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三重奏》郎朗感谢“狼爸”: 孩子说不想学了,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最近,一位朋友很困惑,她孩子历史、政治、地理成绩都很不理想。一问之下,孩子说不喜欢那些要死记硬背的科目。
朋友让他好好学,孩子还学着大人的语气振振有词地回嘴:“我的兴趣不在这一块,对感兴趣的事我才能学好。”
朋友再问:“要不说说你的兴趣在哪些科目?”,孩子又说不上来。
朋友一直奉行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担心逼孩子会让他失去学习的乐趣和探索的好奇,若随他去又怕会造成基础知识和常识的不足,感到十分为难。
看到苦恼的朋友,我不禁想,如果未来某天我家孩子也对我说:“妈妈,我不感兴趣,不想学。”我该怎么做才是真的对孩子好?
1.

兴趣很重要

但不是灵丹妙药

有次听一档电台的教育节目,一位听众给专家留言说,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但对舞蹈感兴趣也有天赋,曾经拿过一次舞蹈比赛的冠军,高中就想休学练舞不继续读书。但是,平日里孩子并没有下苦功练习,自己应不应该顺应孩子的兴趣。
教育专家的回答一针见血:
孩子说对舞蹈感兴趣,却有没有下功夫,父母必须让她明白,即便是有兴趣,也不意味着事情能够轻易完成,很快看到成果。兴趣不是灵丹妙药,更不该成为逃避的借口。
就如郎朗,能成为享誉国际的钢琴大师,除了天赋和兴趣之外,很多大程度上归功于父亲郎国任逼他勤学苦练。
父亲在发现郎朗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后,从他小学起,就制定了严格的练习时间表。每天早上5点45起床练琴,中午回家不休息练到下午上学前,放学后吃完饭写完作业接着练琴。
▲小时候的郎朗和爸爸一起练琴
年少的郎朗一度因为父亲的专制和比赛遇到挫折“不感兴趣了”,想放弃学琴。幸亏,在父亲的引导下,还是坚持了下来,获得无数重量级奖项,才跻身世界顶级钢琴家之列。
在最近的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中,张国立问郎朗:“你小时候不想练琴的时候,你老爷子对你非常严厉。假如你爸爸不是那么严厉地压着你,你是不是很可能就半途而废了?”
郎朗表示:“这很有可能,什么可能性都有。”
如今郎朗终于明白:“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但天赋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更少的努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就。”
郎爸的教育方法固然值得商榷,但不得不承认孩子的认知和阅历有限,不懂得即便感兴趣也要坚持才能取得成绩有回报。
 
为人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不应该简单地以“有没有兴趣”作为放弃或者继续学习的标准,而父母也不该任由孩子以兴趣为由决定自己的学习态度,而要负起把握方向的责任,而不是放任孩子。
2.

在确定没“兴趣"前

先帮孩子“学会”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大多不爱吃芫茜、芹菜、唐蒿等味道较特别的蔬菜。有的父母对孩子说不该挑食,鼓励孩子不喜欢也要尝一尝吃一点,不少孩子吃着吃着慢慢就习惯了、接受了,有的长大后甚至会爱上这些食物。
喜欢之于口味就如兴趣之于学习,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
原本没有兴趣的才艺或科目,如果遇到了恰当的引导,有很大概率会改变。
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分享过自己的学习经历。
▲作家梁实秋先生
在清华读书时,他自认为只爱文学修辞,对数学不屑一顾,每每勉强及格。
后来到国外留学,学校认为数学是基础学科,强制学生都要通过立体几何和三角函数课程,他只得硬着头皮去上课。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懂得循循善诱的数学教授。教授对繁复的原理和高深的定律旁征博引远譬近喻,不厌其烦讲解,直到学生彻底理解。
一来二去,出乎意料地,他对两门课程都培养出了兴趣,平时表现优异,教授甚至免予他参加期末考试作为肯定。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一书中有一个观点:
兴趣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能通过后天培养。一个孩子说因为没兴趣所以做不好一件事,很可能只是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
有远见的父母在确定孩子“没兴趣”前,会先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让孩子具备选择所爱的基础和能力。
等孩子对事情有了基本的了解,甚至能做得的很好,却还是不喜欢时,父母再允许孩子放弃,帮助他们寻找真正的兴趣,也不迟。
3.

比兴趣更重要的

是成就感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找了一些对乐高感兴趣的学生,分成两组砌乐高。
做出第一个乐高,会得到2美元奖励,做出第二个奖励减少11美分,做出第三个再减少11美分。
两组学生可以做到不想做为止,唯一的区别是第一组做出乐高后,研究人员会偷偷把乐高拆掉,再把积木块给学生。而他们会当着第二组学生的面把他们做的乐高成品拆掉。
结果,第一组学生可以连续组装十几次,到最后奖励几乎为零还在继续。而第二组学生看到成品接连被拆掉,觉得前功尽弃,很快就兴致寥寥,不愿意再做了。
这个实验证明,即便是感兴趣的事情,一旦觉得付出是白费没有成就感,兴趣会随之减弱甚至消失。
希望孩子有持续做好一件事的内驱力,保护成就感比兴趣更重要。
同事家的双胞胎女儿语文都很好,学龄前能认得1000多个字,很早开始独立阅读,写的作文经常被评为优等,我们都好奇她是怎么培养的。
同事说其实不难,一开始是逛街时让孩子指认路上的字,念对了她就对她们笑笑。没想到,这个精神鼓励很有效。两个孩子为了博得妈妈一笑,比赛似的认字。
后来因为识字多,老师也喜欢这对小姐妹,她们便越学越有劲,变成比赛看书、背唐诗成语……小小的成就感带来大大的收获,让她们克服了不少困难,学习进入良性循环。
社会心理学有个马太效应,说的是一个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鼓舞,从而越来越强。而成就感就是马太效应发挥作用的关键。
孩子小时候,不一定知道兴趣点在哪里,兴趣很多时候靠培养。第一次做成了一件事受到鼓励,便愿意再试一次。如果持续收到正反馈,慢慢做得比大部分孩子都好,就有了成就感,慢慢成为兴趣。
有格局的父母,都是恰如其分的好评师,会给足孩子成就感。
养育孩子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人父母,希望孩子能保持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动力,需要有智慧“引诱”孩子养成兴趣,有魄力“逼”孩子坚持不放弃,有远见持续赞赏保护孩子的成就感。
最后,如果孩子真的不感兴趣,还要有胸怀接受孩子放弃去追求真的兴趣。
如此,才能给予孩子一辈子受用不尽持续成长的力量。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作者简介:萌妈不是虎妈,青榄签约作者,名校MBA二宝妈。一枚左手从事行政工作,右手撰写育儿文章的斜杠妈妈。正面管教践行者,分享有趣有料育儿知识。部分图片来源“pexels”,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