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三一)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病
第二节湿病
一、湿痹
【原文】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临床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关节疼痛,心烦,脉沉细,这个就是湿痹。
如果你见到关节疼痛,脉沉细,又有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这时候就用利小便的方法来治疗。
关于小便不利,很多教材以及好多医生总是与泌尿系感染连系起来,说是排尿不通畅,尿频,尿急,尿痛,尿瘙痒。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小便不利就是尿少的意思。
张仲景在这里讲的太阳病,这并不是真正的太阳病,如果是太阳病,是可以用汗法的,但是这里不是,这里是用利小便的方法,而不是用汗法。这里是有里湿,如果小便不利的话,湿邪就会积聚在身体内,有湿邪在体内,大便就是溏稀的。
湿邪侵犯关节而成为痹证,关节就会疼痛,那么为什么利小便,关节就不疼痛了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要点延伸。
【要点延伸】
1、脉沉细:血容量减少。
当血容量减少的时候,脉就会细,一般情况都是沉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津液不够,才会导致血容量的减少。
2、小便不利:小便量少。上面已经讲过。
3、“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胃肠生物性湿邪侵袭,血容量减少。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甚至还有一点溏泄,这提示我们,水液从大肠走了。实际上,是因为有湿邪,胃肠感染,水液进入肠道,然后引起了血容量的减少。
胃肠道感染的时候,肚子稍微有点不舒服,会拉肚子,然后,身上会觉得冷,会觉得疼,这时,摸他的脉也是沉细,实际上,湿痹就是这样产生的。但是,胃肠道感染也没有那么重,因为湿痹的病邪是从肠道感染来的。所以,它是一个胃肠道生物性湿邪。
为什么叫生物性湿邪?不是说水气多了,就叫湿邪,水气多,是物理性湿邪。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出来的微生物,病毒也好,细菌也好,这些就属于生物性湿邪,这些生物性湿邪进入肠道以后,才会引起胃肠道的感染,就会引起拉肚子,所以,就出现了大便反快,小便就少。这样一来,津液的吸收就少,血容量就减少了。
一个血容量不够的病人,利小便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这里说到:“但当利其小便”是指特定的药。这种药能够治疗胃肠道感染导致脱水的血容量不足的这一类方剂,最具有代表性利小便的方子就是五苓散。五苓散是一个很好利小便的方子,其实五苓散是治疗胃肠道感染最好的一个方剂之一。
4、太阳,指人体阳气充盛的部位,非疾病阶段,与脏腑经络直接相关。与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密切相关。只因是部位,所以才可能有中寒、中风、中暍等病症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