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这两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获得终身受益的能力?
孩子想玩半个小时的游戏,但是父亲以必须写完作业和游戏有害健康为由不让孩子玩游戏。于是二人产生了冲突,孩子产生了父亲究竟爱不爱他的疑问。
基于上述这一情境,两位教师分别扮演父亲和孩子,经历了一番争论,最后双方各让一步,孩子可以在写作业前玩半个小时的游戏,但是必须要按时完成作业。
思维方法为什么重要?
基于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而思维是核心素养的核心。许多一线教师虽然明白思维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将思维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仍感到困惑。
在李霞看来,当下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科思维。
各门学科的学科思维都有自己的特色,如科学学科的学科思维就包括科学推理、科学论证、模型建构、质疑创新;数学学科的学科思维包括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等。
将各学科的学科思维进行分解,就能分出分类、比较、联想、想象等15种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学科思维方法是对基础思维方法的学科化。要落实课程核心素养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维方法。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及其团队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 历时20余年研发了“学思维”活动课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有效的教学,能螺旋式上升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因为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它也就成为了教师认知和掌握思维方法教授策略的有效载体。
▲《“学思维”活动课程》思维能力年段贯通目标层级表
李霞认为,当教师对“学思维”活动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心中建构起思维方法的进阶概念,就能在学科教学中真正渗透思维含量。以“学思维”活动课程为抓手,可以不断推进思维课堂走向深度。
▲“学思维”活动课现场
当下,全国多所思维型教学基地校都将“学思维”课程列入校本课程,或将课程作为研究工具,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去年开始,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启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深度学习区域课程改革,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深度。借助这一契机,“学思维”活动课程进入了区域的试点中小学校。
为了更好地将思维方法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嵊泗县教育局举行了以“学思维”活动课程主题培训活动,聚焦几种学科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专家引领教师深度掌握该思维方法的教学策略并与学科相融合。
而此次的培训活动便聚焦于“抽象概括”和“推理”这两种在学科教学中极为普遍的思维方法。
抽象概括思维和推理思维如何训练?
1
抽象概括思维训练策略
所以,抽象概括能力是各学科中普遍强调的一种学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形成概念至关重要。
概括和抽象是有所差别的,但又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抽取,概括是把这个客观事物同类的本质属性联结并推广。
比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中,只有让学生概括出像雷锋这一类人的品质才叫概括,否则也只能是抽象。当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事物命名,形成全类客观事物的普遍概念的时候,就有概念了。
对于抽象,第一步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找出事物的个别属性。第二步比较各种不同的属性并找出共同属性,第三步抽取独有的共同属性。
抽象的基础是分类,分类就是根据事物的特点进行分门别类,这个能力非常重要。而分类的前提是观察,然后是确定标准。不同的标准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分类了就会被安置,不分类它就会被遗忘。
在抽象的基础上,把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联结并推广,导致新发现,才是概括。
这个过程是让学生生成自己对公益标语的某些理解。在提炼出公益标语的特点后再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公益标语。
概括有三个重点。第一要广泛;第二要普遍;第三要专一。
广泛是一定要把更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点集中于一个典型。比如鲁迅笔下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概括性就极高。
孔乙己不仅有原型的本质特征,而且还有那个年代像他这样一类人的其他的共同特征。把这些共同特征综合起来放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物就有了代表性。
普遍就是把同类事物的某些特征叠加于此典型,使其更普遍。叠加并不掩盖原本事物的特征。
专一就是以此类典型事物为对象不断增加同类中事物的特征。比如本来是要概括公益广告的特征,但是把盈利性广告的特征也概括进来,那就不能叫概括。
2
推理思维训练策略
归纳推理一般用的是形式逻辑。比如A具有这个性质,B具有这个性质,C也具有这个性质,然后把具有这个性质的归为一类,取名叫做......也叫不完全推理。
归纳推理第一步是要收集资料,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大量的感性资料。
第二步是整理材料,就是把材料归类,然后得出反映事物外部特征和条件的判断。
第三步是抽象概括,排除无关的因素,然后概括出一个规律。
一般在数学课、科学课上得出一个公式,然后推导出一个科学结论都要用到归纳推理的方式。但如果科学课上要验证一个定理,就先要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然后围绕假设收集证据,这就是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有两个前提,即大前提和小前提。大前提就是每一道题中已知那部分,一定要让学生清清楚楚,比如这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是说对的,其他全是在说谎,这就是大前提。
小前提就是每一道题目中出现的那种小判断。根据大前提进行小前提的分析判断,发现了新线索、新证据,把这个新证据或者新证据补充进去最后得出结论,就是推理的过程。
演绎推理要讲究三个规律,同时也是抽象逻辑的要求。逻辑就是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第一个就是同一律。就是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反映同一个对象的思想是确定的,必须保持同一个含义,不能偷换其含义。如果不能保证同一律就很容易混淆视听。
比如《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郑县有一位卜姓的男子,有一天,他的裤子破了一个洞,就买了新布,回家让妻子为他作一条新的裤子。妻子问他如何做,他回答说“照原样”。于是他妻子把裤子照原来的样式做好后,照样在裤子原来的地方剪了一个同样的洞。
在这则故事中,丈夫说的“原样”是指完好无损的旧裤子。而他的妻子想的是完好无损的破了洞的那条裤子,所以这都不同一。
面对复杂的信息,学生在推理时很容易“变味”。所以在推理过程中,首先一直要让学生刻意的保持前后一致。
第二个是矛盾律。就是在一个推理过程中,前后不能够矛盾,关于同一对象的思想必须始终保持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比如:我的矛最厉害,我的盾最厉害。我的矛能刺穿所有的盾,我的盾能够挡住所有的矛,这就是自相矛盾。
第三个是排中律。就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关于同一事物的两个相对矛盾的思想不可能都是假的,必有一个为真。比如甲说乙是小偷,乙说甲是小偷,那么肯定有一个说的是错。
排中的作用就在保证思维表述的明确性,从而由不能都假的特征推出原来命题的真。
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来说,推理能力培养的重点、难点是不一样,培养的方法也应当不一样。
教师在进行推理教学时要从思维上明白推理的品质、特征以及推理的方法。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时从操作策略层面上理解,就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李霞认为,思维方法是可循、可教、可练的,思维方法练得多了就会形成思维习惯,思维习惯经过常年的培养形成的就是思维能力。
教学的核心是思维,在教学改革逐渐走向深入的当下,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思维方法的训练,并掌握相应的路径及策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