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导演处女作打败《寄生虫》,剧本太棒,奉俊昊输得不冤

如果选一部今年最火的韩国片,恐怕只能是《寄生虫》。

韩国影史第一部金棕榈,韩国本土票房6亿+,观影人次破千万,代表韩国电影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从口碑到票房,它都尽显王者气象。

你恐怕没想到,就在今年韩国青龙奖上,最佳剧本一环,《寄生虫》败给了《蜂鸟》。

乍一看,两者相差悬殊。

一部有金棕榈光环,一部拿到柏林电影节青年单元的评审团大奖。

一个是世界扬名的影坛大佬奉俊昊,一个是初出茅庐的素人导演金宝拉。

观众评分,两者也不在一个水准线上。

就以豆瓣为例,《寄生虫》8.7分,《蜂鸟》7.8分。

换而言之,一个是优秀,一个算良好,很显然不是同一水平线上。

然而,我要说一句大家恐怕不爱听的话,《蜂鸟》确实比《寄生虫》更值得拿最佳剧本奖。

先说《寄生虫》的剧本差在哪儿。

是的,我没有写错,《寄生虫》的剧本有硬伤。

影片用大量细节,来展现穷人与富人的区别。

被反复运用的细节就有气味。

富人能够闻得到金家身上有相同的味道。

这说明富人的嗅觉非常敏感。

金家趁着富人去露营,在客厅喝酒作乐。富人因为天气原因,提前返回家中。

金家人急忙打扫客厅。《寄生虫》的硬伤开始出现:富人竟然闻不到酒味?

莫非是“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人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

当然不是的,影片结尾,土豪男面捡起钥匙,一脸嫌弃地捏着鼻子,足以可以看出,他依旧受不了底层人的味道,依旧有敏锐的嗅觉。

事实上,这段捏鼻子拿钥匙的戏份造作刻意了。

为什么这样说?

当时土豪男面临着的高度紧急的特殊情境。

生日趴成为杀戮现场,儿子被吓晕,妻子已经不再像平时那样温文尔雅,高呼去医院。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境,更容易受本能的影响。

土豪男的本能无非两种:作为个人,他要逃命,远离危险人物;作为父亲,他要争分夺秒救儿子,而不是为了逃避气味,拿起钥匙捏鼻子。

这个动作破坏了《寄生虫》一种营造的写实气质。

当然,奉俊昊这样做是为让金家人杀掉土豪男提供合理情境。

然而,这种情境的建立不过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剧作的漏洞也就出现了。

除了气味,影片中人物智商忽高忽低。

金家人能够打入土豪家,需要极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清醒的头脑。

然而,在上一代保姆发现金家人的寄生秘密后,他们竟然被掌控了。

其实不应该这样。

因为金家人和她手里的筹码是相同的。

双方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鱼死网破,大家谁都别当寄生虫。第二种,息事宁人,建立双赢的和平局面。

双方具有非常宽松的谈判空间,实在没有必要鱼死网破。

为了推动剧情,让金家人智商集体下线,也是《寄生虫》剧本上的缺陷。

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和《寄生虫》相比,《蜂鸟》的好是它的剧情经得起推敲。

为了方便叙述,先简单说一下剧情。

女主,初二学生,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家庭。

家中有爸爸妈妈姐姐哥哥。

爸爸妈妈重男轻女,姐姐对她不闻不问,哥哥能揍她,坚决不逼逼。

在这个家庭中,挨揍是她的日常。

有一次,女主心情不爽,崩溃喊叫,哥哥二话不说,一巴掌过去,耳膜破裂。

对此,爸爸罕见地表示反对,我在家,还敢这样揍人。

他不反对儿子揍女儿,反对的是自己最优先管教女儿的权力被侵犯。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这是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

家里一地鸡毛,学校也不如意。

因为她是个学渣。

当然,她也能在校园中找到美好时光。

能一起去蹦迪的闺蜜,

可以亲亲的男友小渣。

从这个称呼中,你也可以猜到,女主接下来又要怀疑人生了。

小渣与闺蜜劈腿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爱情友情全面崩溃,有位老师开始走进她的生活。

