松获得第一名;然后出征济南府的府试,再获第一名。考得两场第一名之后,蒲松龄已经在全县闻名,然后他踌躇满志地去参加院试 — 相当于省一级的考试。

  顺治十五年(1658 年),18 岁就已获得“童生”资格的蒲松龄踌躇满志地坐到了院试的考桌前,摊开了主考官出的试卷,题目是“蚤起”。

  “蚤”通“早”,“蚤起”即为“早起”,语出《孟子》名篇《齐人有一妻一妾》中的“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这个故事说的是当初齐国人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妾(也是成语“齐人之福”的出处),他每天都很早出去,然后吃得酒足饭饱回来,和妻子、小妾说自己和达官贵人们天天在一起吃饭。但妻子因从不见他带贵人回家吃饭而起了疑心。一天早上,妻子跟踪丈夫出去,发现他只不过是去坟地里偷吃人家祭奠的酒食,然后回家。妻子回家后和小妾抱头痛哭,随后大声斥责回来试图继续装下去的丈夫。

  按照已经成型的八股文写法,应该按“破题”“承题”“起讲”等顺序写文章,模仿孔子或孟子的口吻,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对于《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个故事,一般是围绕孟子最后一句“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从君子的角度看,能用不使他的妻妾羞愧而相拥哭泣的手段升官发财的人,是多么少啊!)展开论述。

  但蒲松龄偏不。

  他上手第一句“破题”是:

  “起而早也,瞷之计决矣”。

  “瞷”,也是出自《孟子·离娄下》,是“窥视”的意思。而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妻子)起得那么早,是因为决定要去跟踪窥视了”。

  虽然严格地按照了八股文的“破题”格式,但这句话一上来就设置了一个悬念,堪称侦探小说式的开头 — 试想一下,即便是放到现在,如果有一部小说的开头第一句是“我今天起得很早,因为我决定去跟踪我的老公”,是不是让人有一种很想读下去的感觉?

  而整篇文章蒲松龄完全就是按照小说套路来写的,通篇写的是这个妻子为何要去跟踪丈夫,她剧烈的内心斗争,担心晚起错过跟踪丈夫机会的紧张心情,最后结尾“束股”的一句话是妻子对小妾的一句交代:

  “姑掩关以相待矣,我去矣。”

  就此收尾,却又留下了一个更大的悬念。最关键的是,整篇文章体例完全符合“八股文”格式,但基本上就是一篇小说。

  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作文要求针对一件事发表议论,你写了一篇微型小说就交上去了。

  换作其他的主考官,不当场把卷子撕了就不错了。但蒲松龄这场考试的主考官,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施闰章。施闰章的名声很好,文才也佳,关键还能以宽广的心胸来看待人才。

  施闰章看完蒲松龄的答卷,拍案叫绝,给的评语是:

  “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有掉臂游行之乐。”

  说看蒲松龄的文章,感觉有一种甩着手臂,参加游行的轻松乐趣。

  放榜结果:蒲松龄院试还是第一名!

  按照规定,如果院试及第,那就是“秀才”了。不要看这个“秀才”在很多电视剧或小说里似乎很常见,往往和“落魄”画等号,但其实大概只有 5% 的童生可以被录取为秀才。成为秀才后是可以享受免除徭役、见知县不跪、不被用刑这些特权的。洪秀全考了三次,直到到 25 岁还是没能考取秀才,结果心性大变,回金田村造反去了。

  年纪轻轻就当了秀才,且是县、府、院三试头名,蒲松龄的仕途一片光明。

  但这却是他考场生涯的顶峰了。

  后人曾有一种说法:施闰章害了蒲松龄。

  为何有此说?因为不少人认为蒲松龄独辟蹊径的写法获得了施闰章的首肯,可能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考场文章如果这么写,反而容易拿高分。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蒲松龄从 20 岁开始参加乡试(每三年一次,考中即为“举人”,是参加会试和殿试的必要途径),就此开始了“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征程 —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年年交战,垂翅而归”。

  那么真的是施闰章害了蒲松龄吗?很难这么说。因为从蒲松龄流传后世的八股文文章来看,大多数都写得中规中矩。事实上蒲松龄终其一生,是非常想取得功名的,所以他不会傻到每次考试都像押宝一样去写篇侦探小说。

  但是,施闰章确实也影响了蒲松龄,因为他让蒲松龄认识到很珍贵的一点:这样的文字,也是能受到赏识的。

  落榜后的蒲松龄,和几个朋友一起结伴苦读。但与此同时,蒲松龄也开始做一件自己觉得更感兴趣的事 — 一件在他很多朋友看来是不务正业的事。好友孙蕙(也是个才子,后来中了进士,做了知县)就写信劝他:“兄台绝顶聪明,稍一敛才攻苦,自是第一流人物,不知肯以鄙言作瑱否耶 ?”

  蒲松龄几次落榜之后,他的一个好友张笃庆(也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才子)也实在看不下去了,写信劝了他一句:“此后还期俱努力,聊斋且莫竞谈空!”

