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斋:一本令人啼笑皆非的字帖
这些年,书法出版界流行彩色放大本字帖,放大就算了,还不清晰。由于字帖开本特别大,拿着练字特别不方便,铺在桌上照着写,字帖边沿老戳着人的胸。于是我就找小开本的《集王圣教序》,找来找去,找到北京工艺美术出的一种,看着印刷还算清晰,就买了。
拿到手里一看,封面长这样:
题字太丑。我忍不住随手另写一条,准备贴上去盖住原来的:
待我焚香沐手、静坐恭读字帖时,不料眼镜从鼻梁上不停地往下跌。先看字帖的序文:
随便读了一遍,就发现很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标点不当、繁简字混用、语病、与史料不符、引用错误以及重要知识点略而不谈。短短几百字的序,能出这么多问题,不易哉!不易哉!序文无落款,可能写的人自己也心虚吧。
内页印得还算清晰。
《集王圣教序》是行书,总共有两千四百多字,一般字帖都会在每页旁边附上释文。该字帖的释文,是按繁体标准执行的,按说,只要做到忠实于碑字即可。若要更好,碰到碑文出现异体、俗体、通假字等情况,就附个括号,加个说明。可是,这本字帖的释文,竟然出现了三十余处跟碑字不一致的情况,均未加任何说明。我用红笔一一做了标记。我们扒一部分出来看看:
碑字是“製”,释文写成“制”。
古代也有“制”字,且“制”和“製”同源,但这两个字的意义还是有区别的。编者释成“制”,不知道是疏忽大意弄成了简体字,还是认为它们在古代是同一个字?按照后面一些字犯的错误,我觉得肯定是疏忽。
“覆”释成“復”
这个是低级错误。
“万”释成“萬”
这个属于想装文化人结果弄巧成拙。“萬”,今天简化字写作“万”,但“万”这个字古代早就有了,它跟“萬”字在数词这一义项上的用法是一样的。释文写成“萬”,笔画多多的,显得有文化。很多人就是这样,觉得笔画多的字看着有文化。
“豪釐”释成“毫厘”
这条貌似又按简化字的标准来搞。人家“豪”字本来就有“细长而尖锐的毛”的意思,跟“毫”是同源字,而不是繁简字的关系。至于“厘”,我在古汉语字典里没查到,可能是“釐”字的俗体,今天则是“釐”的简化字。那么,对这两个字的释读,不知道编者到底是按同源异体的标准,还是按繁简字的标准,还是按正俗体的标准来搞的?我看他是乱搞的。
“跡”释成“迹”
按,“跡”是“迹”的异体,古代都有,没必要在释读时换成另一个。
“隻”释成“衹”;“扸”释成“析”
“隻”:单一、唯一。碑文“隻千古而無對”,是称赞玄奘是千古无双的人才。句中“隻”和“對”正好意义相对。而“衹”字,是仅仅,恰好的意思。两个字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扸”字通“析”,但编者你也不要随意换掉呀,不然练字的同学可能看不清楚这个“扸”字的右边怎么写。
“征”释成“徵”
这个又是装文化人弄巧成拙。
“乾”释成“幹”
这条错得离谱。“乾”,多音字,读作gan(一声)时,本来就是“干燥”之意。“幹”读作gan(四声),没有干燥的意思,根本不能替换。
剩下的大家自己看吧:
这些错误,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①释读成错别字
②繁体换成简体
③繁体换成自以为的简体
④把原文换成自以为的繁体
⑤增字
⑥同一失误反复出现(比如“異”释成“异”,出现了三次)
⑦脑回路奇特的产物
书法释文,又不是英译汉、汉译英、文言译白话,怎么能出现这么多低级错误呢?现在手机笔画打字很方便,就算你不知道字帖上的那个字怎么读,手写输入也能查出来呀。再说了,《圣教序》又不是孤本古籍,市面上带释读的版本多了去了,小编你就不能参考一下吗?
顺带说几句,字帖出版物,不是这一本有问题,而是普遍有问题,不是某家出版社有问题,而是几乎所有出版社出的字帖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动不动就整个彩色放大本,真是愚不可及)。我家有几百本字帖,随便抽出一本,序文语句不通、正文释读错误、印刷模糊等问题不鲜见。我憋了好久没说,今天读的这本字帖,错得这么密集,忍不住要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