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的是真“谋略”还是“伪谋略”?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很了不起,很多人把这部书推崇为谋略学。

其实,《三国演义》的那些谋略都是小意思,小说谋略构建虚构多,水分多。

要学真正的谋略,还是要进入到《资治通鉴》的世界,两者差的不是一个量级。

《资治通鉴》被毛主席读了17遍

理想构建的谋略,和实实在在发生的谋略,对人生的指导是不一样的。

《三国演义》很多谋略,是构建理想模型,只能解决理想化的问题。《资治通鉴》的谋略,才是最贴地气的谋略。 如果说三国演义传递中国文化元素,忠孝节义的精神,或许还可以。

《资治通鉴》的谋略是冷峻的,甚至冷酷的,大量设局,布局,破局,入局,你整我,我整你,套路深的很。

《三国演义》的谋略是温暖的。那些设局,布局,有时候显得很不合逻辑,例如:空城计,落凤坡,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美人局等等,都太幼稚了。

老辣的《资治通鉴》围绕着历史事实,你争我夺,彼此博弈,江山迭代,瞬间不带走一片云彩,和当下的世界距离最近。

《三国演义》学不好,就成了小伎俩,小聪明了,可以作为阅读《资治通鉴》《春秋左传》的辅助入门,完全可以。

其实,如果学纯粹的谋略,读《三国演义》还不如好好读《东周列国志》。

对于讲故事讲的比较好的《三国演义》,故事性才是这部书传播快速的原因。

这里就有个问题:同样读《三国演义》的人遇到了读《资治通鉴》的人,谁更厉害?!

一个理想+故事的人遇到了现实+实战的人?谁输谁赢?这是读书形成的边界造成的。

在舒适圈里读书,你知道的还是你过去知道的,只有读那些打破你边界的书,才可以突破“舒适圈”,进入“恐惧圈”,最后把“恐惧圈”再变成舒适圈,如此循环,才有可能破除边界对人的捆绑。所以,资治通鉴当中的谋略和三国演义的谋略,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

不是说《三国演义》的小说写的不好。而是基于现实角度,解决现实问题,《资治通鉴》可操作性,指导性更强一些。

为什么呢?简单的通过案例来拆解一下。

一:等待敌人出错,才有制胜的机会

当时的唐朝,西北边境形势其实并不乐观。因为不能迅速扭转劣势,只能采取继续“贿赂”的态度和突厥人打交道。

一直到公元前619年,始毕可汉死了以后,李渊同志仍然保留着对突厥臣子的身份。特别在长乐门为始毕可汗举哀,痛哭流涕,并且废朝三日,命令官员到突厥使者的下榻进行吊唁。

李渊还派遣使者,带着3万多段的绢帛前往突厥。我们可以看出来,每一次飞扬跋扈的突厥使者造访长安的时候。

李渊能够做的就是百般的忍让,并且给予厚礼相赠送。这种谋略的操作,是有高难度的,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心性,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远见,和对一件事情的情绪控制。