  这里面提到的“聊斋”,就是朋友们认为蒲松龄在准备科举考试的同时,还在干的那件“不务正业”的事 — 收集和编写一个“聊斋”系列。

  这个系列里,有俚语、曲子、诗集等五花八门的分类,但蒲松龄花心思最多,自己也最感兴趣的,是他听别人讲述和自己查阅后撰写的一系列神鬼狐仙的故事。

  他给这个系列起名为《聊斋志异》。

  在蒲松龄编写《聊斋志异》的那段时间里,他的生活已经陷入了窘迫状态。

  在蒲松龄 22 岁那年,家里起了矛盾,他只能和哥哥嫂嫂们分家,带着自己的媳妇刘氏分到了几间破屋,二十多亩贫瘠的田地。

  蒲松龄的贫苦生活,从他自己写的诗中就看得出来。

  “午饭无米煮麦粥,沸汤灼人汗簌簌。”(《日中饭》)

  而到菜市场看到卖青鱼的,也只能咽一口口水:

  “虽然烹饪不尽致,俭吻一见流清涎。二月初来价腾贵,妄意馋嚼非所暨。”(《青鱼行》)

  唯一一篇写得行云流水,一看就精于此道的文章,是《煎饼赋》。

  后来有说法是蒲松龄备一桌茶水,请往来客人歇息,只要贡献鬼怪故事一个,就可以免去茶钱(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这个说法受到了鲁迅的质疑,理由只有一个:蒲松龄实在太穷,连茶水钱其实也是出不起的。

  那么蒲松龄靠什么为生呢?终其一生,他主要的职业,和不少落魄的秀才一样:给人教书。

  蒲松龄给不少人家做过私塾先生,也给其他村子的塾馆做过老师,但是“乡村教师”那一年几两银子的菲薄收入,实在不够他养家糊口,所以他还给做了宝应县知县的好友孙蕙做过幕僚,但由于思家心切,之后还是回到了故乡。

  真正让蒲松龄安定下来的,是在他 40 岁那年接受毕际有的招聘,到离自己家乡 30 多公里的毕家去做孩子们的老师。毕家是个实力雄厚的大家族,毕际有的父亲毕自严做到过明末的户部尚书,毕际有自己也做过县官,家境丰厚。

  而且,蒲松龄在毕家得到了普遍的尊敬,毕际有不仅让他教自己孩子读书,还让他帮自己代写一些应答信件,甚至去接待一些宾客,所以蒲松龄在一定程度上是毕家的幕僚。

  而最让蒲松龄心动的,是毕家那有几万册藏书的藏书馆是对他完全开放的。

  在那样的安定环境下,蒲松龄在白天忙完事务之后,夜深人静时,点上一盏烛灯,铺开案纸,就开始进入自己的神鬼世界。

  也正是在那段时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已基本成型。

  曾有人说,《聊斋志异》其实就是蒲松龄一个穷秀才的意淫之作,满足很多失意之人的幻想。

  其实并不是这样。

  《聊斋志异》全书 40 余万字,收录近 500 篇短篇故事,之所以能传世,绝不仅仅是因为它记录的是鬼怪故事,而是因为蒲松龄所体现出来的写作手法、文字功力、丰富想象,以及他想要表达的思想和精神。

  限于篇幅,不展开讨论。如果用一句比较贴切的话形容,应该是老舍先生的评语: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当然,蒲松龄肯定在《聊斋志异》中寄托了不少自己的理想和感情。

  比如科举考试给蒲松龄留下一生的阴影,在《聊斋志异》中就有大量关于科举的故事(《考城隍》《续黄粱》《叶生》《王子安》等等),这些故事明显体现了蒲松龄自己的感受和他对科举制度的看法。

  又比如《聊斋志异》中有不少悍妇形象,其中一些就是蒲松龄当初在分家那次财产分配中对自己嫂子们印象的折射。

  还比如被蒲松龄视为恩师的施闰章,被蒲松龄在《胭脂》中直接把他写了进去,并在末尾用不小的篇幅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方见之时,余犹童子。窃见其奖进士子,拳拳如恐不尽;小有冤抑,必委曲呵护之,曾不肯作威学校,以媚权要。”

  这几百个短小精悍、嬉笑怒骂的故事初成规模时,就在蒲松龄的老东家毕家引起了关注。

  毕家的亲戚,官至刑部尚书的王士祯(王渔阳)曾专门为《聊斋志异》赋诗一首: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而蒲松龄侄女的舅父高珩(官至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就是他推荐蒲松龄去的毕家)亲自为《聊斋志异》作序,并将这本“奇书”广为传播。

  当然,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好评,但蒲松龄那时并未想到这本书会在日后获得如此地位。

  他当时心心念的,还是科考。

  其实在蒲松龄 47 岁那年,差点达成人生理想。

  在那一年的乡试中,据说主考官久闻蒲松龄大名,本已有意给他头名,但蒲松龄不知是文思泉涌,还是过于激动,居然在答题中“越幅”了 — 答卷翻页时多翻了一页,导致当中有空白页。这在规定非常严格的科考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低级失误,结果他就此被取消了考试资格。

  最终,屡败屡战的蒲松龄在 71 岁高龄的时候,终于成了一个“贡生”。

  所谓“贡生”,是对秀才中的优异者的一种褒奖,可以获得去京师国子监读书的资格。不过,“贡生”相当于举人的“副榜”,理论上是不能做官的。而以蒲松龄当时的年龄,一不可能再做官,二是不可能去读书了,这完全是一种安慰性质的褒奖。

  而且,这个“贡生”资格还是蒲松龄去青州(今属潍坊)拿的 — 当时本地应该已经没有了名额。

  此时的蒲松龄,已经辞去了在毕家的职务,告老还乡。在回到家乡之后,蒲松龄似乎已经看开了一切:“世事年来方阅尽,眼中总觉海天宽。”

  两年之后,辛苦照顾蒲松龄一生的结发妻刘氏去世,73 岁的蒲松龄悲伤不已,感叹:“尔来倍觉无生趣,死者方为快活人。”

  又过了两年,当又一个春天刚刚到来之时,蒲松龄在他的书房“聊斋”里“倚窗危坐而卒”,享年 75 岁。去世后,他与夫人刘氏合葬在村东墓园。

  在他的书房里,挂着一幅后世很多人都很熟悉的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蒲松龄去世约 50 年后,《聊斋志异》初刻,洛阳纸贵,轰动全国。

