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就暴露三大硬伤,《情深缘起》真不配叫《半生缘》

如果你没有看《情深缘起》,你会感觉这是一部烂剧。

如果你去真的去看这部剧,你就会发现,它真的是一部烂剧。

《情深缘起》改编自《半生缘》,张爱玲小说却洋溢着齁死人的琼瑶味儿。

什么是琼瑶味儿?

简单来讲,大概满足三点。

其一,女主必须爱哭,眼泪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其二,剧情通常是高富帅搭配灰姑娘,两人总会爱得死去活来。其三,台词必须不说人话,文绉绉是标配。

《情深缘起》第一集完美地呈现了琼瑶剧的三板斧。蒋欣扮演的曼桢哭了,富家少爷沈世钧拒绝继承家业,来上海当打工人。高中没毕业的顾曼璐至少说了两次文绉绉的台词(这三点下文会详细点评)。

其实在开播前,我们就能从宣发物料中预测,它就是一部琼瑶剧。

新《半生缘》的制片人是何琇琼,琼瑶儿媳妇,一个能完美继承琼瑶精神的女人。

早在2002年,何琇琼就以制片人的身份操盘林心如版《半生缘》。

那部剧能收获不错的口碑,多半因为蒋勤勤和童年滤镜。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看林心如版《半生缘》,它不过披着张爱玲小说的外衣,却拍成了一部虚假失真琼瑶味儿的偶像剧。

