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银毫券” 的兴亡

清末到民国时期曾经流行于广东一带的“银毫券”, 因早早退出流通少有人解。为了搞清楚广东当年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特殊币制, 笔者经查阅史料, 探讨“银毫券” 产生的起因,得到与前人观点不同的认识。广东地区当年为什么习惯使用“银毫”, 以致后来使用“银毫券”, 《广东省志·金融志》是这样认为的: “由于广东的传统、经济生活的水平、人们的使用习惯, 银元在广东使用并不普遍, 铸造数量也不多, 而毫银特别是双毫得以大量流通,还一度成为广东的主要通货, 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和契约的订立, 均以毫银计算, 其实际使用主要为双毫(即2 角银币), 以双毫5 枚换毫洋1 元。当时各银行发行的纸币, 亦以毫银为单位, 称毫洋券(或银毫券)” ①。《广东历代货币图集》的观点是: “广东双毫由于比值适中, 更受广大市民欢迎” ②。笔者结合多年集藏自清末以来粤省发行纸币的部分实物, 回顾“银毫券” 发行始末和广东人的“银毫券” 情结。

从“毫银”到“银毫券”

“银毫券” 的出现源自“毫银”。中国最早的机制币出现在广东, 民间将壹角、贰角小银币俗称为单毫、双毫, 统称“银毫”。它源于1863-1865 年伦敦英国皇家造币厂生产的壹毫港币(粤语壹毫即为壹毛之意), 1866 年后香港造币厂生产了贰毫港币③。由于历代使用银两时必须将经铸造的碎银及银锭进行公估成色、过秤、折算, 过程非常繁琐, 而机制币“毫银” 因其单位固定、成色和重量标准, 外观精美, 使用携带方便, 所以粤、港、澳市面都乐于使用。

清末洋务派大臣两广总督张之洞, 于十九世纪末创办的广东钱局, 1890 年(光绪十六年) 开始铸造五种流通银币, 开创了我国流通银币的先河。这五种流通银币是: 1. 重库平七钱二分(一元型), 含纯银约九成, 俗称成元、大元、大洋; 2. 重库平三钱六分(五角型), 纯银八六, 俗称中元、半元或五毫; 3. 重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二角型), 纯银八二,俗称双毫、毫洋; 4. 重库平七分二厘(一角型), 纯银八二, 俗称单毫、壹毫; 5. 重库平三分六厘(五分型), 纯银八二, 俗称五仙或斗零, 即半毫( 图1)。按照当时规定, 每一银元等于两中元, 五双毫, 十单毫, 或二十个五仙。而每单毫则等于制钱一百。系按十进位法, 容易计算, 毋须公估及过秤之烦。在改革的进程中, 新的制度、措施与旧有的观念往往会发生一定的碰撞, 处理不好就会产生某些弊病。

图1

广东率先改革币制推行使用便利的银元, 但在结算时还是和内陆一样以两为单位。于是劣币驱逐良币, 也就是大家都储藏银质成色高的半元、壹元的大洋, 市面流通多为成色低的毫银④。毫银逐渐与大洋兑换脱离了正常的十进位比例, “当时大约维持在十二、三角(双毫) 兑换大洋一元的比价。” ⑤ 再加上历届粤省政府为牟利而毁元改铸、专铸双毫(半毫、壹毫较小易磨损, 铸双毫成本低), 于是广东就生出了“双毫” 辅币变为主币的“银毫” 怪胎(汕头、海口除外)。

后广东官银钱局继续改革,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印制替代银圆的银元票, 用纸币降低货币成本。广东官银钱局光绪三十年(1904) 北洋版银元票, 背面原印制时是“凭票取银元一大元照市核毫” 字样, 后又另加盖上“概作毫子两不贴水” 字样改作毫子票(图2);

图2

光绪三十一年(1905) 日本版的毫子票, 制作时背面已印成“凭票取银元壹元概作毫子两不贴水” ( 图3), 从这两张票背字样来看, 毫银应是于1905 年取代了大洋,成为了广东的主币。这两张“毫子票” 正是反映和印证广东金融史上这个转变的珍贵历史实物资料。

图3

经久不衰的“银毫券”

广东官银钱局印发纸币以来, 只印发了少量的“成元” (大洋) 票, 以后历届粤省政府所发纸币除部分印有“大洋券” 字样外, 其它都是以银毫为本位。除了印有“毫子票”字样的清钞和印有“银毫券” 字样广东省银行钞票外, 没印银毫字样的“粤省军政府通用银票” ( 图4)、