20世纪8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九迪"蔡他是一位犹太女士,她曾经说,她说现在我们美国的报纸杂志上铺天盖地都是这样的文章,就是教给女人怎么样在男人的跟前保持性的魅力,而三百年前,在那么封建那么闭塞的中国,蒲松龄竟然写了一篇小说《恒娘》,就是写做妻子的怎么样利用自己性的魅力打败竞争对手,把丈夫牢牢地掌握在手心里。17世纪的中国作家竟然写出供20世纪美国妇女做行为参考的小说,这太神奇了。

《聊斋志异》它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说,而《聊斋志异》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带有几分神奇的色彩。我们说蒲松龄三苦并存,生活苦,考试考得苦,写书写得苦。我们先看蒲松龄的生活之苦,蒲松龄做个私塾老师一年挣最多八两,八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在当时一个农村的三四口之家维持一年的生活二十两。

蒲松龄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祭穷神文》,说“穷神穷神,我和你有什么亲,你怎么整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就是你一个护院的家丁,我就是你的护驾的将军,你也得放我几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松,好像是两个缠热了的情人”,这是我们说的蒲松龄的生活之苦。再看科举之苦,蒲松龄一生不得志,但是他这个不得志恰好从他的少年得志开始。蒲松龄在19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山东省,三试第一,成了秀才,但是随后他考了十多次,直到72岁才成为贡生。写书之苦。在那么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还几十年如一日地写书,而这个写书的过程中,又是与坚持自己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的理想相矛盾的。

《聊斋志异》是一个作家的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蒲松龄就这样苦了一辈子,就这样在贫困线上挣扎了一辈子,在科举考试的路上落魄了一辈子,在写小说的路上奋斗了一辈子。到了康熙54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时,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斋的窗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蒲松龄穷秀才出将入相飞黄腾达这个梦想终于成为泡影,而用中国优秀的文化哺育起来的,又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代表的《聊斋志异》光芒四射,历史是公正的。

 我想大家都喜欢看小说,如果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最好的小说是哪一部?毫无疑问白话长篇小说《红楼梦》,如果我再问有那一部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和《红楼梦》不同,但是成就可以媲美?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红楼梦》一短一长,一文一白,形成中国古代小说的双峰。《聊斋志异》不仅是咱们中国文学的骄傲,它还是世界文学当中非常有影响的作品,它经常让研究中国文学的汉学家感到很惊奇。20世纪8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九迪"蔡他是一位犹太女士,她曾经跟我说,她说现在我们美国的报纸杂志上铺天盖地都是这样的文章,就是教给女人怎么样在男人的跟前保持性的魅力,而三百年前,在那么封建那么闭塞的中国,蒲松龄竟然写了一篇小说《恒娘》,就是写做妻子的怎么样利用自己性的魅力打败竞争对手,把丈夫牢牢地掌握在手心里。17世纪的中国作家竟然写出供20世纪美国妇女做行为参考的小说,这太神奇了。

 《聊斋志异》它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说,而《聊斋志异》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带有几分神奇的色彩。在明代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13年,也就是公元1640年,农历四月十六日的夜间,山东淄川蒲家庄的商人蒲磐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他看到有一个和尚披着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的,病病歪歪的,走进了他妻子的内室,这个和尚裸露的胸前有一块铜钱大的膏药,蒲磐惊醒了。他听到了婴儿在啼哭,原来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抱儿洗榻上,月斜过南厢”,在月亮的照耀下,蒲磐很惊奇的发现,他的新生的三儿子的胸前有一块清痣,而这块痣的大小,位置,和他梦中所见的那个病病歪歪的和尚的膏药完全相符。病和尚入室,这是蒲松龄在四十岁的时候对自己出生的描写。我们中国古代作家很喜欢把自己的出生说的很神秘,李白大诗人他说他是他母亲梦到太白金星入怀而生,而蒲松龄是他的父亲梦到病和尚入室而生,而且他还解释,我这一辈子这么不得志这么穷困很可能就是因为我是苦行僧转世,苦行僧转世这是蒲松龄在《聊斋自志》当中杜撰的一个故事,但是我们看蒲松龄的一生他确实是很苦。他生活很贫苦,他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他为了温饱要挖空心思;他一辈子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去参加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非常地痛苦;他为了写《聊斋志异》,受了很多的苦。所以我们说蒲松龄三苦并存,生活苦,考试考得苦,写书写得苦,我们现在就看看他这三苦究竟是怎么个苦法。

 我们先看他的生活是怎么样苦。蒲松龄在年轻的时候,生活不是很苦,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弃儒经商的人,家里是小康之家,在父亲的保护下,年轻的蒲松龄可以安心地读书,可以跟朋友搞诗社,但是这个好日子没有过多久,因为他分家了。他为什么分家,因为家庭矛盾,蒲松龄的两个哥哥都是秀才,但是两个嫂子都是泼妇,蒲松龄曾经在他的书里面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他这两个嫂子真是典型的夜叉,她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经常把家里边闹得鸡犬不宁,这样蒲松龄的父亲只好给儿子分家了。分家又分得很不公平,因为这两个嫂嫂又能打又能叫又能抢,而蒲松龄的妻子刘氏非常地贤慧,沉默寡言躲在一边。这样分家分的结果蒲松龄分到了农场老屋三间,破得连门都没有,蒲松龄只好借了门板安上,二十亩薄田,二百四十斤粮食。二百四十斤粮食蒲松龄有妻子有儿子,只够吃三个月,这样蒲松龄就要自谋生路了,他就开始了长达45年之间的私塾教师生涯。私塾教师就是咱们现在边远乡村的小学教师,而且是私塾,给私人家里面去教书。这个私塾教师的待遇是非常低微的,蒲松龄在《闹馆》里面曾经写到这样一个老师,他叫和为贵,他为了请求你接受我做私塾教师,他向东家许诺,我是你的孩子的老师,但是蒲松龄还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祭穷神文》他就说“穷神穷神,我和你有什么亲,你怎么整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就是你一个护院的家丁,我就是你的护驾的将军,你也得放我几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松,好像是两个缠热了的情人”,这是我们说的蒲松龄的生活之苦。我们要是算算具体的帐,做个私塾老师可以拿多少的工资,最多八两,八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在当时一个农村的三四口之家维持一年的生活二十两,这个帐是咱们《红楼梦》里面刘姥姥算出来的,所以咱们的大作家蒲松龄他去辛辛苦苦教一年书,他挣的钱不够大观园的半顿螃蟹宴,所以蒲松龄很穷。他到了30岁以后因为他父亲去世了,他还要承担他的老母,他穷到什么程度呢,他穷到“家徒四壁妇愁贫”,没法过了。他有一首诗,叫《日中饭》就是写到了快收麦子的时候,家里已经没有粮食吃了,就只好煮了一锅稀饭来看,他那时候有三个儿子了,大儿子一看煮好了稀饭抢先把勺子抢到手里面,就到锅底下找那个最稠的往自己的碗里边放,小儿子不干了,上去跟哥哥抢,他的女儿就很可怜地远远地站在那儿看着自己的父亲。蒲松龄非常心疼,我怎么样养活我这些可怜的孩子啊。蒲松龄还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祭穷神文》他就说“穷神穷神,我和你有什么亲,你怎么整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就是你一个护院的家丁,我就是你的护驾的将军,你也得放我几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松,好像是两个缠热了的情人”,这是我们说的蒲松龄的生活之苦。

