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有道之人必是有德之人;有德之人不自夸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此章是《道德经》德经的第一章。在二十一章的时候详细地说了道与德的关系,这里再简单论述下,“德”是“道”作用在具体事物身上的体现。万事万物都是“道生之,徳蓄之”,道生德养。道生万物,至于这个事物能不能长久,就看德养不养了,一件事物合道合德,得到人民的拥护,就是有德,就能长久;相反,一件事物缺德,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说明无德,事物就长不了。所以“德”至关重要。
要理解“德”,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德”同“得”。《道德经》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道得经》或者《得道经》?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
上德的人不认为自己有德,做了有公德的事情,认为是该做的,也不去标榜,所以有德。
最大的德(得)是在不想得到的时候得到的,最大的德是什么,就是得道,道是在清净无为的无欲中才能得到的。
我们平常人都想得到财富和地位,上德的人首先想到的不是财富和地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把事情做好,为人类解决一个什么事情,
比如马云先生,他就是想为人类解决网上购物的问题,让天下生意不再难做。他自己多次表示不喜欢钱,并把公司的股份分给了公司的员工。
华为的CEO任正非老先生,致力于科技给人类带来便利,也把公司的股份分给了员工。当事情真正做好了,财富,地位要来挡都挡不住,这就是上得不得,是以有得。
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
下德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失去德,实际上是没有德。下得的人总是想着没有失去得,每个月都能得到点,没有想着为社会,为人类多做点事情,格局不大,所以,就得不到更多。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
上德的人做事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的人做事顺应自然而有心为之。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但并不刻意表现自己的仁;上义的人有所作为是有意为之。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上礼的人想要有所作为却没有人回应他,于是就卷起袖子扬起胳膊来强迫别人服从。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失去了道之后才有德,失去了德之后才有仁,失去了仁之后才有义,失去了义之后才有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礼是中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的开始。
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所谓有远见,有先见之明,不过是道的虚华,而愚昧也就从此开始。
那怎么做呢?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所以大丈夫为人处世要厚道,而不薄情寡义;要朴实而不虚华。故去彼取此。所以要摒弃浅薄和虚华,而要敦厚和朴实。
[注释]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开始、开端。
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10、华:虚华。
11、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
12、薄:指礼之衰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