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频更时代,一位名士的进退之苦 | 彰考局
在“竹林七贤”当中,山涛恐怕不是出名的人物。
世人对他的了解,或多来自嵇康那篇掷地有声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以嵇康那样冠绝一世的人物,他所要绝交的这位,大概算不上怎样出众,甚至是有些不堪吧。
这样的念头,却是厚诬古人了。
山涛留给后世的剪影,是一种无涯无岸的深邃。王戎说,山涛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能名其器”。①裴楷说,见其人,“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②
这样的人物,比起总拿“青白眼”瞧人的阮籍,骑驴追婢的阮咸,似乎不见其可爱。
徐高阮说,王戎、裴楷所言,是五十岁开外的山涛。
年轻的山涛,必有奇气。《世说》云,“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那会儿,山涛年近不惑,阮籍初登而立,嵇康犹是少年。
山涛爱极了嵇康: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③
不世出的人物,不世出的品藻。
山涛的妻就很好奇,说涛啊,你怎会和两个后生“异于常交”?山涛乐了,“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只有他俩。
妻越发的好奇。他日,二人来,趁他们饮宴之际,妻悄悄凿个壁孔,想瞧瞧这“唯此二生”,结果,“达旦忘反”。
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
公曰:“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④
徐高阮说,如此山涛,“一定也有潜蕴的奇气,深藏的抱负”⑤。
我是信的。可惜时光不能驻足,他们偏又生于魏晋。
这是“彰考局”为你推送的第 85 篇文章
撰文▼ 推松曰去(彰考局专栏作者)
1
七贤的主张或有不同,立身也各有趋尚,却无一例外的,对现世抱有莫大的疏离感。
看不惯,容不得,尤其是沆瀣泥滓的时政。
说起来,魏晋时候的易代,多少还有些人情味。至少,亡国余孽还能安享一生,后主说“此间乐,不思蜀”,日子大概过得不错。
不过,根子上是歪的。
禅让是什么?神话,想象,或是文明的梦呓。
三代之后,王莽玩过一次,身败名裂。曹丕将诚惶诚恐、揖让再三的禅让大礼行罢,对群臣说了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⑥
西晋代魏,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拉着下台的小皇帝的手,痛哭流涕,说“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到了临终遗令,果真写的是“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⑦
高贵乡公曹髦死,司马昭开善后大会,陈泰没去。司马昭让陈泰的舅舅荀顗去召他,陈泰说,“世之论者,以泰方于舅,今舅不如泰也。”⑧
后以强军摧灭西晋的石勒,说:
“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⑨
喏,自己看不上,自家人看不上,大臣看不上,羯胡都看不上。
偏偏这样的政权,还要搞汤武、周孔的精神文明建设。
2
约正始五年,山涛四十岁的当口,终于出来做官了。
在州郡掾属的位子上,山涛晃晃悠悠的转了几年,却正赶上曹爽与司马懿的政争。
说起来,山涛与司马氏倒有些渊源。张春华的母亲,也出自河内山氏,叙起行辈来,司马懿算是山涛的姊夫。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诛曹爽,位极人臣。在这时节,阮籍都乖乖的做了懿的僚属。
▲山涛。from南京博物院藏南朝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山涛却投传而去,“隐身不交世务”。
山涛与司马师、司马昭年纪相仿。据说三个男孩子年少时,山家有人对司马懿说,涛将是要和师、昭一起“纲纪天下”的人物。懿开玩笑说:“卿小族,那得此快人邪?”⑩
不成想,小族不单出了快人,这快人竟还拒绝了他。当司马懿死后,山涛终于去面见司马师,师说:“吕望欲仕邪?”
哟,姜太公终于肯出来做官了?司马家还是有怨气的。
司马昭时代,大局已定,司马昭也想缓颊与名士辈的关系。不成想,阮籍却以大醉六十日,让有心联姻的昭无从开口。
正因如此,身在仕途的山涛,成为了司马家拉拢名士辈的绝好的依凭。
3
山涛最为不凡的,是他的识度。何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氏的代魏,只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名士辈将何去何从?
东汉清议以来,名士们的热血,正如他们的抗愤、激切一样,浸透了一茬一茬当权者的斧钺。长长的名单里,有太多骄傲的姓名与高贵的头颅。身在局中,山涛必定是想勘破此局的。至少,要一拯那如孤松之独立的嵇康。
这位性烈才隽、志趣非常的挚友,太过孤绝。早有人说,他必难免于祸。怎么办?