这就是影片中最动人的师生情。

这段师生情的叙述,细腻克制,展现出一流的编剧水准。

乍一看,女主和中文老师第一次相遇是在楼梯。

女主好奇地回望了她一眼,明显是感兴趣的。

然后,两人在课堂上相遇,相识,逐渐走进彼此的生活。

乍一看,这样的相识像古天乐的脸,平平无奇。

仔细一想,你会发现影片是有留白的——中文老师极可能是最先留意女主的人。

她临窗抽烟,窗外的风景,可能会看到在楼梯上排解郁闷的女主。

窗户的相遇是导演的精心安排。

女主动手术住院,无法正常上中文课,送中文老师一本书,就是在窗前。

后来中文老师不见了,女主也在窗前守候。

窗是这段师生情的交汇点,也是照亮女主灰暗生活的风水宝地。

上帝给她关上了一扇门 ,就会给她打开一扇窗。

《蜂鸟》的情节平淡,埋伏笔却是轻巧自然。

有例为证,女主住院后,爸爸妈妈说会来医院看她。

而真正去医院看望她的只有小学妹和中文老师。

小学妹的探望既是叙事,也是伏笔——暗示她也会离开女主。

在医院中,女主主动亲吻了小学妹,她回吻女主。

这和女主和渣男前任一样一样的。

这就是伏脉千里 ,草蛇灰线的打法。

小学妹不值得女主掏心掏肺当朋友,影片给了很多细节暗示。

女主和闺蜜一起玩儿跳跳床,闺蜜挖了她的墙角,背叛了友谊。

后来小学妹也一起玩儿跳跳床,也背叛了她。

《蜂鸟》的野心非常大,不仅要拍出普通少女的残酷青春,也要揭露造就这段残酷青春的土壤。

女主遭受的是性别伤害。

哥哥随意使唤她,丝毫不在乎她的尊严。

女主、姐姐、母亲,在家中是最没有话语权的那拨人。

然而,她们都在默许父权和男权的合理性。

所以,面对女儿被打,母亲不会维护女主。

女主住院后,母亲姐姐和父亲哥哥一样,始终没有去医院探望。

这是个冰冷无爱的家庭。因为亲情的关系是冰冷的,所以女主的家人都渴望构建新关系。

爸爸会出轨,女主早恋,姐姐早恋,哥哥也是早恋的。

对于哥哥的早恋,影片用不写之写来讲述。

大桥坍塌事件,很多人意外身亡,哥哥失身痛哭。

这说明,他心爱的人也在其中。

这也是为何在影片最后,女主姐姐哥哥三人一起去观看大桥废墟。

哥哥悼念的是女友,女主怀念中文老师,姐姐感慨大难不死。

父亲说姐姐逃生的原因是起晚了,没有赶上去学校的车。

交代姐姐没有丧生的戏份,《蜂鸟》展现出天才的分寸感。

影片数次展现全家人就餐的远景,姐姐的位子空着。

同一机位展现这一画面,给人的观感非常不适,给观众造成心理暗示——

姐姐意外身亡了。

事实上,她因为迟到,没有赶上公交车,逃过一劫。

父亲对此是开心的,能让人感受到他的父爱。

这段讲述非常精准,尽管他们不是相亲相爱一家人,没有给女儿足够的关爱,但女儿依旧是女儿。

这种冷漠来自于传统,是传统观念对个体的驯化:同样是孩子,儿子比女儿更值得疼爱。

《蜂鸟》的维度因此提升了,它揭示的不是一个极端特殊的家庭,特殊个体对女儿的漠视。这种漠视是以日常状态出现的。

因为日常,所以普遍。

影片开头就用视听语言暗示这是普遍现象。

女主敲门就不应,母亲带着一张不耐烦的臭脸,给女主开门,然而她关门进入。

随后是镜头往后移,女主的家越来越小,成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一个。

这暗示这个家庭的故事不是特殊的存在,它是千千万个家庭的缩影。

女主遭受的疼痛青春,很多韩国女生同样遭遇。

观看《蜂鸟》时,我总会想起韩国的一本畅销书《82年生的金智英》。

这本书能够走红,是因为写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发出了她们的心声。

从小到大,她们遭受着性别带来的侮辱。

金智英的生活,家中最好的东西总是男孩,她和姐姐只能住一个房间,睡一张床,用一床被子……

这样的生活也是女主的生活。

《蜂鸟》用开头的镜头,就能展现女主遭到母亲冷漠对待的困境。

它让人细思恐极,那些年女主母亲已经被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念驯化,对自己的女儿习惯性漠视。

女儿说耳后有个瘤,她象征性地摸了一下,然后要给自己贴膏药。

女主说被哥哥欺负,

父亲一言不发 ,母亲还吼她。

她的冷漠麻木,会让人想到,女主的今天或许就是她的昨天——和女主一样,她也有个哥哥。

《蜂鸟》在青龙奖打败《寄生虫》,拿下最佳剧本,能够让人心服口服。

第四代导演谢飞就赞叹剧本实在丰富。

虽然观赏性不如《寄生虫》,但这部情节平淡,剧作讲究的佳作,有着灵动自然的留白,环环相扣的伏笔,尖锐真实的社会议题,值得一刷再刷。

女观众观看见到自己,男观众看了反思自我。

这是《蜂鸟》的魅力,也是好电影的魅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