图4

“省立广东省银行兑换券” ( 图5)、“中央银行” 民十二年的钞票, 也都是银毫券(“鄂湘赣三省通用大洋券” 除外) ( 图6)。广东有别于各省是个“银毫的世界” (后也有些地区以小洋为本位的)。

图5

图6

1914 年, 袁世凯北洋政府向五国银团借款, 希望通过发行中国银行纸币来整治混乱的广东纸币, 加强控制广东经济来巩固北洋政府政权。但这一举动不可避免地触动该地区主要发钞行———英商银行势力范围的经济利益, 经他们暗中破坏阻挠, 最终中国银行在广东没能达到用大洋兑换券统一币制的目的⑥。广东依然是“对于洋商交易, 则必须购买港纸,对于外省汇兑, 亦必用港纸折合, 操纵之权, 操诸外人, 商家受亏甚巨” ⑦。

国民党政府掌权后, 为了统一全国货币。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 11 月3 日颁发紧急法令, 实行“法币政策”。当时统治广东省的陈济棠, 以广东省银行、广州市市立银行的纸币为广东“法币”, 抵制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法币政策。民国二十五年(1936) 7 月陈济棠下野, 广东还政中央, 财政部委派顾翊群为广东省银行行长, 接管省行。为整理省币, 先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广州分会主席” 宋子良和顾、云二行长具名, 发行1931 年美钞版银毫券( 图7)。由于“银毫券” 之名不符民国政府的货币政策(白银收归“国有”, 货币不再与银毫挂钩), 提用原1931 年美钞版大洋券, 涂盖“大洋券” 字样, 加印改“作省毫券用” ( 图8)。

图7

图8

民国二十六年(1937) 6 月21 日开始, 广东省银行用法币收回广东毫券, 财政部明确规定省毫券按1.44 元兑壹元国币, 大洋券按1.2 元兑壹元国币, 使用至年底。民国二十七年(1938) 1 月财政部以粤省习用毫券甚久, 特准毫券与国币按比率延展一年。后为维持抗战非常时期金融, 财政部又宣布广东“以国币为单位” 的规定“暂缓执行”, 准许延长兑回毫券期限。直到抗战胜利后, 由中央银行拨出准备基金与广东省银行商妥按原比率收兑大洋券、省毫券, 期限半年, 民国三十六年(1947) 5 月1 日开兑。将近半个世纪的广东“银毫世界”, 也就此结束。

广东的“银毫世界” 也曾对周边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广西因无造币厂, 民国初年购生银向广东造币厂搭铸银毫, 广西市面流通的是广东的“银毫”, 质量高于后来广西铸造的“银毫”, 当地分别称之为“东毫、西毫”; 纸币也以银毫为本位。江西赣南地区也受广东影响, 辛亥革命时期发行的赣南宁华兴银行券, 也以“银毫” 为本位。1949 年, 国民党推行金圆券失败后, 发行“银元券” 时, 广东省银行也要考虑多年“银毫券”、“大洋券” 影响, 印发的还是“大洋票”(图9)。

图9

综上所述, 我们可了解到广东使用银毫券不仅仅是“由于广东的传统、经济生活的水平、人们的使用习惯”, 也不完全是“广东双毫由于比值适中, 更受广大市民欢迎。”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改革不彻底的双轨制引发的劣币驱逐良币, 再加上历届粤省政府为牟经济利益毁元改铸、专铸双毫, 而生出的“银毫” 怪胎。四、五十年间, 广东纸币始终在“银毫券” 的怪圈内徘徊, “银毫史” 也即是旧广东特色的金融史。

(图1 摘自诚轩拍卖图录, 在此表示感谢!)

注释:

①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广东省志·金融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年2 月第1 版, 54 页。

② 肖茂盛、吴志辉、刘志嘉: 《广东历代货币图集》,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年4 月第1 版, 5 页。

③ 马德和编著: 《香港货币图录》, 泰星钱币有限公司, 第二版, 8~12 页。

④ 广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广州文史资料第29 辑》,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 年6 月第1 版, 22~23 页。

⑤ 吴志辉、肖茂盛编著: 《广东货币三百年》,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0 年12 月第1 版, 91 页。

⑥ 张小杰: 《广东中国银行特别券》, 《中国钱币》2006 年第一期, 39~41 页。

⑦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金融》, 江西古籍出版社, 959 页。

(本文刊于《中国钱币》2014年3期  张小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