从这个角度看,李渊为了完成更大的目标,暂时性的选择忍让妥协。

一直到公元前625年,也就是事隔7年之后,李渊暗示改变对突厥人的态度。

他是怎么操作的呢?他命令朝廷官员,给到突厥人的文书改为“诏敕”。

这个名字,是皇帝给大臣使用的沟通方法,现在把这种方式用给了突厥人,说明李渊不想继续做突厥的臣属。

可是这种简单的文字游戏,是没有办法对抗强大的突厥人,因为突厥人作战方面有三个重大优势。第1个优势,军队的机动性。

第2个优势,军队的灵活性。

第3个优势,军事的多变性。

这三个优势,让李渊不得不高度重视。突厥人进攻快如闪电,后退迅疾如风。李渊如何化解呢?只靠被动的防御,是不能保证大唐的疆域安全的。

所以,李渊儿子唐太宗李世民创做了军事创新,选择时间整备兵马,并且找到最好的时机,想要给突厥人致命一击。

李世民决定提高士兵的整体战斗能力,而且,借鉴突厥人的作战方法。按照一个高要求,严标准的方法训练士兵,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终于等到公元前626年9月份,李世民带领着侍卫,在显德殿前,庭院中练习射箭技术。李世民每天召集几百个士兵,他亲自指点,亲自训练,赐给那些优秀士兵非常大的奖励。当时,很多官员比较担心,因为大批手持兵器的官兵,自由出入皇宫,会威胁到皇帝的安全。可是李世民对此不以为意,他对所有的士兵说:“兵士唯习弓箭,庶使汝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旧唐书)。

李世民还是一个善于抓住矛盾的军事将领,他通过反间策略,知道东突厥内部矛盾,正在不断激化。 公元前629年,山西代县的张公瑾上书给唐太宗李世民,分析了东突厥整个的政治形态和内部矛盾,并得出结论,东突厥内部政治情况日趋恶化。

而且详细做了6条分析。

第一,继任的颉利可汗昏庸无度;第二,薛延陀很多首领纷纷酝酿反叛;

第三,突厥将是遭遇了重大军事挫败;

第四:气候恶劣导致粮草匮乏;

第五,颉利可汗和其他突厥部落的关系日趋紧张;

第六,先前投奔北地的汉人,现在与突厥人离心离德。

我们可以看出来,张公瑾的这番分析一针见血,当时的颉利可汗因为任用汉人作为谋士,所以采取的是汉地的治理方法,冷落了自己的部落。

又接二连三发生很多自然灾害,造成很多饥荒,导致突厥人大量的牲畜死亡,颉利可汗为了保障财政,反而加重了税负。

很多其他突厥部落,纷纷反叛颉利可汗。突厥内部经营层的矛盾,削弱了整体突厥部落的控制权。李世民抓住稍纵即逝的战略良机,直接和突厥人几次关键战役,选择了主动出击。

二:一旦机会出现。战略战术并用

我们看一看,当时李世民对突厥人采取的战略和战术?

李世民面对游牧民族的骚扰,没有固守长城被动防御。而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评估了游牧部落的实力优势劣势,做出了全方位的对比评估。这是一个谋略家,必须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李世民的军事行动,往往在“静”和“动”两个策略之间进行转化。

如果唐朝整体处在弱势的时候,李世民就会采取化敌为友的战略。给自己喘息的机会,并且逐步的积累实力,减轻突厥人对整个唐朝,包括对长安的军事压力。

如果出现很好的战机,李世民就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巩固,扩大缓冲地段,乃至于一举歼灭突厥人。

李世民常用的军事战术是什么呢?他向敌人学习,向突厥人学习。谋略家要因地制胜,不要固守自己的老方法,老算盘。

突厥人擅长远程奔袭这种战术。唐高祖李渊决定学习突厥人的游牧作战方式,并且加以升级改造,后期的唐军就采纳了这种战术。

面对强大敌人的时候,先研究对方的优势,是否能够被我所用?能否快速进行复制?当时的李渊采取了这个策略。

公元前616年,李渊就亲选了2000多名精锐的士兵,命令这些士兵按照突厥人的方式生活,练习突厥人的战斗技能,百分百的复制突厥人的战争智慧,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李渊包括李世民,并不是呆板的复制,而是融合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的作战思想。

并结合游牧民族的运动方式,特别强调机动进攻和主动防御,彼此结合。比如说:在典型的远程奔袭作战之中,唐朝军队骑兵通过迂回,包抄的方式,多次从突厥人后方撕破敌人的防线,并且继续追击逃跑的敌人,甚至全数歼灭。在这方面李世民用的出神入化,所以,毛主席曾经评价李世民的军事天才,古今帝王数一数二。

