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景山下 馒头窑
寻访古村落系列报道之十一:
曾以全村烧制陶器而知名的徐州贾汪小景山下的土盆村,如今仅剩一家在坚守着古法烧制陶器的传统技艺。家里保存的两口馒头窑,一口老窑应该有上百年的历史。另一口馒头窑,虽说年头不是很久,但却是依数百年前古窑造法而建的。这种样式的馒头窑,是徐州市乃至整个江苏省内保存完整、仍在使用的两座土陶窑。
土盆村张家制陶作坊,经五代传承,传至人到中年的张开业手中。作为制陶作坊的第六代接班人,张开业的儿女们正在认真地学习陶艺,在不断地研习中,精进着自己的制陶功夫。
说起土盆村土陶作坊,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厂房成排、烟囱耸立的厂区。洞泉路左侧是土盆村庄,东边有用石、砖、泥巴组成的两座低矮房子,分别坐落在山坡和田地上,侧面堆着横七竖八的柴草,这便是张开业的两座馒头窑了。制陶厂房则是张开业自家的住房和不大的院子。
年已四十的张开业,个头中等,身板宽厚,有着一副北方豪爽汉子的精神头。据他自己介绍,他祖上原是山东藤县人:“我爷爷的曾祖父的曾祖父是登侍郎,直到我爷爷的曾祖父,在大泉都是做官的。从张家第一辈老祖由藤县来到贾汪,大概有三百多年了。家道中落,应该是我爷爷的曾祖父那辈的事情,估计是道光年或更晚吧”。
张开业说,张家第一辈老祖从藤县来贾汪时,就居住在小景山南山腰一涌泉的北旁。后来,子弟们还在贾汪多处开有药铺、酒坊等诸多营生。
随着家道中落,张开业的高祖,登门向同村的赵姓土陶师父学习制陶手艺(据传土盆村曾发现过秦汉时期的土陶窑遗址)。出师后,自办家庭陶器作坊,权作谋生之道。
“土盆村原来叫杏花村“。张开业回忆说:”在我上育红班(学前班)的时候,村子周边有很多馒头窑,还有满村子的杏树。有的杏树很大,需两个成人才能合抱得过来。春天来了,杏花满地,夏天到了,攀树采摘,甚是热闹。分田到户以后,许多杏树划给了个人,这些古树没能保护下来,很是可惜“。
清末,世道不济。有一伙叫“苏鲁边”的土匪,住在大洞山上。土匪时常顺着杏花村后一溜山边,进村抢劫。
为了防匪患,提前做好抗击准备,张开业的高祖张在根、曾祖张传发、张传艺(二曾祖)与杏花村村民一起,将村子向山下迁移到了现在的位置。原来村子里的赵姓制陶师父,全家搬离了杏花村。村子里只留下张、王、李、鹿等几姓人家,一边对抗土匪,一边做着土陶生意。
由于整个村子,家家都在经营土盆生意,杏花村也被南来北往的客商因习惯而改叫了土盆村。
民国时期,曾祖父张传发将制陶手艺,传给了爷爷张广田和杨继、卜端伦、张广华、张传斌四个徒弟。之后,爷爷张广田继承了张家的土陶生意,其他四个徒弟各自回家,靠土陶手艺讨生活。
现在已远近闻名的枣庄南侯桥土陶村,就是得益于大徒弟杨继的传承。
解放后,张开业的父亲张永干继承了制陶技艺,继续土陶制作。等制陶工艺传到张开业手中的时候,已经是改革开放后的2000年了。如今,张开业的三个儿女张畅、张正伟、张正馨也在学习制陶工艺。
祖辈六代传承,始终制陶不断。今天,张开业一家还在执着地坚守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坚持传统手工制作陶器,坚持用传统的馒头窑烧制陶器。
据介绍,烧制陶器有备土、制坯、烧窑三道工序。备土就是“采料”,而“采料”要经过选土、晒土、泡泥、踩泥、陈腐、揉泥等复杂工序,然后才能制坯。制好坯后要将成品坯晾干,成品坯不能在太阳下暴晒,要在房里慢慢阴干,冬天北风大容易使泥坯开裂,要把窗户封住,还要经常检查泥坯的干湿度。
张家的两座馒头窑,分别依山势、地势而建。馒头窑分为窑头、窑身、窑尾三个部分,头在下方尾在上头。窑头是烧火的地方,窑身装陶瓷泥坯,并设有一装窑、添火口,窑尾有烟雾排出口。从外面看,窑头、窑尾很短,窑身圆圆,三部分紧密相连,上有似馒头状的圆滑保护层,难怪人们称它为“馒头窑”。
经过一至两天的烧制、自然冷却之后,陶器就可以出窑了。张家人一大早就来到馒头窑旁,张开业拆开窑口,待窑内扑鼻的灰尘气味出来后,便斜着身子爬进窑里,将一件件土盆和陶艺制品递向窑外......
在铁质生活用品稀少的时代,土盆村制作的生活陶器非常畅销,四面八方的人们赶着马车、牛车,拉着平板车,前来购买炊具、酒具等陶制生活器皿。
但在先进科学技术挑战下的今天,传统制陶工艺受到极大的威胁。
许多年轻人,嫌制陶赚不到钱,不愿意留守家中传承手工土陶技术,而更愿意外出打工赚钱。
张开业坦言:我已经把制陶这门手艺传授给孩子们,他们也喜欢玩泥巴,捏的小陶件蛮像样的,这可能是遗传,更多是耳濡目染。但愿他们能把制陶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土陶,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纯手工制作土陶工艺,更是被誉为“泥与火的艺术”。但现在,土盆村的土陶略显寂寞了。
如何让带着祖辈血脉的土陶文化传承延续?如何让土陶在传承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特色?这是土盆村土陶长远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困境和抉择。
3、董聿毅老师
4、看破 是一种智慧
7、豁达面对生活
8、航拍鲁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