山涛向司马昭提议,要把自己吏部郎的职位让予嵇康。聪颖如嵇康,自然不会不明白老友的用意。他拒绝了。
不单是拒绝,更有那通措辞激烈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说自己就像野惯了的禽鹿,朝廷的礼法拘束,“不堪”、“不可”。又说自己一贯的主张,是“非汤、武而薄周、孔”,为“世教所不容”。
这哪里是与山涛绝交,其锋芒所向,直指朝廷的礼法、汤武的革命、周孔的礼教,直掀司马氏的逆鳞,分明是与司马氏相决绝的檄文。
叶渭清说,“此书特以寄意,非真告绝也”。没错,“大将军闻而恶之”⑪。愤怒的,不是山涛,而是司马昭。
两年之后,嵇康临刑,广陵韵绝。嵇康嘱咐他的幼子嵇绍:“巨源在,汝不孤矣。”⑫
《说文》:孤,无父也。“
有山涛在,你不算是没有父亲。
4
嵇康之死,是一场飓风。
曾与康鼓铸锻铁的向秀,应召入洛。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
司马昭所要的,是名士辈的低头——低头即容忍,哪怕明知貌合神离。所以,做着官儿的阮籍纵酒、向秀混迹,昭都不问。
▲阮籍。from南京博物院藏南朝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但山涛不同。他是司马昭、司马炎父子用到极致的名士门脸儿。司马昭亲征钟会,对山涛说:“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拨了亲兵五百,让他去镇守邺城——那儿住着曹魏的王公宗室们。司马炎称帝,贬魏帝曹奂为陈留王,护送废帝去邺城的任务,同样交给了山涛。
这两件,都是易代当口上不大干净的活计。
为什么是山涛?
山涛绝不是司马父子真正信任的心腹。但山涛的人品德行,山涛的深沉坚忍,都太足以让人放心。
司马家其实倒不怕曹魏的这帮宗室或是废帝闹事,他们真正怕的是,再来一次高贵乡公那样的喋血,戏就穿帮了。司马家需要他们好好活着,好好演完禅让的大戏。
曹氏的同情者,名士的领袖,深沉坚忍的个性——这份活计,没有比山涛更合适、更保险的人选了。
后人无从得知山涛此际的心绪,也无从知道他怎样去面对他所同情的旧君,我们知道的只是,这群政治的失势者,最终都得以保全。
5
入晋以后的山涛,一心求退。
以山涛的识度,岂会不知司马氏高官厚禄的用意。这门脸儿,不做也罢。
于是,山涛与晋武帝之间开始了漫长的拉锯:
一个往死里递辞呈——生病、母老、母丧、老疾,甚至弟妹的丧事都成了请辞的理由。
一个往死里挽留——居丧?夺情呗。耳目聋瞑?小疾呀。发弟妹丧跑了?那叫“暂出”,派车接回来。旷职被大臣弹劾?这家伙“甚妄”。
卫瓘实在看不过,罗列开涛的四大罪状,让武帝索性罢免了他。武帝说,开玩笑,你这是诋毁诽谤,加重我的“不德”。
就这样,一心求退的山涛,直到七十九岁辞世前的一个月,还被任命为司徒。
高官难辞,厚禄却有办法。
山涛年轻时候穷,穷到对妻说,“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不耳。”真的有厚禄了,却并非余心所善,那就通通散给亲朋。
自家呢?
母老,“清俭无以供养”;家中屋少,“子孙不相容”。
《晋书》说是清俭,我却以为是一种表态:“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相比阮、向,山涛的过人,也在他的尽职。
山涛举诸葛亮之孙,曾说亮“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
这话,搁在山涛自己,也再合适不过。
司马炎给山涛的安置,是有见地的。既是惯常品藻人物的名士,又公认的有“识度”——吏部尚书的不二人选。
没想到,山涛不只是做的好,是好到出人意料。《晋书》里说,涛“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
不止如此,涛荐举人物的短评,言辞该要,深中肯綮,当时人爱极了它,特意汇成一册,流行于世,叫做《山公启事》。
古往至今,总有过万儿八千的组织部长,但像山涛这样的,大概独一份。
EFERENCES
注释
①(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赏誉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466页。
②《世说新语笺疏·赏誉第八》,第465页。
③《世说新语笺疏·容止第十四》,第672页。
④《世说新语笺疏·贤媛第十九》,第749-750页。
⑤徐高阮:《山涛论》,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28页。
⑥《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注引《魏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5页。
⑦《晋书》卷三七《安平献王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84-1085页。
⑧《三国志》卷二二《魏书·陈泰传》注引干宝《晋纪》,第641页。
⑨《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第2749页。
⑩《世说新语笺疏·政事第三》刘孝标注引虞预《晋书》,第183页。
⑪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94-230页。
⑫《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第1223页。
彰明往事,考察未来
做最好的文史知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