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悟道悟出了心学的逻辑基础

在王阳明整个心学的结构中,心即理是阳明心学全部思想得以建立的基础,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理学发展

理学是中国历史上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思想成果最丰富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次思想文化运动的起点在唐代韩愈——道统问题,在唐代佛教过度繁荣,整个国家的各个阶层都大谈佛教,但是,我们中国是有一个独特的圣人传统的,我们原有自身文化传统的,面对佛教的巨大挑战,这使韩愈深深的感到本土文化传统的忧虑,因此他提出的道统问题,韩愈反佛,将佛教视为异端,对佛教的三大政策:焚其书,庐其居,人其人,韩愈坚决的排斥佛教,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唐代的思想格局。

到了北宋,北宋五子基于反佛和振兴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他们有了不同的做法,他们深度的去研究佛教,领会了佛教,明白佛教的原理,汲取佛教的精髓,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追溯先秦儒家文本,对先秦文本进行重新解释,对儒家思想进行重新建构。

从这个意义上说,理学也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重建,比如:先秦的儒家思想里面包含的不是很显明的某些观点,在宋明的理学家那里这些观点就变得非常突出。理学可以这么认为:以儒家为典范的中国本土文化面临着佛教思想的巨大冲击之下,儒家思想开始实现的自我更新,理学在对儒家思想重建的过程中汲取了佛教,道教等很多思想的精髓,甚至在形式上都借鉴了佛教和道教,比如:静坐。

朱熹基本循沿程颐的思想,认为理是最高范畴,理有一本之理和分殊之理,我们要通过学习而成为圣人,最根本的问题是对于一本之理有终极体认,这样才有可能优入圣域。

陆九渊也认为理是最高范畴,理就是道,但是他认为理不在那里,理在我心里,所以他提出的命题是心即理,圣人之学心学也,只要反观内省,明白自己的心,就是最高实在本身。

二者差别在于:关于最高实在本身存在性的终极预设不同。因为这个预设不同,导致在如何实现终极实在的逻辑行程上发生了差别。

心即理

王阳明的心即理起源

(一)守仁格竹

王阳明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阳明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朱熹的“格物致知”之学,王阳明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阳明对朱熹的“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二)龙场悟道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阳明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

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阳明的生命面临着死亡的巨大的威胁,生活处于极度的艰难困苦之中,财富名利在这种环境下皆淡化而去,唯有生死一念还横亘在心中,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王阳明不断的给自己提问:如果圣人身处此种环境该怎么做呢?这种提问实际上已经是在转换心态,实现心灵境界的转换,已经将自己当成是圣人了,这个问题的不断提问,不断思索,使得王阳明产生了思想的飞跃,他突然意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原本就具备圣人的品质,问题仅仅在于自己是否愿意而已,我的心灵境界的升华就意味着我的世界的改变。龙场悟道就是关于心即理的体悟。

吾性自足

心即理的含义

心是指心之本体,心学的心不是人体那一团血肉,不是指推动血液循环的心脏器官,否则已死的人,他的心脏器官还在,但是他不能够视、听、言、动了。你的心,就是指那个能够主宰视、听、言、动的东西,是我们的精神,是我们的意志,心的本体就是“至善”。

理是指天理,也就是道,是宇宙最高原理,天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没有存亡加减,天理是永恒存在的,天理既能生物,又能统辖万物,它包含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法则、原则、标准,它又是至善的。

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外者误也。理在心上,心外无理,理在心上求,也就是说宇宙的最高原理和我们人本身的本质是纯然一致的,本心是宇宙最高原理在人本身的实在状态。

心即理的理论意义

心即理肯定了人的本质和天道的本质是同一的,这就为人的现实生活转进于圣人的境界提供了理论前提,心即理在王阳明整个心学全部思想得以建立的基础,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陆王心即理

心即理是陆九渊提出的,但是对于心即理的意思来说,王阳明的心即理和陆九渊心即理没有区别,但是,用王阳明的话说:(陆九渊的心即理)大段也是,只是粗了。王阳明的意思是陆九渊的心即理大体是正确的,只是粗糙了。因为陆九渊只讲到了心放之四海而皆准,圣人同此心,同此理,并没有对心即理这个观点本身展开细致的论述,更没有对心即理展开一个实践的系统,也就是缺乏功夫论,而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功夫论系统非常完整,而且并不停留在心即理的论述,后来把它发展成为良知学说,相比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即理要完善的多,系统的多。