曼桢坐公交车忘记带钱,售票员讥讽她像有钱人家的小姐,竟然想逃票。

穿一身粉色大衣的曼桢,确实像不差钱的白富美。

曼桢很尴尬,世钧仗义相助,帮她买车票。

这是曼桢世钧的初相遇,完全没有按照原著来。我不认为影视改编必须要遵循原著,而是认为,改编是为了呈现更好的艺术效果,而不是变差。

02版《半生缘》的改编搞砸了。

最根本的原因是,曼桢就不该穿得像富家小姐。

因为贫穷始终是顾家的生存焦虑。为了养家糊口,曼璐辍学退婚下海一条龙,她失去了拥有爱情和更好人生的可能性。

因为贫穷,曼桢加班加点挣钱,不敢答应世钧的求婚,希望推迟两年谈婚论嫁。

张爱玲为了突出曼桢家窘迫的经济状况,甚至让世钧曼桢在一家苍蝇小馆相遇。世钧叔惠没去常吃的馆子,因为春节关门。

叔惠进苍蝇小馆,直言餐馆脏,可以推测他们俩常去的馆子应该高档干净。

大家都是同一个工厂的同事,曼桢叔惠和曼桢去不同的馆子吃午饭饭,这是民国版的上海折叠 。

曼桢世钧的初相遇,是张爱玲精心布局的结果。

02版没有遵循原著,我也勉强接受。但我不能接受的是,曼桢穿得像有钱人家的小姐。她这样的穿衣打扮,摧毁了整个故事的根基。

看过《情深缘起》第一集,我发现曼桢穿得依旧很时尚。和02版相比,她更加有钱了。

同一工厂的打工人讨薪,吐槽公司欠薪不给。在公司担任会计的曼桢秒变和事佬,她主动掏钱让受伤的打工人治病,积极号召大家捐款,希望息事宁人。

打工人与公司不发工资的矛盾,因为曼桢三言两语,就变成了打工人捐款给伤者的慈善现场。

这惊人的主角光环,可以让讨薪的打工人变成傻子吧。

这次讨薪事件不过是机械降神,让男主沈世钧看到曼桢的善良光环,推动两人的感情。

看国产偶像剧的观众都老了,国产偶像剧的情感逻辑还没变,女主一定要散发着善良的光环,遇见一个发现“她好善良,然后爱上她”的男主角。

言归正传,《情深缘起》让我不满,她在第一集已经暴露了三大硬伤。

其一、没有姐妹相。

关于《情深缘起》的选角,网友已经多次吐槽了。

蒋欣刘嘉玲年龄太大,气质太悍,黑社会大姐姐的脸不适合演上海乱世飘零姐妹花。

对此,我不反对。

请允许我说一句,蒋欣嘉玲主演《半生缘》最大的问题是她们根本不像两姐妹。

世钧叔惠去百乐门开花魁大赛,世钧没有看出曼璐和曼桢像姐妹。

曼桢去医院拿药,张豫瑾也没一眼认出已经长大的曼桢——在原著中,张豫瑾第一眼看到曼桢,还以为是曼璐。

这样的安排符合演员形象,违背故事逻辑。

张爱玲曾经给夏志清写信,将来《半生缘》影视化,建议曼桢曼璐由同一人饰演。

这个建议非常棒。

曼桢曼璐是一命两体的双生花。因为相貌相似,曼桢不可避免地复制曼璐的命运,成为向原生家庭献祭的牺牲品。

曼桢得到过曼璐的恩惠,受过高等教育,变为自食其力的小白领,有过相濡于沫的爱情。

但即便如此,她依旧是曼璐的妹妹,一个没有社会地位,职业遭人歧视的交际花。

当曼桢去世钧家做客,世钧父亲沈啸桐看到曼桢,想起多年前保养未遂的舞女曼璐,他从心里就抵触曼桢与世钧交往。

姐妹俩相貌相似 ,从这一刻变成了世钧曼桢爱情的最大负资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曼桢世钧的半生缘不仅他们两人的失败,更是两个家庭的互相抵触,两个阶层的不可调和。

曼璐成为舞女,用最高尚的初心干着让人歧视的工作。在富有阶层沈家看来,这些人只配玩弄。

如果曼桢曼璐不像姐妹俩,沈啸桐将会用什么样的理由嫌弃曼桢?又有什么理由比姐妹俩更相似导致曼桢世钧分手更让人无力?

期待编剧给一个比原著更好的理由。

其二、文艺腔。

什么是文艺腔?

“文艺腔”原指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艺青年们生硬的欧化或日化的语言。现在是指一种不自然的文风,以及与现实语言有一定距离的、书面化的语言方式。
百度百科 文艺腔

《情深缘起》的编剧是真勇敢,曼桢曼璐都是文艺腔达人。

我曾吐槽过,《情深缘起》预告片中,曼桢套用徐志摩的诗句诉说自己的爱情观,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尾的骚操作。

“人的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人而忘了自己,不求同行,不求结果,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在第一集中,最让我没想到的是,曼桢劝曼璐离开百乐门。

曼璐不同意,而是有感情地朗诵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名句。

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

这个编剧真有学问啊,竟然还读过《红玫瑰与白玫瑰》。

其三,巧合过多。

任何依靠巧合推动剧情的电影,都是耍流氓——这是罗伯特·麦基的名言。如果他没说过,那就是我说的。

《情深缘起》在第一集用了大量巧合串联各色人物。

为了让世钧见识到曼桢是个善良的女孩纸,一群打工人来讨薪了。

为了让曼璐初恋张豫瑾出场,曼桢那位在第一集中始终没有露面的奶奶(原著里面是姥姥),哮喘病发作了。

为了让世钧与曼桢多次相遇 ,叔惠也开始带世钧去百乐门看花魁大赛了。

这些事都经不起细想。

比如,打工人要讨薪,曼桢用治病要紧号召捐款就顺利转移矛盾,打工人是任人摆布的傻子?

比如,曼桢给奶奶拿药,张豫瑾是一个县城医院院长,怎么在上海的医院像员工一样工作(剧中完全没有交代啊)?

比如,为了让世钧出现百乐门,许叔惠的高情商人设完全坍塌。

世钧第一天到上海上班,要在许叔惠家借宿。下班后他第一时间应该去拜访许叔惠的父母。

就算世钧不懂人情世故,像叔惠这种高情商的人,在看到世钧不想去百乐门后,也会做别的选择。

叔惠本来就是苦出身,短短两年就成为科长,他察言观色的能力超乎常人。

第一集中的叔惠就是低声下气的社畜,完全没有展现他高情商的闪光点。

我这样分析《情深缘起》的剧情,或许有人说,这就是电视剧,没必要这样较真。

当然,大多数电视剧就是打发时光的东西。但因为这是张爱玲原著小说改编,我是爱之深,责之切。

我对《情深缘起》的评论也会带着严肃的心态,不会因为它是电视剧,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馒头咸菜也能填饱肚子,但不能说天天吃馒头咸菜就值得拥有。

看完这篇评论,或许有人说,看完第一集就下结论,太仓促。

这话也有道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