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理上活着不一定就无趣
在道理上活着不一定就无趣
按照时下应用心理学的分类,我是个讨好型人格的典型。大概表现就是,在很多本该据理力争的事情上会无原则的妥协退让,且习惯性的妥协退让。我为此吃了不少苦头。苦头吃过也就过了,留下的需直面的因之而来的困境,才是真正的挑战。细细想来,如今境遇的艰难窘迫,多是因着曾经某一刻的妥协和懦弱。
有人问谨守礼制,一辈子依凭着儒家义理生活的伊川先生,他那样过会不会太辛苦。要知道同辈中以洒脱率性行事的苏东坡可是对他的生活态度颇有微词的。伊川先生的回答是:不辛苦,依理而行,在道理上活着,怎么会辛苦呢?彼时年少的我不懂,以为这是迂腐的学究话。如今世事历经有几,方领悟伊川先生平淡话语中的黄钟大吕之音。
依道理活着,你才有可能真正的心平气和,才有可能不迁怒不贰过。才能得着人人艳羡的心安。否则,再高的才干,再大的智能,心安也是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儿,于是也只好“我愿生儿愚且鲁,无忧无虑过一生”。毕竟,那不愚不鲁的才智用到哪里是个大问题,用不好,痛苦可能就没完没了了。
有一次,邵雍要教明道先生占卦,明道不学。邵雍占卜据说很灵验,连人什么时候死都能算得个大概齐。明道的回答是:你即便算准我明天会死,我今天依然得按照道理活。既然无论如何都要活在道理上,那么,还算它做什么?所以,在道理上活着,人就是活在过程中的人,才不会为了结果而忧心忡忡,又或者每一刻都是目的,压根不需要下一刻的处境为此刻事后添附上找补上意义。
总是听到看到有一得之见的人对他人评头论足,说什么道学夫子就是不懂人间乐趣的人。我反倒觉得他们那样活着,同样精彩得很。我想不出一个无趣的人怎么写的出“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诗句,而能践履“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的人,你觉得没有旷达洒落的胸襟,能做得到?
只不过,这个道理本身需要是正的,这个正里面有你确定不移的信,还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真。当你不妥协时,你心态平和,无故加之不怒,卒然临之不惊。因为不光是你,即便是那个营造了无故加之于你,卒然临之于你窘迫境遇的人也知道,道理不在他那。有什么比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的心境更能开出精彩的人生境界呢?
至于说什么时候该怎么做才算是活在道理上,那可能并不太需要谁告诉你,每个人心里都有。不过是“读书明理,随事格物”的集义以养浩然之气而已。
记得曾经听朋友说起一个故事,他的老师转述去拜访前辈老先生的经历。一见面,被老先生的气象格局所震撼。他说,那是读老先生的文字所没办法接触到的一些东西,但却是真实的能触动你的。我们这个时代,好像不太容易养出那样的学问气象来了。其实,气象也好,格局也罢,不是什么没有内容的抽象描述,你去感受了,自然就能感受到。
人生在世,一世人生,忙忙碌碌,熙熙攘攘,无非是求一份心安,活一份旷达。人虽禀气各有不同,境遇也相差甚远。好在儒家讲金不在大小,皆可足赤,愚夫愚妇皆可为圣人。只要踏踏实实,勿忘勿助,守着学不躐等的古训。心安,也并非不可得。至于我们的人生能活出怎样的气象,是不是能得一份内心的宁静平和,也只能是靠每个人自己了。
只是,各自修行而已,活成什么样子,想来也无可指摘。
在道理上或者是不是有趣,心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