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您“真”的相信吗?
真:百年企业文化的第一重门。
文:中外管理传媒社长、总编 杨光
来源:摘编自中外管理出品《10年扛与变:谁将笑到最后?》
走访的中国企业越多,我发现听到的一个词就越多:“百年××”。中国企业经过风雨交加的20年成长后,纷纷开始挺起腰杆,瞭望远方。同时,他们也都意识到:百年企业,靠的不可能是百年机遇、百年领袖,而是百年机制。而百年机制,又靠的是百年文化。
文化,是长出来的!
多年思考后,我把优秀企业文化的构建比喻成三重门,是次序不能颠倒的三个字。第一个字,就是“真”。
优秀的企业文化从哪里来?很多企业管理者说文化是“做”出来的。我不敢苟同。我说:企业文化是“长”出来的!做出来的,一般都是假的;只有长出来的,才是真的。
而“真”又包括三层含义,同样次序不能颠倒。
真的相信
企业文化,首先是老板文化。一个组织文化的起点,一定是个体文化,也就是老板自己。因此老板在对员工和媒体强调企业文化之前,自己应该在夜里独自一个人,摸着心口对自己追问:“我相信什么?我确实真的相信吗?”这才是企业文化的起点。
就像日本的稻盛和夫。他的经营奇迹广为传颂,但稻盛奇迹的起点在哪里?
在于他内心真的相信:在股东、员工、客户当中,员工是第一位的。而这个信念,又是创业初期与员工们连续3天的争吵中顿悟出来的。而后,稻盛奇迹的长青,又是基于经济泡沫期间他坚持不投机,而免疫力就在于他真的相信:“面对一些看起来很复杂的事物时,只需要用最简单的道理去衡量就够了。”而稻盛的定力之源,又来于他早年无以复加的倒霉!于是他由此真的相信:天上的馅饼,绝不会掉在自己头上!我只能靠勤奋。
而我们,真的相信什么?真的相信员工吗?真的相信正能量吗?并用在了文化建设上吗?一个组织,必须相信承载组织文化的员工。诚如《中外管理》曾报道的案例,如果一个美国餐馆全部雇佣刑事犯都能实现正常运营,我们有什么理由责怪员工素质低?
真的土壤
这是企业文化能从个人传到组织的基础。从相信到实现,需要土壤。
我记得,丰田的精益专家曾对好学的中国企业家说:你们应该少问“HOW”,也就是不应在你们遇到一个管理问题时就问:丰田是怎么解决的?我们的办法照搬到你们那里肯定会失败!因为我们的情况差别太大了。你们该多问“WHY”,也就是丰田的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丰田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做法?这对你们更有帮助。
如果我们深刻了解了一个管理方法的文化土壤,无师自通,你就会知道哪些我们可以借鉴,哪些只能用来欣赏,甚至哪些我们是要规避的。
真的个性
什么叫个性?一位法国人的看法很值得分享:“真正的个性,就是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法国女人公认是世界上最有气质的,也就是说,她们未必很漂亮,但却很懂得展示自己最独特的一面,因而依然得体,有味道。
同样,企业文化也必须要有个性。现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企业文化普遍缺少个性,各个企业文化手册里的关键词几乎雷同。雷同到几乎记不住,甚至也记不错。
而个性的价值,还不仅在于是否与众不同,更取决于它是不是真的。
比如耳熟能详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其中“创新”就很可疑。因为北京文化的本质,是千年帝都文化。而帝都文化,能熏陶出创新吗?帝都是天子脚下,讲求的首先是“规范”,其次是“稳定”。这里绝不是一个可以试错甚至折腾的地方。这些基因都和创新相抵触。事实上,就是在美国,创新之都也在硅谷,而不会在华盛顿。
所以,优秀文化的个性,来自对自己更客观、更深入的了解。
文化是长出来的。文化惟有真,才会有生命。老板的信念,是企业文化的种子;种子只有在匹配的土壤里,才会萌芽;而基于此最终长成的大树,必是独具风骨的——因为天下本就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