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复发2次,广东癌逼疯福建人!“回家等死算了。”

都说鼻咽癌是个“广东癌”,但福建人老刘却摊上了它。

2011年,老刘还是个39岁的“小刘”。

连续好多天,他发现擤出来的鼻涕带有血丝。

“这不就是广东人说的上火吗?”小刘试着喝了几天凉茶“下火”,可鼻涕中的血丝依旧不断。

他决定不对劲了,赶紧去医院。

一查,鼻咽癌!

数据显示,全世界80%的鼻咽癌都发生在我国,广东的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一。

因此,鼻咽癌又被俗称为“广东癌”,是我国唯一以地区命名的肿瘤。

但实际上,鼻咽癌在我国整个华南地区都高发,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份。

鼻咽的位置特殊,隐藏在头颅中部,旁边有很多重要器官,手术刀很难到达,而且周围危险重重,一刀切错就可能酿成大祸。所以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它不适合手术治疗。

巧合的是,鼻咽癌对放疗的射线比较敏感,因此放疗成了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

放疗即放射治疗,利用加速器产生射线,从体外射入,杀灭肿瘤。

很多病人确诊后,接下来就要面对数十次的放疗。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

10年前确诊时,小刘的鼻咽癌被定为1期,也就是早期。当时医生也给他开出了31次放疗的方案。

做到后来,“吃饭已经张不开嘴,只能喝流质,流汁喝多了,胃酸过多又引起胃炎。”

历经了31次放疗及靶向治疗,小刘终于挺过了这个难关。

令人庆幸的是,通过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总体上鼻咽癌的五年后生存率已经达到60%到70%。

尤其是早期患者,大部分人都能治愈,过上正常的生活。

医学界习惯用5年生存率形容癌症的康复程度,是因为转移和复发的情况很少发生在根治后的五年后。

小刘也这样健康地度过了8年,一直平安无事。

但在两年前,他小心翼翼维持的平静被打破,他不幸地成为了少数。

鼻咽癌复发了!

两年前的一天,老刘发现那些熟悉的症状又来了:鼻塞、鼻出血、耳部闷胀感……

他赶紧到医院检查。结果印证了他的不详之感:8年前的鼻咽癌卷土重来了,而且这一次肿瘤还长在了一个比较深的位置——颅底。

颅底是什么位置呢?

人的脑壳,上面的盖叫颅顶,也是我们俗称的“天灵盖”;下面的底叫颅底,是颅脑与耳、鼻腔、咽部、口腔、眼部、颈部交界的区域。

这一次,福建当地的医院建议做手术。

复发型、难治型的鼻咽癌,到晚期预后效果不佳,在保证同等生存时间的前提下,的确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来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过后,老刘还开始了一年多的化疗和靶向治疗。

“再大的痛苦,熬过去就好。”老刘希望能像8年前一样挺过这道难关。

但这一次,癌细胞似乎并没有打算“息战”。

2020年7月,老刘又开始被一阵阵剧烈的头疼折磨,脑袋里好像有根针在乱窜。

更让他绝望的是,鼻涕里又出现了血丝。

连眼睛也出现了问题,看东西有重影。

检查结果毫无意外,鼻咽癌第三次复发,还有了扩散的迹象。

这一次,“炸弹”藏得更深,体积更大,当地的医生都“不敢动了”。

肿瘤已经压迫到颅神经,导致老刘头疼、视力受损。如果肿瘤再扩散,很可能引起大血管破裂出血死亡。

在家人的陪伴下,他去了省外的大城市,辗转了几家医院,可专家一看肿瘤的位置都觉得太危险:“这个位置靠近颈内动脉,没办法做。”

老刘像是被宣判了死刑一样回到福州,他也没有信心再化疗。

“要不就不治了,在家等死吧!”

