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消失近两千年,现在哪里人更像他们?陕北、山西、河北、河南

统万城,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则村,为匈奴人的都城遗址,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较早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这个遗址同时见证了匈奴人在中国北方的“消失”。

匈奴在中国北方衰落后,鲜卑人迅速进入蒙古高原,匈奴与鲜卑不断混血通婚,后代称为铁弗人。建立大夏国赫连勃勃就是铁弗人。431年北魏亡大夏,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设置为统万军镇。从此,匈奴人彻底从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淡出。

然而,匈奴人到底去了哪里,或者今天哪里更“像”匈奴人一直是受到人们关注的主题,记得,在兰州工作时,号称自己是“最后的匈奴”以此来找乐子,而陕西一位作家以此为题声称陕北人是最后的匈奴,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这不是说人们没事了喜欢寻热闹,更多出于对匈奴民族消失的一种挂念。现在,我们也一起来说说。

《史记·匈奴列传》中说,春秋战国时,秦、晋是强国。晋文公赶跑的戎狄,居住在河西的圁水(即今陕西北部神木、榆林、佳县等境之秃尾河,为黄河支流)、洛水之间,称为赤狄、白狄。秦穆公得到由余的帮助,使西戎八个国家都服从秦国,所以从陇地往西有緜诸、绲戎等戎族,歧山、梁山、泾水,漆水(在陕西省中部偏西北)以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等戎族。而晋国北部有林胡、楼烦等戎族,燕国北部有东胡和山戎。各自分散居住在溪谷里,都有自己的君长,常常相聚在一起的竟有百多个戎族部落,但都不能相互统一。

这段记述了当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致分布图,而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这些部落大致都可以称为后来出现在历史上的匈奴人的先民,因为,他们在后来都成了匈奴的部众。

后来,匈奴冒顿单于称霸草原,并夺取河套地区,建立强大匈奴部落联盟。这个匈奴部落联盟在强盛的时侯,东破东胡,南并楼兰、河南王地,西击月氏与西域各国,北服丁零与西北的坚昆。范围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至内蒙古东部一带。南沿长城与秦汉相邻,并一度控有河套及鄂尔多斯一带。向西跨过阿尔泰山,直到葱岭和费尔干纳盆地,北达贝加尔湖周边。被称为“百蛮大国”,疆域面积大约有600万平方公里,把中国北方的众多的少数民族都囊括其中。

通过《史记》记述和匈奴疆域,人们似乎可以将匈奴部落联盟的内部民族划分为这样三个派系:正北方系(匈奴部落联盟的统治部落,从血缘上讲可能与北狄更接近一些)、东北方系(东胡系)、西北方系(西戎系)。这三个派系在冒顿单于时都被统一成了一个“民族”或者政权。更后来,其留存在留在蒙古高原的渐渐被汉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等都是其后裔,也是岳飞的诗句中的“胡虏”、“匈奴”的所指。

但是,这不是匈奴人与我们今人的“血缘关系”的全部。通过我们前面引用的《史记·匈奴列传》说法,不难看出早在匈奴部落联盟建立之前,匈奴的先民已经进入至了今天的陕西与山西北部。所以,这两个地方尤其是一些陕北人称自己是“最后的匈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匈奴部落联盟土崩瓦解之后,确也有一些匈奴人融入了这两个地方。

比如,赫连勃勃的子孙后姓刘,而陕北姓刘的很多,其中或许就有匈奴人的后裔,再如呼延、独孤等复姓,也有可能就是匈奴人的后裔;山西方面,建立后唐的李存勖和他的父亲李克用就是沙陀族人,李克用生于今山西北部代县的雁门。沙陀族实际上就是历史上的处月人,他们散居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天山山脉东部巴里坤,其地也曾是匈奴部落联盟的疆域,其人先民也曾是匈奴部落联盟的部众。808年投归唐朝后,因为被吐蕃追兵所杀,最早生活在宁夏灵武这个地方,后来成为唐朝佣兵从徙河东,因为征战有功,被赐姓李。

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这两个地方的一些人就是匈奴人的后裔,这是绝对不科学的,因为两地人群,很大程度是由过去汉族戍边军士、流民等为主体,融合其他各个少数民族,匈奴族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部分,只能说匈奴族参与了两地民族融合相对有历史的依据一些而已。

比这更早的今天的河北与河南,《史记·匈奴列传》为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曾经匈奴人的先民戎狄来到周朝都城洛阳,攻打周襄王,襄王逃奔到郑国的汜邑(今河南汜水县)。最初,周襄王想讨伐郑国,所以娶了戎狄的姑娘作王后,同戎狄之兵一起讨伐郑国。不久,襄王废黜了狄后,狄后怨恨;襄王的后母叫惠后,有个儿子叫子带,想立他为王,于是惠后同狄后、子带为内应,为戎狄打开城门,因此戎狄才能进城,打败周军,赶走周襄王,而立子带为天子。于是,戎狄中的一些人就住到了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一带),东部到达了卫国(周朝的姬姓诸侯国,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辖地大致为今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

那时候,匈奴人的先民就进入了河南,河北自然是不用说的了。而我们在这里重述这段历史,无非是想完成这样一种表达: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共同体,而人们研究民族史的意义,即是想弄清这个多元文化的分支;在强调包容性整体的同时,亦不能让一些文化特色暗淡下去。

根据史籍的记载,最后的匈奴人逐渐改为汉姓。其后裔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山东和福建等地。如位于江苏苏州的金氏,位于福建福安市赛岐镇宅里村的金氏,位于河南省鹤壁市的赫连氏,位于安徽省皖南东至县南溪古寨金氏,甘肃省兰州市榆中金崖镇金氏,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后路金村金氏,山东省文登市丛氏-传说皆为匈奴金日磾的后裔。而一些人以“最后的匈奴”的自称,分明是出于对《史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的印证,以及对匈奴民族消失或者被融合的怀念。(文/路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