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云朵(Day13,最后一天基督城晃晃,回奥克兰)
今日,无云
春天已经到了基督城,雅芳河畔的绿色微微发红,那就是柳芽的颜色,垂柳都隐隐地焕发着光泽,风都是暖和的。《风软扁舟稳,行依绿水堤》
来一场《基督城的瞎溜达》吧,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日子好得像一个节日,海格雷公园的鸡鸭鹅狗猫都在蹦跳着前行,用不了多久,Harper Ave的樱花也该要绽放了吧?(时值八月),去追寻一下春天的足迹,到基督城植物园去看看那些高大的树木和玫瑰花,细听这座《超现实主义的城市花园》。
很伤感地承认,基督城大地震给这个曾经的花园城市留下了难以愈合的痕迹,每次去看大教堂的时候都让人唏嘘不已。2011年2月的大地震中,这座哥特式教堂高达63米高的玫瑰尖顶发生坍塌,只有塔身的下半部分残留下来,随后2011年6月和2011年12月的接连两次地震又损毁了美丽的彩色玻璃窗。次年3月份,教会宣布该教堂永久性停用,不再尝试去做任何修复工作,从此这里就变成了鸽子和鸥鸟的天堂,它们在废墟中进进出出,似乎在都市里找到了快乐天堂。
值得庆幸的是,离得不远的城市金属雕塑“圣杯”(Chalice)在地震中没有损坏,这是新西兰艺术家Neil Dawson设计的18米高的作品。这座雕塑包含了数种新西兰本土的植物,建造于2001年,事实上Neil Dawson几乎成了基督城的代名词,这位卓越的艺术家为新西兰很多地方贡献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标雕塑,比如惠灵顿的“银蕨叶球”、吉布斯农场(Gibbs Farm)收藏的“地平线”,当然还有距离几百米之遥位于城市Latimer广场上的“尖顶”(Spires),用以怀念在这个城市中逝去的哥特风格建筑。
这是震前的大教堂与圣杯同框
如果找到适当的位置,你就可以将雕塑“尖顶”的顶尖对准对面街的纸板教堂的尖顶,这座本来只是震后替代大教堂的临时教堂是由日本的著名功能性建筑师坂茂设计完成的,这座能够容纳700名教众的教堂以地震中残留下来的讲经台作为与原有大教堂的唯一联系,共耗资500万纽币。该教堂使用的材料为纸卷和钢材混合的抗震轻体材料,所以又被称作“纸板教堂”,到目前为止,这座教堂已经转正,成为教区正式的教堂,也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纸板教堂详情可参见天舒另一篇文章《纸板大教堂与圣杯》)
基督城大地震发生在2010年的9月4号凌晨,当时一场持续40秒钟的7.1级地震将城市的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但这次并没有人死亡,大家还以为逃过了一劫,谁知更大的灾难发生在次年(2011年2月22日的中午12点51分,这次历时24秒的震级只有6.3级,但是距离基督城更近,震源深度更是距离地面只有5公里,这使得地震的烈度非常之大,造成大量建筑物的倒塌和185名人员遇难,(后来在大教堂附近的地方安放了185把白色的椅子,用于纪念逝者),此后还发生了多次的余震,给基督城造成极大的损失,尤其是一些老建筑的损失更是不可逆转的,有些古迹建筑彻底被从城市中抹去,无法再现。当初保守估计恢复重建需要花费300亿纽币,但是后来这个预算一直追加,这也使得此次地震成为新西兰历史上第三大经济损失最高的自然灾害。
基督城是新西兰城市之中英国味道最浓的城市,其城市名字的由来天舒也做过考据,(整座城市就是依照着大教堂为中心逐渐扩展建设起来的),叮铃叮铃的复古有轨电车穿梭在中心地带(《每一声电车铃响都自有深意》),古色古香的学校和教堂,清浅静谧的雅芳河(《雅芳河泛舟》),无处不在的似锦繁花,这座曾经的鲜花城市正在经历痛苦的涅盘,再加上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或许只能依靠信仰方才使得其重生。震后,Sir Antony Gormley创作的金属雕塑《Stay》其中之一置入雅芳河中,锈蚀的痕迹形成了一种令人哀伤的效果,似乎在言述:无论如何,我仍然会选择呆在这里,不离不弃。
贴心小提示:基督城有四多,教堂多,鲜花多,鸭子多,墙上涂鸦多
好,嘚哔得差不多了,订好机场附近还车,正好还有时间在机场附近的mill中吃一些东西,下次你要是来了还可以到不远的南极中心带着孩子访问一下,那里面展示了新西兰探索南极的光辉历史(基督城在南极探险历史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到了机场,不要忘记看看天舒告诉你的那幅照片:
奥克兰,我们回来了,这是8月11日,刚刚到达没有几个小时,新西兰贾总理发布紧急通知,再次Lockdown升至Leave3,旅程,结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