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颁的院体花鸟画
季颁:1974年生,祖籍江苏南通,六岁随父母移居青岛。199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访问学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1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何家英首届工笔研修班。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人物画艺委会委员,青岛市青年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青岛市现代中国画院副院长。曾任青岛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青岛画院展览部主任,青岛大学院外硕士生导师。
富贵之雅 迥出天机
——谈季颁的院体花鸟画创作
文/亓文平
观季颁的花鸟画,我觉得可以用“富贵之雅,迥出天机”来概括,其画散发着纯正的宋代院体的气息——布局严谨有法度,设色富贵而典雅,率有生意。这种气息地传递既与画家对于宋人花鸟的深度研究有关,又与画家的个人性情、喜好密不可分。
一方面,季颁对宋代院体花鸟的“形”和“意”有自我精准地把握。温德曾说“艺术的本质在于把表现变为技巧”,意思是说画家离开技巧,个性表达、艺术灵感、创新性等问题便会变成空中楼阁。
季颁对院体花鸟的布局、设色、用线格外用心,而且在材质的选择上,他更喜欢在绢上描绘心中的生命世界,正是这些在技巧上的精益求精,他才能更好的传递院体花鸟的精微和意境。
《枇杷小鸟图》便是传递这种意境的一幅佳作,深赭的画面被两株交叉的枇杷分割,两组秀色可人的枇杷半掩于形态各异的枇杷叶中,一只立于枯枝的小鸟正俯身下倾,嘴微微开张,准备去享受秋日的美食。画面分割均衡,被小虫咬过的叶子边缘以及正反呈现的态势是那样的生动超拔,细致入微。
明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画者传模移写……此法遂为画家捷径,盖临摹最易,神气难传,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乃真临摹也”,从某程度上说,季颁对于宋代院体花鸟画研习是“真临摹”,换句话说,那就是季颁不仅把握住了院画之“形”,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生动的物象而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这也正是院体花鸟画之“意”。
另一方面,朱新建评价徽宗赵佶艺术的时候说“一种自然美对于心灵的感动,很自然的表达出来。”观季颁花鸟画,往往也能体会到这样的一份轻松和自然,我想这与画家的个人性情是分不开的。
季颁家境殷实,从小便有良好的绘画家学,平日又喜好文人雅事,或种竹养鸟,或把玩葫芦,或游戏鸣虫,这些看似无用的爱好,对于一位画家却是至关重要的。
古人常说“闲愁是工夫”,在中国古代绘画可以说是为士大夫阶层专属,尤其是宫廷绘画,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绘画艺术是“养”出来的,其庙堂和富贵之气非急促而成,中国古代的艺术也正是以“无用之用”来达到至高境界的。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最初学习的是人物画,后转入工笔花鸟,因此,我从一开始就把花鸟画看作是一种陶冶性情的方式。”正是这种不经意和闲适,造就了季颁花鸟画的境界,也培养了他的文人情怀,那就是花鸟画是其自我生命的放逐,在他的花鸟世界中,绽放地是一颗自由的心灵。
他的花鸟画所呈现的一种富贵之雅你并非其可以为之,而是本身骨子里带有一种贵气和闲逸,恰如其分地在工笔花鸟画中自然流露出来。相较于传统的院体花鸟画,季颁的花鸟画在当下的语境中还有一些新的尝试——题材地拓展和设色。
另外,季颁的花鸟画吸收许多西方绘画中的用色观念,使传统的绘画形式散发出别样的意蕴。以《春晓》为例,画家用一种浅蓝色的调子来营造画面的气氛,无论是相视而对的绶带鸟,还是几株空灵的竹子,都带有强烈主观意识,从而使画面更加空灵、缥缈,迥出天机,观者在气氛牵引下,仿佛置身梦境,更多是体验画家的心境,从而实现了画面由客观向主观的一种转换。
综上所述,季颁的工笔花鸟画继承了宋代院体花鸟的精髓,又有自我的感受和突破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了贵气而又典雅,率意而精致的画风。这与处处在“文人画”的招牌下欺世者相比,多了一份纯粹,少了一份浮躁;与处处以标榜工笔之精细艳丽俗者相比,多了一份清雅,少了一份媚俗,我想这也构成季颁工笔花鸟画最鲜明的个性。
作为花鸟画家,季颁的天赋使他较早地触摸到了传统绘画的根蒂,相信这必然成为他“打出来”的最丰富的营养,期待他的花鸟画带给观者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