 我们再看蒲松龄的科举考试之苦,蒲松龄一生不得志,但是他这个不得志恰好从他的少年得志开始。蒲松龄在19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山东省,三试第一,成了秀才,录取蒲松龄的山东学道施闰章。施闰章是个大诗人,在清初号称诗坛“南施北宋”,“南施”就是安徽人施润章,“北宋”是山东人宋琬,施闰章给山东秀才考试出的第一道考题叫做《蚤起》,如果大家拿笔记下来这个蚤不要记早上的早,要跳蚤的蚤,这是那种传统的写法。这个《蚤起》的题目是从哪儿来的呢?从《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的,科举考试考八股文,他的要求是你得揣摩圣贤语气,就是你得模仿这个话孔子会怎么说,孟子会怎么说,然后你代圣贤立言,你代替孔子代替孟子来阐述这些大道理。既然题目叫《蚤起》,顾名思义,你就要阐述孟子在《蚤起》里面所讲的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蒲松龄怎么写的呢,他是用文言文写的,我们用白话文把它说出来,蒲松龄说“我曾经观察过那些追逐富贵的人,君子追求金榜题名,小人追求蝇头小利,至于那些本身并没有富贵,但是他经常迫不及待地守在那些富贵人的门前,也大有人在,只有对功名不感兴趣,只有那些深闺的女子,她们才可以悠然自在地睡个懒觉,不去追名逐利”,这样的写非常生动的,这是描写人情世态的一个小品文,这样的写法,不符合八股文的要求,但是蒲松龄遇到了考官是谁呢?他是个大文学家,他是个爱才如命的学道,他非常欣赏蒲松龄写的这个文章,他拿起笔来就写批语,他说蒲松龄的文章“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把人们那种追名逐利的那种丑态通过《蚤起》这两个字写绝了,写活了,接着又写了八个字的评语,叫做“观书如月,运笔如风” ,“观书如月”,就是他看前人的作品,看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运笔如风”,就是他写起文章来轻松愉快,写得非常流畅,然后施闰章大笔一挥,蒲松龄山东秀才第一名,蒲松龄县、府、道三试第一,以后名气很大。他自己也是踌躇满志,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追求下一步功名的地步,下一步功名要考举人了。

 蒲松龄三试第一后,连续四次举人考试全部落榜,蒲松龄文章写得这么好,为什么他还会四次落榜?我们现在反过头来看,施闰章录取蒲松龄根本就是一种误导和误判,因为蒲松龄他并没有按照八股文那种严格的要求来写文章,施闰章因为爱才把他录取为第一名。蒲松龄就以为我这样写,我就能够取得更高的功名了,但是蒲松龄没有想到其他的考官他们是拿着那种刻板的腐朽的毫无文采绳捆索绑的那种八股文,当个敲门砖,取得了功名,他自己就是会写这样的文章,他喜欢的也是这样的文章,你这种才气横溢的文章,他怎么会欣赏呢。所以蒲松龄从考秀才一开始就偏离了跑道了,但是蒲松龄他还是执著地继续追求功名。

 蒲松龄做了多长时间秀才,半个多世纪,秀才是科举考试当中最低的功名。但是秀才最辛苦,秀才是年年考试,根据朝廷的制度,一个省的学道他的任期是三年,学道一到,先把秀才组织来考试,这叫做什么呢?叫岁试,秀才岁试要分成几等,考到第一等就成为廪生,廪生是个什么事呢?廪生你是个秀才,但是朝廷每个月给你一定的钱,补助你的生活,但是你考到了一等是不是就是个廪生呢?也不是,因为廪生它是有名额限制的,你要了考了一等,要等空了名额,你才可以补廪,所以蒲松龄考中秀才之后,在一等考了很多次。但是他等了27年,才成为廪生,朝廷才给他那点补助。而岁试以后第二年,要考科考,科考就是给举人考试做准备了,把秀才的考试分成六等,考前两等可以参加举人考试,考后两等就得降级了,就是叫降成青衣,蒲松龄总是去参加考试,总是考得很好,然后他就去参加乡试,举人考试,三年一次,蒲松龄考了多少次?十次左右,有的专家说十几次。这样一来,蒲松龄就是有三十年的时间年年考,在他48岁的时候,参加考试,他自己觉得他那个文章写得非常好,写得也很快,拿到考题唰唰就写下来了。但是一写完回头一看坏了坏了,为什么呢?越幅了,这是一个科举的名词,什么叫越幅了,就是违反了书写的规则,因为科举考试它对文字那种形式它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它要一页只能写十二行,一行只能写25个字,而且你得写完第一页写第二页,写完第二页写第三页,蒲松龄因为写得快,第一页写完飞快的一翻把第二页翻过去了,写到第三页上了,这就隔了一幅这就叫越幅,我们现在看太可笑了,文章写得好,就越幅,就隔了一页,这就要取消资格。蒲松龄自己的一首词他就写到,他是个什么感受呢,他说“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 ,吓得呆了。所以蒲松龄在这条路上拼搏到50岁之后,他的妻子就来劝他了,他妻子说算了,别考了,如果你命中注定有功名,你现在连宰相都做上了,你何必一定得去考呢?咱们在村里住着,这不也挺好吗!你何必一定得像县官一样去听那个打着板子找老百姓催税的声音呢,蒲松龄觉得他妻子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有些专家考证,就在他妻子劝了他之后,他还参加过考试,他还是失败了。因为科举制度是蒲松龄这样的穷知识分子改变命运的惟一的出路,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就要不遗余力地考下去。