中国有7部兵法,非常重要。其中有一部兵法就是《李靖问对》,主要论兵者,就是唐太宗和李靖先生。

在这部书之中,李世民对自己的战略战术做了一句总结:“吾乘其弱,必出其陈后反击之,无不溃败”。具体来讲就是穷追猛打的战术,让传统的作战方略,得到了彻底的更新和迭代。

传统的作战之中,中原的王朝往往以步兵为主力,所以将领和游牧民族作战时,都遵循一个原则“穷寇莫追”,避免对溃败之地穷追不舍,造成自己不必要的伤亡。

李世民做了革命性的军事创新,他采用的方法就是复制突厥的战法,再结合突厥人不懂得孙子兵法,虚实结合,刚柔并济,用最小的伤亡夺取最后的胜利。

三:所有的战略战术都有条件限制

不过,唐朝虽然采取了突厥人的军事策略,可是在应用层面,有它的局限性。

例如说:突厥人他是依靠水草而居,游牧的生活方式,让他的机动化的军事策略,更加有效率,突厥人不会考虑如何做坚固的防守。

在大唐生活的百姓和士兵,没有办法放弃疆土进行游牧攻击。所以说李世民的远程奔袭战术,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是适用的,后来李世民在战术层面之上,进行了持久战略的升级。

很多人以为“持久战”是毛泽东的发明,其实,最早使用“持久战”的是李世民。

李世民的持久战的要旨,在于消耗敌人,然后抓住可能的机会进行反攻,最后击败敌人或者是敌人退兵。

同时在持久战之中,给养充足的唐朝军队,能够再坚固的城池之中,抵抗突厥的轻骑兵,虽然轻骑兵有快速,机动的优势,但是他们不擅长攻打城池,每次唐朝军队和突厥整个交锋的时候,唐朝将领通常先采用的是弓兵和长枪兵上阵,削弱敌人第一波的攻势之后,然后再命令轻骑兵进行反制。

公元前629年,唐朝派遣李靖为主将,分兵六路攻打突厥人。

当时的颉利可汗失去了部落的原种,很快就被唐军孤立和包围,加上李世民做了大量的军事准备,战略上采取持久,战术上采取了速决,在戈壁以南的两次小规模冲突中,被唐军打的一败涂地。

双方第一次战斗在公元前630年,刚刚过完春节,李靖带着3000多名骑兵,从马邑直奔定襄,当时唐军兵临城下,颉利可汗的一位忠实干将,不得不带着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还有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投降。

颉利可汗军事虚弱,选择了避而不战,逃跑主义,但是颉利可汗遭到,另一支由徐茂公率领的唐军的伏击,颉利可汗进一步北撤退,到了阴山一带。

但是,北方道路上有强敌薛延陀阻击,颉利可汗知道自己走投无路,选择了一个下下策,准备向唐朝投降。

这里边请教大家,如果你是李世民,你会不会接受颉利可汗的投降?

唐太宗断然拒绝了颉利可汗的投降,并要求唐军全面攻击,李靖率领一万多名精锐骑兵,直接奔向了颉利可汗的大帐,尘土飞扬,马蹄声碎,喊杀震天,骑兵们带着曾经颉利可汗对唐朝的侮辱,并把这种侮辱化成了愤怒,像饿虎一样扑向了狼群,当先头部队攻到颉利可汗营地之时,突厥部队不战自败,十几万突厥人全部向李靖投降,其余的部落四散逃走,颉利可汗逃过一劫,就在同一年,还是被擒,押往长安最后断头祭唐。从此不可一世,强大东突厥国,就这样被李世民在历史上抹掉了。

唐朝初期,建国之时,多少次的臣服于突厥人,突厥人有多少次的凌辱与唐朝李渊,李世民。李渊,李世民都选择了退让,忍耐谋定而后动,在收拾好国家内政之后,积蓄实力,进行策略复制,包围打击,持久战略,在整个长线的谋略大局之中,将突厥人彻底消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