个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即理并非是继承陆九渊的心即理,虽然二者无本质差别,但是王阳明的心即理是他自身在身处绝境之中体悟出来的,是冲破朱熹理学而顿悟出来的。

(0)

相关推荐

  • []阳明心学的核心架构在线收听

    董平:各位朋友,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一起探讨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体系,看起来似乎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往往不知所入,但是如果深入其中.了解其思想整体的一个架构,实际上我们可以相对 ...

  • 我心光明。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誰最中國」 王阳明,是一个奇人. 十二岁那年,王阳明听老师讲:天下第一等事是好好读书,考取功名.王阳明当场表示反对,他说: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个圣贤. 王阳明说到做到,后 ...

  • 王阳明:三教原来是一家

    有人提过这样的问题:王阳明与朱熹谁更厉害?这个当然不好回答.我认为,朱熹是宋代以来正统的官方思想家,他的影响力主要限于学术界.但是王阳明不一样,他不仅在学界,而且在政界.商界都有超量的粉丝群,可谓&q ...

  • |阳明格竹: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在线收听

    我们上一讲讲到王阳明对朱熹理学有所怀疑,才有了阳明心学.其实早在他创建心学的龙场悟道的许多年前,他就对朱熹理学已经产生了怀疑.那么他的这种怀疑是怎么发生的呢?导火索就是我们今天的国宝大熊猫最喜欢吃的一 ...

  • “龙场悟道”与王阳明的成圣之路

    有人提过这样的问题:王阳明与朱熹谁更厉害?这个当然不好回答.我认为,朱熹是宋代以来正统的官方思想家,他的影响力主要限于学术界.但是王阳明不一样,他不仅在学界,而且在政界.商界都有超量的粉丝群,可谓&q ...

  •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独创7字真言:行、勤、知、底、心、诚、耐

    古人说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功.立言.立德,能做到其中一个基本上就名垂青史了,但是有个人却基本都做到了,那就是明朝的王阳明. 提起王阳明此人,可以用"神人"来形 ...

  • 王阳明龙场悟道总结出了,人生无非就是十个字

    人活一世,最终的归宿很简单,一方土壤一木盒,简约到了极处. 生活也从来都是越朴素越高贵,越简单越幸福.牵挂太多费心劳神. 在社会的快节奏中,最好的修行就是断舍离.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 ...

  • 王阳明: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关键在于悟透这一“心学智慧”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修身.立学.为文.武功方面均有大成的人,这一点似乎只有清代的曾国藩能与之相提并论. 然而曾国藩在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却"屡败屡战",且两次因为遭逢惨 ...

  •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第三期百日成长计划  白立新老师开幕致辞  本文字数:2538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2020年11月15日,一行来自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的学习者,再次抵达了阳明先生的悟道之地--贵州龙场.这 ...

  •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道”到底是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道”到底是什么?

  • 王阳明真的是在龙场悟的道? | 彰考局

    明代传奇人物王阳明,据说年轻时学朱熹的方法格竹子当圣人,结果没成功. 后来被贬到贵州龙场驿当驿丞,某一天,他在山洞里面忽然间开悟了,得出"圣人之道应反求诸心,不需外求"的结论. 但 ...

  •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顿悟出了哪些道理?

    这是他构建出自己独特的心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场合,让王阳明感悟了自身的良知,也是他看透花花世界,找寻内心强大源泉的重要之悟.听说他的老师朱熹的理论王阳明已经学透了,他急于寻找下一个突破.于是就自己打造了一 ...

  • 康恩贝:在龙场悟了什么道?

    柳传志著名的管理三要素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定好战略,说好宏大的叙事,并用其统一队伍思想,这是一个优秀老板的必备技能.所以啊,会套路的老板才是好老板. 小弟不才,也看过&l ...

  • 第二集 心即理 :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王阳明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传习录>. <传习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