 蒲松龄19岁当了秀才,到了72岁他成了贡生。贡生是什么概念呢?贡生就是举人的副榜,蒲松龄是因为做秀才做的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这个贡生,做了贡生以后有什么待遇呢,你理论上可以当官了,所以蒲松龄就得到了一个虚衔,叫做儒学训导。儒学训导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时封建社会它是分好几级的学校,国家一级的国子监,省里面府学,县里面叫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一个中学副校长了,但是蒲松龄儒学训导前边还加了两个字,叫做候补,就是你虽然有这个资格,但是你还得看山东省除了淄川县以外,其他的县有没有空出这么一个名额来,空出来才可以去。对于72岁的蒲松龄来说,没有任何的价值了,这个贡生只是给他带来一点安慰,只是给他带来一点很实际的利益。这个利益是什么呢?朝廷要给贡生四两银子,而这个县官他偏偏既不去给蒲松龄树匾,树旗,这就是蒲松龄在科举考试当中所受的痛苦。我们现在看觉得他是非常可笑,非常可悲,非常可怜,但是在当时他只能求这么一条出路。

 蒲松龄为什么总是考不上呢?这就和他的一直在很艰苦地写《聊斋志异》有关系,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人。淄川这个地方,离着齐国的故都临淄数十里,这个地方有很多非常优美的民间传说,蒲松龄从小就听到很多的传说,而蒲松龄5岁的时候,改朝换代,满清入关,在扬州屠城,在山东镇压农民起义,也产生了很多的稀奇事,这些都影响到《聊斋志异》,《聊斋志异》都写了这些东西。所以蒲松龄大概他分家以后,大概他开始做这个私塾教师就在开始写《聊斋志异》了,他的一个很好的朋友也是个秀才,叫张笃庆。张笃庆发现蒲松龄以为写《聊斋志异》影响到他考举人,张笃庆就写了一首诗劝他的朋友,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叫“聊斋且莫竞谈空”,别写小说了,专心去考试吧,但是蒲松龄不听,还是写,不管哪个朋友听到什么奇闻异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写到自己的作品里头。

 关于《聊斋志异》大家可能听到传得很广的一个说法,说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在他的家乡旁边在柳泉那儿摆了一个茶摊,请过路的人讲故事,讲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斋志异》。这个说法是《三借庐笔谈》这本书里说的,但是鲁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对,不会是这样一回事,我们现在琢磨一下,蒲松龄穷到那种程度,45年在外边当私塾老师,家里有时候连锅都揭不开,怎么样有闲空跑到那个地方优哉游哉摆上茶,摆上烟你给我讲故事我写小说,不可能,但是蒲松龄不管请到什么人,一些稀奇的事他都收集来写小说,这是肯定的。但是他还有一个取材的途径,他到古人的书里边找素材,我们现在看的这个《聊斋志异》,大概有一百篇的小说,他就是改写的前人的作品,前人的作品有的时候记得就非常简单了。比如说在六朝小说和唐传奇当中,记了这么三个小故事,叫做《纸月》《取月》《留月》,纸月就是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的月亮照明,另一个人呢,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然后没有月亮时候照照,第三个人呢,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都是很简单,一百来个字,几十个字,但是蒲松龄拿来写了,《劳山道士》,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故事了。一个王生到劳山向道士学道,但是不能够吃苦,也不愿意砍柴,总是想学点好的技巧,最后学了一个穿墙术,回家表演自己的妻子看一头撞在墙上撞了个大包。

我们要看蒲松龄他的感情经历是个什么样。蒲松龄的妻子非常贤慧,贤慧到什么程度呢?蒲松龄外出打工给人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他妻子在家里面上养老,下育小,住在荒凉的农场老屋里面,夜里头荒凉到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连夜都不睡觉在那儿纺线,但是有一点好吃的给蒲松龄留着,留的时间长了坏了,这么好的一个妻子,但是这个妻子是个柴米油盐的妻子,糟糠之妻。所以有些研究的专家他就发现一个线索,他说蒲松龄有第二夫人,什么根据呢?蒲松龄文集里面有一篇《陈淑卿小像题辞》这篇文章就是写的文章的作者和陈淑卿自由恋爱,父母不同意,最后两个人私奔了,然后是一个悲剧,但是很快就有专家又考证出来了,陈淑卿是蒲松龄从南方归来在淄川丰泉乡王家坐馆给一个叫王敏入的人代写的文章,这样一来蒲松龄的所谓第二夫人不复存在了。

