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啊,教辅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事的今天,推波助澜的不仅是补课之风,更有教辅之热。迎合人们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也使教辅市场更加炙手可热。

教辅说白了就是条理化的习题集,随着每年的中、高考之后,这个“习题集”都要有所更新。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辅种类繁多,仔细看来也都大同小异,个别烂的也难以在同类教辅中参与竞争,所以现在大都教辅资料都很在意自己的质量,这个质量说到底就是选题要新、紧跟考试指挥棒;要对学生的考试有导向性、最好能有原题被考试采用;要让任课老师满意感觉实用便利、配套课时教学或单元测试或考前复习等,更要在同类教辅中凸显优势、领跑市场。既已打出去的品牌,决不能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有了教辅,可谓学科老师的得力助手,用不着再去选题更不用说改编或原创了;有了教辅,学科教学就有了抓手,别在乎课怎么上好,别管课堂的效率,别在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要把教辅上题的会做就成;有了教辅,有的老师不再钟情教材懒得钻研教材,甚至将教科书弃之一边,视教辅为座上宾!为保险起见,为捞到考卷上题目,“同一学科用一种教辅是绝对不够的”,不少人认为要加大“剂量”,对此家长们竭力支持配合,于是同一学科使用三套教辅的已属普遍现象。

“今天作业,做A第4个练习;做B第33~35页;家庭作业,做C对应今天的学习内容···”学习好的学生听话的孩子都按照老师要求去做,白天时间有限,只好夜以继日,牺牲自己本来就不足的睡眠时间;差的学生调皮的孩子为了交差,要么敷衍要么抄袭;由此老师也加重了自身的负担,倒不是去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而是把大量的时间耗在教辅上,被它所牵引所困扰。要批阅要讲评,有的自己还得先试水再布置学生,也有投机的是放手让学生协助批阅,至于讲评,那要看有没时间了。

不知从何时起,商家为了赢得市场牟取更多利润,竟然私下让利给老师或学生。一本标价20元的教辅,卖给你算7折或6折,当然这其中他仍有利可图。教辅书籍的利润空间巨大,恐怕这也是促成教辅红火的原因之一,更有教师遇到麻烦事,几个商家都向你示意推介,如何选择不偏不倚,倒也是教学之外的学问。

应该承认编撰教辅的老师们水平不低也很辛苦,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对教材体系的把握、对中高考试题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高度。然而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和莘莘学子都是充当的解题机器或阅卷机器,完全被牵引和利用着,欲求质量以多制胜,要得高分徜徉题海。教师每天辛苦忙碌但业务能力并未因此提高;学生辛劳不堪重负真正取得成效的还是少数人,对学习怀有兴趣者寥寥无几;家长买单付出又一笔开销,可叹有的教辅资料还是八成新基本没用哦!

再说补课,大都是让学生再买一本教辅,当然有别于全班统一使用的。先做再讲,人少时老师可以兼顾差点的学生,人多也许就被忽略了。补课学生又比其他学生增添了更多的负担,“多做题多跑路多花代价”。其实平时态度不认真学习习惯差的,期待补课改变,甭想见效。这恐怕是那个望子成龙的家长不能理解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阵地是课堂。课堂学习效果决定你的学习成绩优劣!补课只是辅助手段,教辅算是辅助工具。现在我们盲目贪多做题被教辅所困,盲目跟从补课而不够重视平时的课堂学习,而感觉孩子学习不如愿、达不到理想成绩时,马上想到是加大教辅力度,热衷补课来改变与提高,只能是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教辅对教师的备课或教学的确带来利好,但终究代替不了教师去钻研业务。教辅对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检验学习成效带来便捷,但绝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把它当成“主食”而用。如今的教辅地位空前,干扰着正常的教学秩序;挤占掉教师的钻研业务的时间;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也滋生了校园的腐败。教辅的泛滥与家教的逐利一样是应试教育的催生的副产品,需要综合治理亟待改变,期待净化教辅市场,还教育生态环境天然绿色,还孩子健康成长的广阔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