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5-(3)海伦娜

第三节  海伦娜:第一个考古学家

当然,标题中的“考古学家”是调侃的意思,但却也是名至实归。

海伦娜可能从年轻的时候就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君士坦丁将基督教合法化肯定是与她的影响分不开。儿子当了皇帝后,皇后海伦娜就开始想去耶路撒冷去探寻耶稣的足迹,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儿子的支持。

海伦娜去耶路撒冷时的年纪大概已经是76-78岁高龄了,但她老人家依旧带领一群随从,登高爬低的奔走在耶路撒冷内有关耶稣的各个“圣地"之间。主要考古成就如下:

真十字架,据说(看清,是据说啊)海伦娜发现了三个十字架,就是钉耶稣和另外两个罪犯的,还有侮辱耶稣的木牌,写着”拿撒勒的耶稣,犹太人的王“(缩写为INRI,你在教堂如果留意下会看到),还有钉耶稣的铁钉。不过这三个十字架哪个是钉耶稣的就不好分辨了,于是机智的海伦娜找了一些病人(书中说是一个奄奄一息的女人),让他们都接触十字架,结果接触其中一个十字架的病人都好了。关于这个”真十字架“也有着很多传说,到了十字军东征期间,被萨拉丁(穆斯林的重要人物,后面会讲)抢走后就消失了。记住这件事,我估计这本书到后面可能会提到吧。

真十字架虽然丢失了,但一些碎片被保留了下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如巴黎圣母院等,神圣性相当于寺庙中的佛舍利)。不过据说这些碎片如果加起来的话,能凑成一片森林了(假的远远多于真的)。

这是耶稣撒冷圣墓教堂内最初供奉真十字架的地方,萨拉丁可能就是从这里把真十字架抢走的。现在依然有很多信徒在此敬拜,这个地方还保留的墙基曾经是哈德良下令修建的朱庇特神庙。

圣墓教堂,海伦娜在她发现了耶稣受难和复活的墓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壮观的大教堂,圣墓教堂(苦路的最后五站都在这里面了)。不过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圣墓教堂与1700年前的样子肯定不能完全一样了。

圣墓教堂内有着几个与耶稣有关的圣地,还有诸多的后世修建的小堂等等,很难一下都能看懂。现在整个圣墓教堂分别由东西方的几个不同教派共同管理着,拿钥匙的还是个阿拉伯人。这是耶稣钉十字架的”各各他“。

这是耶稣下葬以及升天的圣墓。

当时从橄榄山上远望圣墓教堂,金色的圆顶显得格外的辉煌和壮丽,后来穆斯林修建的岩石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故意在规模上超过圣墓教堂,抑制了圣墓教堂的辉煌。

海伦娜还寻访了许多圣经中有关耶稣的圣地,在耶稣诞生的伯利恒,她”找到了“耶稣降生的洞穴,并修建了这座圣诞教堂。

到了公元333年,海伦娜已经去世3年了,耶路撒冷(虽然还叫埃利亚)开始变成了一座热闹的基督教城市了,圣墓教堂正在大兴土木(5年后才落成)。

君士坦丁和海伦娜时期,只是对基督教解禁,耶路撒冷的地位虽然提升,但犹太人的处境并未有多大改变,君士坦丁甚至下令,如果犹太人敢阻止他人信基督教,则要被火烧死。即使这样,还是有少数犹太人在偷偷地祭祀和祈祷。犹太人依旧被禁止进入耶路撒冷,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允许上圣殿山。相比圣墓教堂等的新建,犹太人的圣殿依旧被冷落中,”哈德良的雕塑依然屹立在圣殿山的废墟中“。

书中说阿里乌斯死于粪便爆炸事件,让人一头雾水。据阿里乌斯的敌对派的描述(估计有添油加醋报复的心理),阿里乌斯有一次突然觉得肚子疼,想找厕所,没想到方便的时候,因肠子爆裂就死了。阿里乌斯虽然死了,但阿里乌斯教派的残余依旧给君士坦丁带来不少烦恼。

公元337年5月22日,君士坦丁大帝病死在东征波斯的途中,临死前才受洗算是成为基督徒(比较戏剧性的是给他洗礼的是个阿里乌斯派的教士)。他把帝国分给三个儿子(福斯塔所生)和两个侄子(君士坦丁同父异母兄弟的儿子)。至于这五个继承人所引发的混乱,下节还会提到。

海伦娜后被天主教会封为圣人,也称圣海伦娜,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有她手持十字架的塑像。

(0)

相关推荐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4)

    (四) 耶稣最后的时光在耶路撒冷.礼拜天骑驴荣耀进京,礼拜一耶稣洁净圣殿,礼拜二宗教领袖冲突,礼拜三阴谋杀害耶稣,礼拜四客西马尼被捕,礼拜五受审被钉十架,礼拜六主被安葬坟墓,之后是复活升天.第一天的后 ...

  • 以色列之 神韵

    以色列在希伯来语中是"与神角力者",旅者在以色列,能够感受到神韵么? 真实感受以色列的深厚历史是从凯撒利亚国家公园开始的,公元前这是一座犹太城市,后被罗马帝国征服,他是以色列建国后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3)达扬接过指挥权

    第三节 达扬接过指挥权 6月1日,摩西.达扬临危受命,就任国防部长.还记得我们在49-2中说过的英国人奥德.温盖特吗,那位特种作战的先驱,以色列军事人才最初的培养者,"犹太人的劳伦斯&quo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2)拉宾:战前的崩溃

    第二节 拉宾:战前的崩溃 战争看来是无法避免了,开战前,双方对战争的结局预测恰好都与实际相反.以色列方面不管结局如何只有拼死一战.而埃及方面则是信心满满,纳赛尔的将军阿米尔则向纳赛尔保证百分之百的没问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1)纳赛尔和侯赛因:战争倒计时

    第53章 六日战争☆☆☆☆☆ 公元1967年 第一节 纳赛尔和侯赛因:战争倒计时 六日战争,又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也有称"六月战争"的.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也是比较重要且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2(2)约旦的侯赛因

    第二节 约旦的侯赛因:耶路撒冷最后的国王 刺杀阿卜杜拉的幕后策划是埃及国王法鲁克和耶路撒冷原穆夫提阿明.阿明的堂弟穆萨.侯赛尼等三人被执行了死刑. 一年后法鲁克被军人纳吉布和纳赛尔发动的政变推翻.1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2(1)耶路撒冷之王

    第52章 分隔 (1951-1967) 第一节 耶路撒冷之王:圣殿山上的流血 耶路撒冷之王指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一世). 这节讲述的是1951年阿卜杜拉遇刺的事件.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约旦占领了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