大家就要问了,那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多这么优美的爱情故事?台湾的著名作家林语堂曾经推测过,我也推测过,我是这样推测的,蒲松龄白天教完了学生,晚上自己坐在那个荒凉的书斋里,外面是月色朦胧,树叶在那儿哗啦哗啦响,远处传来狐狸的叫声,那个时候狐狸很多,这个时候蒲松龄就很容易产生幻想了,他就想像有一个书生就和他一样,是一个很穷困得很不得志的,但是又很有才华,情感很丰富的书生,他就坐在一个荒屋里面,这个时候有一个美女推门而入,这个美女来,你在这儿读书吗?我和你一块读书,我和你一块写诗,填词,我跟你下围棋,我安慰你这个贫困当中寂寞当中的书生,你需要功名吗?我帮助你金榜题名。你家里老婆不是不生孩子吗?我给你生个传宗接代的孩子,而且这个女的不需要父母之命,不需要媒妁之言,不要妻子的名分,也不要这个书生的金钱,甚至我还倒过来给你钱。

在那个社会男女结合那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这个什么都不要的,对男人无条件奉献的女人有吗?不可能有,他只能是脑子里想出来的,只能是作者想像,她是从天上下来的,她是从海底出来的,她是从深山洞府过来的,她甚至是阴曹地府出来的,她可能是小鸟变的,她可能是鲜花变的,甚至可以,书生不是在那儿看书吗?从书架上搬下一本书摆在这儿《汉书》,翻开第八卷夹着一个小美人在里边,锦帛剪的,背后写了四个小字,“天上织女”突然这个纱剪的小美人,就折腰而起,飘然而下,然后就来给书生当妻子,长得是花容月貌,善解人意,跟书生自我介绍,我叫颜如玉,《汉书》出来的颜如玉,这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咱们西方的理论家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聊斋志异》里面这些花妖狐魅变成的美女就是穷秀才蒲松龄的白日梦,他做这种梦,就是表达那种一厢情愿的男性的幻想,就是穷秀才的幻想。法国有一位著名的大作家雨果,就是我们看过的《悲惨世界》的作者,他曾经说过,“想像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要靠他的想像,他虽然那样贫困,那样不得志,他也写了和自己生平有关的一些东西,但是他特别善于想像,《聊斋志异》是一个作家的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咱们的大作家蒲松龄就这样苦了一辈子,就这样在贫困线上挣扎了一辈子,在科举考试的路上落魄了一辈子,在写小说的路上奋斗了一辈子。到了康熙54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时,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斋的窗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蒲松龄穷秀才出将入相飞黄腾达这个梦想终于成为泡影,而用中国优秀的文化哺育起来的,又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代表的《聊斋志异》光芒四射,历史是公正的。

蒲松龄奇联妙对

在中国,只要一提起《聊斋志异》,几乎是家喻户晓。然而它的作者蒲松龄,虽学识渊博,著述颇丰,但却一生困顿,穷愁潦倒。卷帙浩繁的《清史稿》里,竟然没有蒲松龄的传。原因是由于他是个没有功名的“小人物”,可谓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然而他的作品却盛传不衰,深入人心。因为他是一位真正杰出的大文学家。

明末崇祯十三年(1640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夜晚,蒲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他梦见一个病病歪歪的和尚,斜穿着袈裟,袒露着右臂,踉踉跄跄突然闯进屋来。这病和尚胸膛上贴着一块圆圆的膏药。蒲一下子惊醒了。新生儿的啼哭声传入他的耳中。他给这刚出世的孩子取名松龄,字留仙。蒲松龄的前胸上恰巧有一块黑痣,因此,他后来常常怀疑那个病和尚就是自己的前身。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为自己的出生涂上了一层神秘的悲剧色彩,这究竟是一种确曾发生过的巧合,还是他有意自神其说,我们今天已不得而知。然而他的确是一生潦倒,他共在世75 年,从19 岁考中秀才直到63岁,几乎每3 年参加一次乡试。虽然他才华横溢,但却屡试不第。从康熙四年(1665年)他25岁时起,一直到70岁“撤帐”回家,为谋生计,蒲松龄几乎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蒲松龄( 1640—1715 年),字留仙,一字剑臣,自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的家乡在山东淄川(今淄博市)蒲家庄。蒲松龄自幼苦读经史典籍,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机智过人,早岁即有文名,为乡人所称道。当地一个姓石的乡绅闻讯,心生嫉妒,想借出联索对以显示自己的才学,压一压蒲松龄的名气。

这天,他找到正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蒲松龄,指着不远处房檐上的一只猫,吟上联道:

猫踩猫头瓦。

蒲松龄一眼瞥见一只鸡正在啄食花草,产生了联想,脱口对道:

鸡啄鸡冠花。

石乡绅听后很不以为然。只见他摇头晃脑地品评道:“瓦应与砖石相对,怎可与花草相对呢?不通!不通!”蒲松龄没有和他争辩。接着,石乡绅又指着不远处被倒塌的砖墙砸死的一只小鸡,吟上联再命蒲松龄对:

细羽家禽砖后死。

吟毕,他自感不错,颇有几分得意。 聪明的蒲松龄虽然年幼,但早知这个乡绅的为人,经过头一回合的较量,也明白了石乡绅命他对句的用意。他心生一计,佯装初学不才,说:“我哪能对上先生的妙句? 既然先生非要我学着对不可,那我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试着对一对看。”石乡绅信以为真,更觉得意。蒲松龄又说:“不过,得请先生帮我记忆。不然,我对完后面的,前面对过的就会忘记了。”石乡绅更高兴了,他巴不得早点看到这个“神童”的笑话。便说:“好,你对我记! ”蒲松龄扳着指头,一个字一个字地对开了:“粗可对细,毛能对羽,有家必有野,有禽则有兽,石同砖成对,先与后可联,生与死相对自不必说。好了,总算凑出来了,请先生前后连起来看看怎么样?”石乡绅照着蒲松龄对过的字念了一遍,差点没气死。原来,这7 字下联连起来竟是:

粗毛野兽石先生。①

①关于这一对联故事,民间还有一种传说称,一姓石的私塾先生与一学生所对。此外,民间传说也称,为清代“神童才子”纪晓岚幼对塾师出句。

这个捞了一顶“粗毛野兽”桂冠的石乡绅,自我炫耀未成,只好自认晦气。而蒲松龄和他的小伙伴们好不开心,齐声朗诵着对句,连蹦带跳地跑开了。

蒲松龄的家庭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但上溯几代,却都没有取得过什么显赫的功名。他父亲蒲,字敏吾,幼时即钻研经史,以求闻达,但直到20 岁,竟连个秀才也没有考取。由于家庭经济拮据,蒲便弃儒经商。经商之余,他仍不忘钻研,因而诗书经史无不精通。蒲共4个儿子,蒲松龄排行老三,因为没有力量请教书先生,所以每到儿子长到十来岁时,蒲便自己教儿子们读书。蒲松龄生性聪慧,经史子集一看就明白,深得父亲喜爱并寄以厚望。由于受家庭的影响,蒲松龄从小就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要想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惟一的出路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蒲松龄走的正是这条路。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刚刚19 岁的蒲松龄,第一次参加考试,便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秀才,真可谓少年得意。当时任山东学政的大文豪施闰章,是清初有名的文学家和诗人。由于他自己博览群书,又求才若渴,对科举考试中出现的有文才的书生,格外赏识和荐拔。蒲松龄参加道试时,施润章出的试题是“蚤起”、“—勺之多”,均带有文学性。

蒲松龄的考卷答得文笔生动,语含讥刺,与八股文所要求的机械死板的文风大异其趣。施润章以文学家的眼光,夸奖他的文章写得好,“如空中闻香,百年如有神”,“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施润章的称赞,使蒲松龄一时名声大震,“文名籍籍诸生间”。对这种知遇之恩,蒲松龄终生感念。

后来他还写了一篇《胭脂》,表彰施润章平反冤狱的政绩,篇末赞扬说:“愚山先生,吾师也。方见知时,余犹童子,窃见其奖进士子,拳拳如恐不尽,小有冤抑,必委曲呵护之……而爱才如命,尤非后世学使虚应故事者所及。”初试得中,使蒲松龄踌躇满志,满以为青云有路,取青紫如拾草芥。

第二年,他和好友李尧臣、张笃庆等共结郢中诗社,在研讨举业之余,寄兴唱和,希望由此学问相长,躁志潜消,文业得补。然而他却万万没有想到,摆在他面前的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科举之路。继考中秀才初露锋芒之后,“三年复三年”的乡试,竟成了他终身难渡的险关。在顺治十七年(1660年)和康熙二年(1663 年)的乡试中,蒲松龄两次败北。

就在康熙二年,朝廷下令改革考试制度,废除八股文,改三场考试为两场,读书人马上随风转舵。康熙三年,蒲松龄应邀来到李尧臣家读书,他们“日分明窗,夜分灯火”,发奋苦读,“相期与以相成”。不料,康熙四年又恢复了原来的考试办法,朝廷下令复行八股文、经书、策论三场旧制。蒲松龄不得不和其他读书人一样,又重操旧业,勤奋习作八股文。然而,在康熙五年的乡试中,蒲松龄又一次名落孙山。

在康熙十一年的乡试中,江苏宝应县知县孙蕙为他写了一封有力的推荐信,希望山东的官员注意擢拔这位才华出众的蒲秀才。但这封推荐信和蒲松龄的才华都同样没起作用,他又一次品尝了失败的苦果。打击接踵而至。在康熙十七年的乡试中,蒲松龄的热望又一次成为泡影。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48岁的蒲松龄再次走入考场。这一次,他感觉良好,文思泉涌。不料到收笔时才发现,试卷超过了规定的字数,因越幅而被黜。懊恼、羞愧之情,在他写的《大圣乐》一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水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嗒然垂首归去,何以见江东父老?……”蒲松龄被乡试折磨得如痴如狂,然而他仍寤寐以求。康熙二十九年的乡试,他考得特别顺利,考官准备取他为解元。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场考试时,他却因病未能考完,眼看到手的功名又一次离他而去。他伤心已极,“呻吟直到天明”。虽然他深谙道理,然而功名利禄的吸引,使他仍不肯罢手。虽屡屡败北,犹不忘进取。为了激励自己发愤学习,搏取功名,悲愤落魄之中不忘努力进取,他在镇纸用的铜条上镌刻了这样一副对联自励: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运用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夺得秦地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这两个历史故事,来表达自己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63岁的蒲松龄又进行了最后一次科举拼搏,但仍旧是榜上无名。他从19 岁开始走上科举之路,到63岁,其间共历44年之久!尽管他心血费尽,精力熬尽,但功名却一直与他无缘。

这并不是蒲松龄没有才华,也不是他没有尽心尽力。他的才华在考秀才时已初见端倪;后来在做幕宾与塾师期间,他的文才深为众多官绅、学士所称道。他的才华还表现在他众多的作品之中。之所以屡试不第,实在是科举制度埋没人才。八股文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束股8 部分,且有一定字数限制。呆板教条,使人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思想。蒲松龄诗、词、文俱佳,但写这种受拘束的八股文却力不从心。再加上考官昏庸,贿赂公行,做弊屡见不鲜,金钱比才能更起作用。正如他康熙三十九年所写《与韩刺史樾依书》中直斥仕途之黑暗时所言:“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真令人愤气填胸,欲望望然哭向南山而去!”所以蒲松龄虽孜孜以求,但他的科举梦却始终难圆。直到他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这对于年已71 岁的蒲松龄来说,虽带来一点小小的欣慰和实际的利益,但已不具备由此走入仕途的价值。他只能将自己未竞的夙愿寄托于儿孙身上。

蒲松龄的才华,除著述外,都献给了幕主和馆东们。有一天,侍郎毕士安宴请一个姓王的尚书,邀请蒲松龄作陪。席间,3 人饮酒属对,议定3字同头,3 字同旁,组串成联句。组串不出者,罚酒一杯。毕士安先吟:

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逢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

王尚书略一思忖,接口对道:

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绸缎纱,若非当朝官宦家,谁人配穿绸缎纱?

