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大道方致远——《论语》悟读【465】

虽有小道亦可观,惟其大道方致远。

《论语》第十九篇第四章:

【原文】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阻滞),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

子夏说:“即使是雕虫小技,也一定有可取之处;用来实现远大理想恐怕有难度,所以君子不涉足。”

【悟读】

大道行,则礼乐兴;

礼乐兴,则天下和。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一词出自《易经》,形而上即道之“灵魂”,形而下谓之器,可解为“术”。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在传统文化的道器观中,器,指物质;术,指方法或技术;道,指方向。如果“术”是一些方法论,那么“道”则是事物之灵魂。

须明本章,须解于此。大道者,放之四海而皆准;小道,一时一地之方法和技术。

夫子之道大,一以贯之。夫子一生致力于以周公为榜样,希望通过从政,改变礼崩乐坏,实现大同社会,即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欲大同,必大和,而天下和之根本,在于人内心之和,亦即人欲与天理的和谐统一。比如,趋利乃是人欲,但见得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一种“人欲与天理的相互和谐”。

小道窥于一隙,执于一偏,非谓其无所得,就其所见所执,亦皆有可观。但若推而远之,欲其达于广大悠久之域,则多窒泥而难通,故君子不为也。或曰:此重经世之义。小道,如农、圃、医、卜、百家众技,擅一曲之长,应一节之用者皆是。故本章之悟读,有方家以为应与君子不器章相参,夫子在此强调人须全面发展,勿执于一道。

惟有大道方致远。本章涉及到的是一个人生方向的大问题。

李嘉诚有个哲学理念,叫“建立自我,追求无我”,他强调的就是由术入道。“建立自我”,属于“术”的范畴。任何模式的“术”,终将归于自身能力上,“建立自我”,本质上就是一个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当人达到一定境界,建立一个高层次自我,任何事情皆可做到极致,然而即使是做到极致,依然桎梏在“术”中;故李嘉诚强调须“追求无我”,“无我”就已经上升到“形而上”的境界,即“道”的层次,此人生之境界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