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经历不顺,或处于人生低谷时,记得读读苏东坡
如果你正经历不顺,或处于人生低谷时,记得读读苏东坡
公元1082年,已经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当时的黄州,还是一片萧瑟的穷乡僻壤,对于在此之前一直过得顺风顺水的苏轼而言,被贬黄州无疑是对他最大的打击,他甚至一度以为,黄州,就是他人生的终点。
刚到黄州的苏轼,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只好寄居在一个寺院的小屋里,落脚的问题刚解决,怎样生存下去又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苏轼
当时被贬的官员,主要依靠自给自足的方式生活,当地官府将寺院附近的一块坡地分给了苏轼耕种。
由于这块坡地位于城东的位置,苏轼就把这块荒坡取名为“东坡”,苏轼的人生,也由此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自号“东坡居士”的苏东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到公元1082年的时候,苏东坡已经从最初的惶恐和焦虑,变成了可以笑对一切风雨的坦然,他这个时期的诗词,也从一开始的愤怒和讽刺,转变为充满温暖和宽容的风格。
苏轼
当然在这个时候,苏轼的生活也已经在黄州彻底安定下来,只不过,那块被取名为“东坡”的土地,不久之后即将被官府收回,苏东坡只好考虑另外寻找一块土地。
很快有朋友告诉他,在城外一个叫沙湖的地方,有一片肥沃的土地适合耕种,于是他和朋友一同前往沙湖,走到半路经过一片竹林的时候,暴雨突然从天而降。
同行的路人猝不及防,纷纷狼狈不堪地抱头寻找躲雨的地方,只有苏东坡没有躲闪,反而在雨中怡然自得,就好像他对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毫不在乎。
苏轼
不久之后风停雨歇,被全身淋透的苏东坡却兴致盎然,口中悠然地吟出一首《定风波》:
在这首词里,苏东坡写下了他当下的释然和潇洒,他在暴雨骤降的那一刻,对那穿林打叶的雨声毫不在意,暴风雨的来临根本没有妨碍他边走边吟的脚步。
苏轼
他甚至觉得自己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更有乐趣,一场暴雨而已,又有何可怕?身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也照样漫步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从容乐观与潇洒,在这短短的七个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一个曾经春风得意的朝廷重臣来说,被贬黄州以后,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生活质量都急剧下降,这个阶段无疑是让苏东坡感到诸事不顺的人生低谷,然而仅仅三年的时间,苏东坡就从心灰意冷的绝望中走了出来。
此时的苏轼,不但有笑迎风雨的潇洒,还有泰然处之缓步前行的旷达和超逸。
苏轼
在定风波的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说自己回望来时的风雨萧瑟,管他雨也好晴也好,对我再无半点影响。
外界的风雨沧桑和世事的万千变幻,都成为了苏东坡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的宝贵契机,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些诸事不顺的痛苦和磨难,人生又哪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喜悦和潇洒呢?如果你正经历不顺,或处于人生低谷时,记得读读苏东坡这首词,学学那种笑迎人生风雨的智慧,自然可以坦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