蒲松龄见这位王尚书如此傲慢,趾高气扬,禁不住怒气顿生,愤然吟对道:

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狐狗,山野声声哭骂咒,只因道多狼狐狗!②

②严格说来,这种对句上下联同位重复字不能算作对联。但因他们事先已有明定,用文字的形式不好表达,所以姑且称之。

语含讥讽,入骨三分,直对得王尚书说不出话来。

蒲松龄为了收集民间传说故事,“喜人谈鬼”,“雅爱搜神”,后来干脆把写鬼狐故事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随着科举考试的屡次失意和对生活艰辛体验的加深,蒲松龄搜集、撰写《聊斋志异》就不仅仅是出于爱好,而是有所寄托了。在南来北往的路上,他一边赶路,一边搜集素材;在当幕宾和馆师期间,他总是一边应酬公务,一边加紧写作。有时为了收集故事素材,他还专设一个茶摊,供过往路人饮用。通过与过往行人闲聊,得到了许多创作材料,并于当天及夜间埋头纸堆之中,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锐意求新,著成妙文。如此长期积累,他终于创作出《聊斋志异》一书,为我国古典文学竖起了一块丰碑。

据说有一天早晨,蒲松龄正要挑担去摆茶摊,碰上了当时的大名士王渔洋。王渔洋久闻蒲松龄大名,但不知真假,便口占半联试其才。这半联是:

芙蓉花开,红粉佳人争望月。

才思敏捷的蒲松龄苦笑数声,拱手对道:

梧桐叶落,青皮光棍打秋风。

王渔洋闻听,抚掌称妙,便延请蒲松龄到他家中设馆教书。

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部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黑暗的社会现实、内容丰富、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文学杰作中,有不少佳联巧对,构思奇特,耐人寻味。例如《狐联》一文,说狐仙化作二美女,嘲弄焦生假道学丑态。出句曰:

戊戌同体,腹中只欠一点。

焦生凝思良久,不能就。狐仙曰:“名士固如此乎?我代对之可矣!”遂对道:

己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

在《细柳》这则故事中,他写这位细柳娘晨兴夜寐,经纪弥勤,甚是贤惠。其夫高生大喜,尝戏之曰:

细柳何细哉:眉细、腰细、凌波细,且喜心思更细。

细柳娘聪颖敏慧,喜读诗书,颇有文才,听后她稍加思索,即笑对道:

高郎诚高矣!品高、志高、文字高,但愿寿数尤高!

联中嵌入两个人名,与夫妻各自的品貌紧密相关,十分吻合,既通畅自然又妙趣横生。

《仙人岛》篇则说书生王黾斋坠水漂至仙人岛,被人救起,主人桓翁以长女芳云许之。席间王黾斋顾盼自雄,卖弄文墨,诵其得意之作中的一联:

一身只剩须眉在;小饮能令块磊消。

芳云对王生的目中无人极为反感和厌恶,幽默诙谐地指出他故弄玄虚,嘲笑他说:上句是:孙行者出火云洞;下句是:猪八戒过子母河。

后来桓翁又出半联云:

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

王黾斋此时神情沮丧,苦思冥想,搜索枯肠也对不出下句。芳云之妹绿云对道:

黾翁头上,再着半夕即成龟。

此联用“王”与“玉”、“黾”与“龟”两对近形字构成巧联,讽刺、嘲弄王黾斋俗不可耐。众人听后,无不称妙。

《聊斋志异》卷九《陵县狐》载:某人独自住在陵署,一天晚上,突然有一美貌女子,从窗户入室,含笑而坐。某人知道她是狐狸精所变,恐其作祟,不为之动。后来,他闻到一股香味,不禁控制不住,于是欠身偷看女子,发现她确实生得美丽。这时,只听那女子说:“我眉毛、眼睛的位置和别人并没有差异,你为什么要盯着我看?”并按住他的鼻梁说:“你动心了,不怕我作祟吗?我有半联,你若是对得上,我就与你为伴。”女子遂吟出上联:

破故纸窗棂有隙。

某人立即对出下联:

旋复花背面多情。

从字面来看,上联说的是某人所住的房子的窗子有缝隙。然而实际上是那女子借物而发,以此暗示某人意识上、心灵上的缝隙、空隙。联语以此暗彼,语带双关,十分巧妙。

某人应对的下联,则以花为题,由花而发,看似写花,实则写人,以花喻人,暗指女子对自己“有情”。联语谐音双关,虽然含而不露,却可让人意会,对得巧妙。上下联均智慧而巧妙地抓住对方特点,准确地选用了与对方相似的事物来喻示,从而很好地表现了对方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况。联句虽然含蓄,却又不难理解,恰到好处地发挥了双关语的作用。由此可知,蒲松龄的对联功夫,实在是高人一筹的。在怀才不遇的逆境中,蒲松龄在世俗的非议与讥笑中坚持写完了《聊斋志异》。这位一生潦倒、郁郁不得志的穷秀才,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作品会在这个世界上如此盛传不衰。《聊斋志异》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且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蒲松龄的名字和他的《聊斋志异》还走出中国,远播海外,赢得了世界读者。

康熙五十四年(1715 年),蒲松龄这位郁郁不得志的老秀才,依窗危坐而逝。他留给人们的,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杂著数种,戏3 出,通俗俚曲14 种,现存文400 余篇,诗1000 余首,词100余首。也许是由于蒲松龄与对联有不解之缘吧,死后,人们也喜欢运用对联的形式来纪念他。老舍先生所题一联云: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郭沫若所题一联是: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画家吴作人题书的一联是:

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安得装妖冶,后代剥它画皮。

著名相声表演大师侯宝林所题一联道:

先辈著书谈口技;后人研究乃相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