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本院士: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化 走自主创新之路

朱道本院士是中国著名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现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化学通报》主编。

朱道本院士是中国最早从事有机固体领域研究的主要科学家之一。长期以来他在有机导体、超导体、有机铁磁体、LB膜技术、高温超导线材等有机固体研究领域内作出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作引起国际同行广泛关注,为推进中国有机固体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不断攀登学术高峰的日子里,朱道本院士也不曾忘记关心国家科研建设和年轻科研人员的发展。面对科研攻关,他是踏实倔强的“钉子”抱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攻坚克难;面对国家的科研建设,他从自己的科研经历和人生阅历出发,结合国家的发展需要,认真调研行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在第337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朱道本院士结合国际科研趋势指出“分子纳米材料和器件”已经成为国际上前沿科学研究热点之一,也是创新空间最大的领域之一。一直以来我国对分子纳米材料与器件的研究非常重视,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从上世纪90年代就重视纳米材料研究的国家之一,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相关人才和基础设施的配套也日益完善,中国科学家应该做出有自己特色的研究工作。

科研离不开创新,创新也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延续的保证。朱道本院士多次在学术会议和学术报告中呼吁学界和产业界应该摆脱浮躁,真正重视创新对科研工作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以中国近代的发展为例,形象的向人们揭示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提倡自主创新,应从基础性研究和产业化这两个方向双管齐下。鼓励研究人员和企业专注于解决国家发展中的相关难题。此外,“自主创新需要好的管理保驾护航,需要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力保证。在自主创新中,管理者与科学家分工明确,管理者的各种管理应立足在如何促进科研工作的进行,保证一个好的环境,为科研保驾护航。”

自主创新同样离不开成果保护,有感于国内科研人员申请国外专利时止步于高昂的专利申请费,朱道本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国发明专利和授权量虽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国内外专利仍有较大差距,应加强引导,鼓励前沿科技创新成果申请国际专利保护,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力。”他建议在鼓励提高国外专利申请数量的同时,要重视提高专利的质量,并且应适当提高对申请国外专利的资助限额,减少获得资助的中间环节,提高获得资助的效率。此外,在向国外申请专利保护获得国家资助的同时,建议引入企业参与,共同开发专利技术、分享专利技术的收益。科研单位与企业优势互补,有益于减少科研单位的费用压力、增强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朱道本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家 1942年8月20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杭州。1965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1968年华东化工学院有机化学系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等职。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机固体领域的研究,是我国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科学家之一。通过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的一维、二维有机导体和一种准三维的有机导体。制备了一系列体系的有机晶体和分子膜,研究了分子聚集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对其性能的重要影响。对以C60为基质的电荷转移复合物,C60、C70及其衍生物的薄膜结构及性能等研究都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信息来源:


仪器信息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中国科学报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0)

相关推荐