老刘想要放弃,但家人却不忍心:“我们再找找,中国那么大,总会有医生敢做这个手术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番打听后,他们果然听说有北京有一位专家有能力接手这个烫手山芋,他敢在这个地方摘瘤子。

这个颅底“拆弹专家”就是张秋航。

他曾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兼神经外科副主任、颅底外科中心主任。

不过,他现在已经离开北京,于2020年南下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成为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

打听清楚之后,老刘一家以最快速度从福建赶到了深圳。

张秋航仔细看了老刘的肿瘤,也直皱眉头。

因为肿瘤的位置实在太刁钻,除了鼻咽部,还长在颅底正中央最深部位。那个地方叫颅底斜坡,在过去一直是手术的“禁区”。

肿瘤还长到了另一个地方,叫颅底颈静脉孔区,哪里有颈内动脉、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摘肿瘤时稍有差池,就可能出现致命性大出血,今后的生活质量也会变得很差: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颈肩部肌肉运动障碍……

除了位置刁钻,之前的几十次放化疗已经让肿瘤周围的组织布满瘢痕,就像一个人的背上被鞭子狠狠抽过,留下伤痕无数。

更难的是,肿瘤和肿瘤瘢痕还侵犯到了给整个大脑供血的颈内动脉。

这个手术,既要避开重要神经和血管,保证安全,还要将肿瘤和瘢痕组织切干净,才能避免肿瘤“起死回生”,就像在钢丝上跳舞。

“这算是我接诊过的肿瘤位置最复杂的病例之一了。”

接下来,这位医生作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

“既然这段颈内动脉已经伤痕累累,必要时,我们可不可以牺牲掉它,直接切掉,再把断端接起来?”张秋航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随后,他和团队通过CT造影仔细研究了这一段颈内动脉——

  • 除了这一段,它前面和后面的血管有没有问题,是否畅通?

  • 做个闭塞实验,看看缺少了这一段动脉血管后,会不会有不良反应?

经过充分的准备,他们真的动手了!

团队不用开颅,不用揭开面骨,用微创手术的方法,兵分两路,从两条通道——口腔、鼻腔先后探入颅底,彼此协作,在鼻咽部、颅底左侧斜坡、颈静脉孔区共同“杀敌”。

不过,老刘的手术比想象中顺利,原先设想要切掉一段颈内动脉的预案没有用上,经过4、5个小时,团队成功将颅底各个位置的肿瘤和肿瘤疤痕切除干净,并进行颅底重建。

术后复查发现,颈内动脉周围及颈静脉孔区病灶确实清除干净了。

现在老刘已经康复出院,并正常上班。

“没想到深圳还有这样的顶级专家。”他感慨说。

事实上,近几年张秋航被柔性和全职引进深圳龙岗区后,已带领颅底外科团队完成了1000余例各类疑难手术,部分临床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身经百战之后,张秋航也提出了一个传统鼻咽癌治疗观念存在的误区。

过去很多患者甚至医生都认为,因为鼻咽癌对放疗(X射线)敏感,所以首选放射治疗,无需动刀。

可是,从近年的临床观察来看,很多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不理想,有的颅神经受损,有的造成放射性脑病、骨坏死等。

“实际上,手术也可以作为治疗鼻咽癌的手段之一,可以在早期就进行手术切除,不要等到放疗无效之后再考虑手术,错失很多手术机会。”

——张秋航教授

不过,不管用哪一种治疗,张秋航认为,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早期鼻咽癌5年生存率已达到80%-90%。

但最重要的还是进行早期筛查,包括鼻咽镜、EB病毒、鼻咽部增强核磁检查等,所以,南方地区的人,每年给自己的体检单上加个鼻咽癌早期筛查,才是最靠谱的。

此外,如果平时我们的身体出现这3个信号时,也要警惕鼻咽癌的可能,不要再认为这是“上火”——

01 鼻涕中带血

回吸性涕血,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表现为从口中往回吸带出血的鼻涕,通常发生于早晨起床后。

02 耳朵听力下降

单侧耳朵发闷,这是由于鼻咽癌堵塞了鼻咽部通向中耳的咽鼓管,因此会造成病人患侧的耳朵听力下降,耳朵出现闷堵,有像灌水一样的感觉。

03 颈部淋巴结肿大

不痛不痒,持续增大,说明肿瘤细胞已经从鼻咽部已经扩散到淋巴系统了,需要及时就诊。

-End-

「有用就扩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